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集把Alex和Cory兩個人為什麼性格如此的原生家庭寫出來了,犧牲了劇情娛樂性,但是寫出了人物的深度,看得我唏噓不已。
三位主角裡,Bradly是最容易理解的,她正義勇敢,愛抱打不平,像個小男孩兒,有英雄情結,其實是個成長過程中有“父親問題”的女性,心理學裡的“攻擊者認同”,就是讓成為那個攻擊自己的人,從而防禦被攻擊。Bradly的攻擊性超強,時常戰鬥力爆表,很多好奇心,很多探索欲,待人處世都很直接強悍,是因為她要成為那個強悍的人才能保護自己。在父親、哥哥,這種超雄環境下長大的女孩子,常見到Bradly這種女性,她始終是個小女孩兒,很自我、很偏執,但是她那麼有感染力,是一個可以去影響改變社會的人。
Alex相比就更複雜,也更不讨好。身為一個大女主,卻每天都要皺着眉頭到處滅火,從上到下沒有一個人是順着她心思的,交往的男朋友很少順利。她是精神狀态非常非常Panic的一個人,我之前不太理解,覺得安妮斯頓的表演是不是太單調了,但看完了第八集理解了編劇寫這個人物的心思:這是一個從未被認可,但是如此渴望被認可,因而毫無安全感的可憐小女孩。
Alex已經是著名主播,電視網的執行總監,住在紐約曼哈頓的豪華公寓裡,是上層中産階級,她和Cory來自同一階層。按道理,她應該是霸道女總裁的人設,走路帶風,不好惹的女王範兒,但是她不是,她很焦慮,很恐慌,随時都擔心這世界要出大事;遇到喜歡的男人隻想睡睡之後就跑——生怕自己被傷害到。最信任Alex的人是可以和她說翻臉就翻臉的Bradly——這兩個人真的是很适合在一起——其他人都是職場利益關系,虛以委蛇,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每天穿着重重铠甲生活。
她爸說的對,Alex是個和人的關系有問題的人。
這一集才知道Alex為什麼會如此,知道她的養育環境,父親對她的不接受是原生的不接受——你這個生命壓根兒就不該出生,這種打擊太大了。不被人祝福的出生,不被肯定的人生,一開始就伴随着Alex,她隻能自己再養一遍。
缺乏自信,缺乏自我認同,會本能地開足馬力防禦,避免受到傷害,避免被人看到真實的自己,職場上的主播自己和真實的自己,并不是同一人,換句話說,和所有角色相比,Alex的人格面具是最厚的,她的安全感最低,她甚至不如精英牛馬斯黛拉的果決自信,也不如Mia的穩定内核,她們都是底層打拼上來的,Alex挺白女精英的樣子,有那種生怕自己有的東西随時被人拿走的不安全感,這種不安全感從出生就開始了, 這一集讓我對Alex有了很多同情分。
這場戲雖然寫的有點突兀,但是還算合理,在Alex這個人物的軌道上,而且兩位演員太厲害了,加持了這場戲的效果。
但是Cory的母親問題一直有鋪墊,上一季他帶着Bradly去見老媽,真的太甜了。媽媽是個強悍的女性,之前曾經是地區檢察官,是個可以手眼通到華盛頓的有權勢的女性,劇情上編劇下了一個鈎子,媽媽去世前欲言又止的事情,大概是和河流污染案有關,選擇這個時間自殺,大概率是為了保護Cory的職業生涯。Cory是個外強中幹的小男孩兒,他對Bradly的一見鐘情(在第一季裡沒有挑明),是因為Bradly身上有太多他媽媽的影子,Cory是個有嚴重俄狄浦斯的情結的小男孩兒。
Cory和Bradly的關系之間還有一些微妙的階級差異,這種感覺就好比是京城高官二代和小鎮電視台主持人的那種差異感,二人之間有着階級和成長經曆差異的鴻溝,Cory是不介意的,但是Bradly很敏感這種差異,這可以解釋為什麼第三季Bradly就是死活不告訴Cory她哥哥身上發生了什麼,因為不想被Cory知道看不起自己,另一層原因是不相信Cory會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他們之間不屬于一個階級,一個政治陣營。這才是二人戀愛最大的阻礙。Bradly總是懷疑Cory所在的這個白人自由主義資本主義的人群,會幹什麼好事情,她會喜歡Cory這個人,但是又會拒絕他的階級。他們兩個人大概率是會BE,因為的确是兩個世界裡的人。
Bradly這一集的結尾又去當英雄拯救世界了,留下一堆爛攤子給Alex收拾,而小Cory會不會放下所有去搭救心上人?什麼是相愛相殺?這才是相愛相殺。這個戲的核心人物其實是Bradly。愛恨糾纏不清,一直就這樣糾纏着,多麼好看的戲!
如果不是周播劇,第八集很可能在快速刷情節線的觀衆那裡被忽略掉,因為情節進展并不多,但是看人物的成長,人物為什麼如此,和人物共情的樂趣才是我看長劇的樂趣。
PS.克萊爾這個角色的讨論。很自私很瘋癫,猜測是以那個瑞典激進環保女孩兒為原型寫的,為了自己崇高的目的不惜任何代價,除了自己,所有人都可以為了這個崇高目标去光榮狗帶的極端利己主義者,活在兒童世界打妖除怪的價值觀裡——這已是最好的評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