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上來自于我的豆瓣評論,基于上述點評,我打算直入主題,展開講講我為何從以上角度評價。同時大家可以忽略我吐槽的bgm問題,因為我發現并非每位觀衆都對這個問題敏感,并且歌曲确實挺好聽的。(求生欲)
PART A 立意
【01 回鄉創業助力脫貧】
男主謝之遙原本是北京畢業的高材生,他通過讀書獲得走出窮鄉僻壤的機會,并留在了北京工作。用他父親的話說,隻要繼續紮根北京,便将擁有體面的人生和未來。
但他選擇了回家,他想用自己的知識和文化帶給他所在的家鄉——雲苗村發展機會和創新活力。于是,他在那個小村莊做起電商、紮染坊、木雕坊、民宿、馬場、咖啡館,給村裡的鄉親們提供了就業崗位。
并且所有的産品都是基于家鄉特有,比如乳扇、鮮花餅、木雕、布匹等,這是一種文化自信,這些構成了他們為家鄉造勢的基礎。當然除此之外,還有雲苗村未經凡夫俗子染指的自然風光。
【02 非遺傳承】
劇中分别出現了三大民間藝術:木雕、紮染、刺繡。其中,紮染與雲苗村(現實中位于雲南大理雲龍縣,近怒江)有着切實的聯系。2008年紮染便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且大理市周城璞真綜藝染坊被文化部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生産性保護示範基地。同時,紮染這一工藝通常被用來做雲南省的少數民族服飾,再配上刺繡工藝,一件精緻的手工藝品便随之誕生。

劇中同時讨論了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之難,年輕的徒弟嫌棄手藝難以賺錢,甚至甯願去一無所知的上海闖蕩,師傅面對徒弟的異動也力不從心。
客戶嫌棄木雕耗時長、成本高,甯願選擇毫無靈性的機雕,堅持了一輩子的老手藝人也無能為力。這是非遺面對的現實問題,所幸而今,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非物質文化遺産。去年年底,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納入非遺。
【03留守兒童&空巢老人】
劇中的雲苗村,由于大多數人依靠務農為生,村子裡沒有足夠豐富的就業崗位和收入來源,導緻很多中年人隻能背井離鄉,在外打工。因此,一老一小也被順理成章地丢在家中。如此一來,孩子隻能留在農村上學,老人也不得不承擔起照顧孫輩的責任。劇中的虎子和父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虎子的媽媽因為孩子和自己不親熱而掩面哭泣,虎子因為後知後覺父母将要離開而大聲痛哭。雙方都在掙紮和不舍中看着對方的背影而去,唯一伴随的聲音便是哭泣的聲音。

【04 死亡教育】
女主許紅豆是因為最好的閨蜜溘然去世才決定去雲南的。這一次旅行,不僅是治愈閨蜜離世帶給她的龐大悲傷和無措,更是在履行她們的約定——代替她去夢想中再也無法抵達的地方。如女主所說,也許我們拼了這麼久,沒房沒車沒對象,隻有一身的病;黃泉路上無老少,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出現什麼意外。
上帝帶走了死者的生命,也帶走了至親的靈魂。我們總是難以從親人離世的痛苦中抽離,但又不得不重新振作,再次撿起自己的生活,拼湊一片勉強完整的情緒。
PART B 價值觀
【01 阿桂嬸強勢輸出】
馬爺是一個經曆過無數次創業、屢屢站在風口上獲得紅利、最終以失敗告終的人。他的人生,可謂經曆了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最後的險些傾家蕩産使他一蹶不振,終日打坐度日。
他似乎已經心灰意冷,就像投入最大的一次創業卻以盛大的失敗結束,他更加理解了什麼叫竹籃打水一場空。基于此,阿桂嬸道出如上的言論。“不能因為反正要死的,就不活了”。
人看似自由,卻總是活在無形的枷鎖之中,我們總要考慮父母、親人、朋友、自尊。如此,馬爺贊她大智慧,終于踏上了回家看望父母的路程。(此段建議找尋原視頻反複觀看)
【02謝之遙的愛情觀】

大家看出來謝之遙對許紅豆的心思,勸他把即将回京的許紅豆留下來,然而謝之遙的一番話讓對方無言以對。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傾向于女生做那個犧牲者,可是一句平等角度的思考和反問,真的會讓人敬佩頓生。
同時,劇中還有很多類似視角的台詞,不生硬不刻意,引起舒适。
PART C 劇情
這部劇,大部分人誇它慢節奏,而其中,便包含了故事的講述速度。
首先對于埋下的懸念,譬如娜娜遭受網暴這件事,大概在播到一半的時候就出現了端倪,比如娜娜出現的擔憂表情。而劇裡在最後幾集才真正揭曉,因為那時候的旅遊熱讓娜娜不經意間被曝,于是曾經的“黑料”被挖掘出來大白于世。直到娜娜準備收拾行李離開,編劇這才不疾不徐地将娜娜的故事娓娓道來。
其次是關于情感部分,男女主的極限暧昧和拉扯,讓觀衆直呼“在演我”。每一個場景和鏡頭——等待微信回複的神神叨叨、拼湊文案等待對方點贊的小心思、女主阻止晚上表白想要在正式場合的儀式感…無不在告訴我們,感情的子彈,不妨讓它再飛一會兒。摒棄快餐式愛情,從你我做起。

最後是關于人物結局走向的留白處理。娜娜和夏夏是否有情感火花;出獄的謝強是否順利留在村子,找到合适的工作;許紅豆的民宿生意好不好,是否虧本;謝曉春是否再賦予小葫蘆一個完整的家庭……大結局無一交代。
所有人物都像最後出現的那片星空中的星星,我們甚至不知道他們在哪,但知道他們一定在自己的角落發着光。
PART D 人物群像
本片難得的每個人物都如此鮮活,小院裡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線,而不是為了服從主角情感發展的生搬硬湊。
有迷茫是否該堅持寫作,有點社恐但堅持自己的原則和想法的大麥;
有經曆網暴逃離舒适圈重新開始、且體貼溫暖細膩友善的富二代娜娜;
有不敢面對父母低價值感但不失風趣幽默且堅持理想的歌手胡有魚;
有屢屢創業爬得高摔得慘企圖遁入空門但抛棄不了野心的馬爺;
有投身基層建設、周旋于村落角落關心每位村民的大學生村官黃欣欣;
有脾氣火爆雷厲風行但對親人無私奉獻為人熱心的單親媽媽謝曉春;
有成熟内斂勤勞踏實但也渴望更大世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夏夏;
有單純可愛的四大神獸;有通透勤奮熱心的阿媽阿嬸阿奶;
……
這裡有不計其數的人,有你,有我,有我們……
PARTE演技
總體來講,整部劇給我的觀感很舒服很和諧。
神仙姐姐将初期的疲憊感演繹得很好,一種被迫營業但不失專業的狀态映入眼簾;而失去摯愛閨蜜的傷心和故作堅強,明明傷心得吃不下飯,卻要硬塞進去的堅持,令人代入感太強。
“現男友”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台詞,比之前看的劇清楚很多。與之前火爆的熒幕角色“韓商言”相比,謝之遙是穩重的,成熟的,溫暖的,總會以微笑示人,也總是勇于承擔責任,像個明媚的小太陽。
除此之外,各位阿嬸、阿奶的演技更是不在話下,陳南星媽媽的講述起離世女兒時的悲痛幾乎要溢出屏幕,淹沒淚點低的我;而鳳姨面對出獄的兒子哽咽得說不出話的場景更是令人唏噓和震撼。
PARTF全文總結
單憑幾張圖和幾段話,還是不足以表現出這幾部劇在我内心種下的平靜。我們總說,如今的社會浮躁,但是看看雲苗村裡的每個人,他們隻是經營着自己的生活,便讓你我無比神往。
我們總說,生命不夠精彩和熱鬧。也許生命隻是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河,驚濤駭浪少之又少,枯萎幹涸也遙遙無期,我們隻需依靠過岸堤,輕刷過礁石、撫摸過花瓣、彙聚過細流,便在日複一日的循環中完成了使命。而小河深處的暗流湧動,它越是波瀾不驚、越是蘊藏着人生的大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