每天看三集,一口氣看到結尾,松了一口氣,每個人的人生都貼近《人生七年》的波動,每一天都在上下台階,一段時間積累成一個坡,或好或壞不絕對,壞的同時也會積累些勇氣,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這才是人生,慢慢欣賞的風景。

好的劇情與戲外觀衆的生活相貼合,促進思考,觀看《風的新生活》,内觀明明并不想幫助他人,隻為了交換,而被迫示好的虛僞,暗藏内心通透的磨損,開始拒絕當“老好人”,裝上一點棱角,即使不能語氣兇惡,也可以鼓足勇氣,直說感受。現在的體貼,出自真實的内心,接受就是這樣共情能力高、慢熱的人,不會着急逼迫社交,偶爾熱絡,大部分時間冷淡。

被吸引去看《我的解放日志》是因為那段話“我累了,我不知道是從哪裡開始出了問題,但我就是累了,所有的人際關系,都像在工作,清醒的每個瞬間,都在勞動。”它狠狠撞擊激蕩着心,人際關系的互動是消耗,一個人安靜坐着能量守恒。美貞潛意識認為自己不惹人喜歡,聯想到自己,為何在長時間呆着的地方感到厭倦,不是因為喜新厭舊,而是太熟悉,逐漸變得松懈,再也無法保持時刻在線的微笑和理解,害怕逐漸被讨厭,原來心中也認為自己不惹人喜愛,因為太沉默,太認真,不能在适當的場合開出一個恰到好處的玩笑。明明道理這麼簡單,反問就行,“為什麼我要惹人喜愛呢?”“一直保持被人喜歡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内心被松綁,感到一絲解放,不發表意見,不是沒有意見,而是覺得自己的意見不重要,在大多數時間,能夠完整的陳述出來變得困難,預設沒有人在認真聽,大家隻是象征性地征求意見。“我的想法和感受很重要”,請牢記這句話,才會感受世界可愛幾分。好劇在道破疲憊的清醒時,借用劇中人物作為她者,代入自我,覺得自己大部分像美貞,沉默,日常小心謹慎,發脾氣時是壓抑的火山爆發,面無表情,小部分像大姐琦貞,偶爾直率,坦誠,無心機,還有一些二哥昌熙的影子,永遠做“好人”,過度共情他人,甚至在他人還未感受的時刻。

美貞被設計公司的總監和心機同事合夥欺負時,以為她會打赢,下意識建議她應該去找具先生幫忙,狠狠報複回去。這是一種典型、被慣壞的爽劇思維,所有挫折都靠簡單地往臉上甩錢和權解決,嚣張跋扈立馬萎縮成卑躬屈膝,誰都知道這不是現實,現實是美貞因為與同事沖動下的打鬥,無法轉正,換到另一家與設計無法直接相關的公司,現在的崗位不那麼對口,壞人也沒有取得絕對的勝利,即使她們取得了完美的勝利,也是生活。公認的好人需要所有日子去熬過一次挫折,她一次隻可能進步一點點,能夠拿起包甩向同事的後腦勺,就是對自身的勝利。改變那麼微小、珍貴,需要消耗無數事件去積累勇氣,甩出去的那個包,就是那面飄揚的自我旗幟,充滿眼淚地飛舞着。

美貞摟着具先生,談及欠錢不還的前男友,說道:“我總是想用他人有多差勁來證明自己的意義。”即使是罪大惡極之人,當你一遍遍用言語在他人面前确認此人的惡,暗合自我宣揚,“你看,我比他好一萬倍,我絕不是這樣的人,并且鄙視他”,他成為兩人心照不宣的破口,随時可以拿來踐踏,他的存在,确認了我的善良。每個人的身邊或大家庭内部都有這樣的人,你清楚他的性格與為人,仍然不斷與他互動,交往,期望的不是忽然福至心靈的感激,人的性格不會改變,轉過身,到背後,就會議論起他的不是,旁人的贊同喂養了你的虛榮。他必降卑,你必升高。

真的是“我的解放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