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對封建統治者就是整個一個崇拜,看過别的視頻說是登味曆史劇的同人文,那女性角色的扁平和符号化的“靜态”感,和若曦在瑪麗蘇言情劇裡别樹一幟的時而戀愛腦關系腦時而一副上位者的灑脫姿态,對待其他女性角色的俠義卻冷漠的态度,就都解釋得通了,她确實是拼命十三妹---十三阿哥的性轉版,隻不過任務主線是談戀愛。
全劇若曦最可愛的是對待明玉和十皇子,将明玉刺耳的侮辱化解成少女之間的尋常打架,還有暖心地幫忙解決他們的情感問題。
這部劇比其他瑪麗蘇強在沒有把現實背景簡單化,借用了曆史劇的情節,人物心理也相對複雜,思想簡單的人物隻能充當十皇子那樣的團寵,韓劇的成功也正是因為把這樣的人物設定為主角,但是少了正劇的味道;但這劇差也差在這兒,一但現實起來統治者的身份屬性就弱化不了了,作者讓女主在幻想空間如此狹窄的殘酷現實裡對統治階層癡情,就會讓女主對綠檀、對八爺十爺的重感情和放不下顯得軟弱和虛僞,雖然讨厭封建社會殺人如雞,終究還是放不下的對統治者的愛和崇拜,在失權的關系裡自證自嬷,證明被愛。
女主的身體裡有兩個靈魂,一個是女性化的重感情,可以為摯友淋雨下跪,一個是帶登味兒的冷酷理智,可以合理化一切封建帶來的傷害,因為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員。承歡捏着鼻子講的那句“你也喝酒!!!”妙極了。論對待統治者的态度,十四爺反而最有骨氣。
若曦對宮女正襟危坐的訓話和對明玉孩子氣的委屈哭泣時的厲色呵止,以及和十三阿哥綠蕪談古論今的灑脫自然,都展示着這個角色的不一般的優秀内核,但是面對守序的姐姐的乖巧、羞愧和男性政治強者的尊敬和愛慕,又透露着她的溫馴守教的一面,這一切構成了一個多面又立體的形象---一個有獨立思想和人格,被規訓又規訓着别人的精英(這裡的規訓是中性詞,指靠人格魅力傳遞思想),她努力适應着這個世界的規則,規則裡翻身的佼佼者是她的最大仰慕對象,無視規則的野心家年羹堯令她感到不齒,一身雌競味的年妃讓她感到輕蔑,而當她發現白月光雍正不能因為她而改變鐵腕政治帶來的流血犧牲,她産生了厭惡感和逃離情緒,一直到這兒,我覺得若曦的缺點都是能自圓其說,結果死前又給這個帶給了她很多痛苦的惡棍寫情書:心中隻有拿去我魂魄的四爺一人,她還是對他仰慕得不行啊
這劇作為同人文,朝堂争鬥據說是直接引用的雍正王朝,比如裡邊老八詢問她讓留意的幾個曆史人物,為什麼有一位查無此人,有一位直接用的劇裡有現實中沒有的邬思道,若曦os:電視劇不靠譜,這種作者借角色之口自嘲還挺有意思的。如前面所說,整部劇的味道一旦現實起來,那就不能簡單地看待女主的關系腦戀愛腦了,所以現在用階級史觀讨伐這部劇的風氣是正常的,這幾天我用言情腦跟她們吵着吵着,一定程度上被策反了,在這個過程中也了解到,關系腦的可怕扭曲力,用關系腦代入這部劇,并且接受女主在關系裡讨價還價要特權的邏輯,女主最後還成功了---在想象中剝離了對方的身份,和對方成為了一對尋常夫妻,而實際上寫情書這個舉動說明了什麼呢,她已經分不清現實和想象了,回到言情腦,勇敢追愛不丢人啊。
登味女主的平權童話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找李現這個呆b演良鄉絕對是點睛之筆 就像豆瓣下邊劇評說的,可以拍宗室黨的視角,但這個視角必須為主視角即占大多數受滿清旗人壓迫的底層漢民及其他民族服務,這是以需要拍哪些内容的角度,而以人物政治傾向性與人物形象的關系的角度,可以有一定的複雜性,就像《走向共和》裡的慈禧和李 ...
不要做莉香 引以為戒
第一次哭是因為莉香和同事吵架莉香打了對方一巴掌,部長和完治說,同事說她壞話,說完治居然和莉香這種随便和男人上床的女生上床,莉香說“說我什麼都行,但是不能說完治”,所以才吵起來的第二次哭是因為完治在三上和裡美面前否認了他和莉香之間的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