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豆瓣下邊劇評說的,可以拍宗室黨的視角,但這個視角必須為主視角即占大多數受滿清旗人壓迫的底層漢民及其他民族服務,這是以需要拍哪些内容的角度,而以人物政治傾向性與人物形象的關系的角度,可以有一定的複雜性,就像《走向共和》裡的慈禧和李鴻章,但是不能是一會兒正一會兒反,兩者之間缺乏讓人相信共情的紐帶,并且他不能是有錯誤決策但大多數隻是立場問題的李鴻章,作為宗室黨,他和慈禧是一路的,立場和個人形象是一樣的自私迂腐。
具體而言,編劇對男主的人設上的美化,體現在男主雖然有時倨傲迂腐甚至還qj,但感覺都像好人偶爾行差踏錯了一般,大多數時候都是苦大仇深的,都是憂國憂民的,都是義正辭嚴的,他嘴上說的是救中國,行為上是救大清,假如是像把人物塑造得立體複雜一些,那也不是如劇中精神分裂一般,就比如qj這個情節,不說qj前後了,即便是qj後坐在那裡的心理狀态都很割裂,得意就得意呗,為啥有一瞬還帶有一絲高貴的鄙夷呢,神經病吧,被趕出門的時候的錯愕是一種“幫你忙咋還怪我”的感覺,并不隻是疑惑的錯愕。
正常人好與壞的過渡都是有鋪墊的,而且這個人保皇黨的身份,如果有鋪墊和無奈,從在乎整個國家到狹隘的宿命論并非能如此順暢地切換,可能根本多餘有這個過程,也沒有那麼多的動搖和思考,人世間的道理有時就是如此膚淺,屁股決定腦袋,曆史就是如此,編劇是自以為深刻了
編劇想塑造一個在宥于身份的理性思考之後選擇改良的有志青年形象,骨子裡卻又是自命不凡和野蠻粗暴的,這樣的人是可能存在的嗎?就編劇所塑造的人物而言,良鄉骨子裡的階級觀念導緻他對國家整體前途的正義感是十分虛僞的。
所以說找李現這個隻會耍帥的呆b演這個角色那絕對是點睛之筆,如果找個理解能力強的,溫和如王大錘,那這角色也許像另一個載沣,流血漂杵開曆史倒車的部分會被隐沒和忽視,找演跟菽紅相親的那個少年演,在說出那些憂國憂民的台詞的時候就會用拿腔作調的幼稚語氣,那份年少的輕浮會比嚴肅識大體更适合表演出皇室貴胄自居的傲慢,飽思淫欲小人得志時也不會割裂,愚直少年可能行差踏錯,偉光正的b王絕對不會。
也許是因為制作團隊和編劇都傾向于把良鄉當成是一個悲情的正面人物塑造,于是找了李現來演。可結果确是,讓人看着就不相信世界上會有這樣的人,成功放大了人物随波逐流的懦弱和屁股決定腦袋的思想平庸之惡,他每次裝b都是不合時宜的笑話,舉起高腳杯的油膩嘴臉緻敬的是搖搖欲墜的滿清皇室和封建帝制,也是在對自身的虛榮下跪。
找李現這個呆b演良鄉絕對是點睛之筆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不要做莉香 引以為戒
第一次哭是因為莉香和同事吵架莉香打了對方一巴掌,部長和完治說,同事說她壞話,說完治居然和莉香這種随便和男人上床的女生上床,莉香說“說我什麼都行,但是不能說完治”,所以才吵起來的第二次哭是因為完治在三上和裡美面前否認了他和莉香之間的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