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看過《了不起的蓋茨比》這部電影,沒有什麼印象,也看不太明白。最近看完了原著書,才發覺蓋茨比是了不起的,書的作者菲茨傑拉德也是了不起的。

不談什麼“爵士時代的挽歌”、什麼“美國夢的破碎”和什麼“階級的跨越”,僅僅說說蓋茨比為什麼「了不起」。

看完書後覺得,蓋茨比是一個“很少年”的人。什麼是“很少年”?很難用言語形容,如果一定要說的話,那就是一個“正常合格的成年人”會覺得幼稚的那種人。

蓋茨比的行為和他的年齡經曆完全不相符。三十多歲的年齡,會因為要見一個自己喜歡的人而手足無措,能想象到他的西裝和他青少年般害羞無助的樣子對比之下的滑稽。他之所以表現得像一個暴發戶一樣,也正是因為他像很多少年曾幻想自己成為“上帝之子”之後的樣子,端莊、豪華、極盡奢華,他把他少年時能想象到的一切全部化作現實的樣子。

更重要的是,他從黑暗中走來,卻沒有沾染黑暗,他永遠保持着一個少年會有的純真與熱枕,永遠熾熱地、執着地追尋着他的夢想。

這樣一個夢想,在一個成年人看來,似乎也很幼稚。蓋茨比的夢想和許多青春期的年輕人做的夢一樣,即愛情永恒。

他會為了他深愛的黛西把房子買在她家的對面,每周六舉辦盛宴隻為她的來臨,笨拙而又忐忑地打聽和她有關的人的消息,隻為和她能夠見上一面。

他和黛西見面了之後,黛西隻是看到了一個曾經她喜歡的、她以為家境優渥的人,現在依舊喜歡她、比她丈夫更有錢的人,所以她「選擇」了現在愛他。他依然保持了天真,以為他們曾經現在和未來永遠相愛,要求甚至強迫她和她的丈夫說從未愛過他,也幻想無數次如何與她結婚。

黛西這個時候的反應是一個很“合格”的、成熟的成年人,看似不知所措,實則權衡利弊。相比之下,蓋茨比則顯得格外天真甚至幼稚,一直沉浸在他少年般的自我的信心和夢想裡。

蓋茨比是純粹的,他知道黛西的“聲音充滿着金錢的味道”。他知道黛西和别人結婚是因為他沒有錢,現在依舊愛他是因為他有錢了。但他仍“為她戴上金帽子跳起來”,把富裕後定做的昂貴的襯衫一件一件扔給黛西,喜悅、興奮地向她介紹着。在一個少年眼裡,金錢隻是金錢本身,物質隻是物質本身,和庸俗、人格絲毫挂不上鈎。

蓋茨比的純粹是熱情的、執着的、有擔當的。在黛西一家密謀如何處理這件由于黛西直接引發、其丈夫湯姆間接引發的車禍的時候,蓋茨比想到的,僅僅是黛西是否會受到湯姆的責難、如何不讓他人知道黛西的過錯,甚至要替她成為犯罪人。

沒有權衡,沒有思量,僅僅是出于純粹的情感和夢想。

就是這樣一個純粹的少年,小說中的“我”認為“其他人加在一起也比不上蓋茨比”,會“厭惡所有的一切除了蓋茨比”。“我”厭惡的是這個成年人世界的庸俗、虛僞,而蓋茨比永遠不庸俗,永遠不虛僞;永遠真誠,永遠純潔,這就是蓋茨比的了不起。

電影拍的還是很成功的,把蓋茨比的少年氣很好地呈現了出來。

也不知道為什麼,看完之後隻覺空落落的,好似一切都沒有了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