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們ZAD不恐怖也不暴力,我們平時隻是耕作、養殖,製作和維修生產工具一一對了,我們閒暇時也會下棋娛樂,也會舉辦生日派對,和普通人無異。
但是,誰要看普通人怎麼切割木頭、犁田、打鐵?而每個鏡頭的長度少則幾分鐘,長則十幾分鐘,且鏡頭幾乎固定不動,隻是有時意義不明地zoom近。影片試圖通過記錄法國ZAD(保衛區)社區的日常生活(真的非常日常、巨細無遺),還原他們的真實模樣,洗去媒體加諸他們身上的各種標籤,可惜這種自以為「最樸實無華」的拍法,將多少有興趣了解的普通人拒之千裡之外。我一個左膠,看了半部都想罵街。我們熱愛電影,但是我們的生命也很可貴。
其實,將一個個枯燥乏味的鏡頭拼接成一部又臭又長的電影,又何嘗不是在賣弄「奇觀」?影片的目標觀眾大概也不是們這些勞苦大眾,而是那些從不知道勞作是什麼,物質生活無憂但精神世界匱乏的中產吧。我實在想像不到,還有什麼群體看這樣的電影能不打瞌睡。
比起電影本身的問題,藝術中心古天樂電影院的技術故障導緻的放映延誤,實在不算什麼了。
到底拍給誰看?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二戰戰敗國的主旋律
女友說去看一部意大利主旋律電影,《明天還有夢》(There's Still Tomorrow)。不久前參與一個podcast節目時,有位朋友正好提到過這部電影。我不知道它講什麼,但知道它大概是一部女性主義電影。於是我說,女 ...
全世界在找方育平
今年已經看了兩部方育平的電影,年初《美國心》,年尾《半邊人》。《半邊人》是早就看過的(事實上去年就在M+放映過,youtube上還有盜版),但不記得是否在某個社運現場看的,劇情已經忘得差不多,且當時尚年輕,也是不太懂欣賞這類電影的。 ...
有一種爛叫邱禮濤
邱禮濤多產,人盡皆知。有好的劇本時,他能拍得工整,且總能放進去一些他自己的東西(俗稱「夾帶私貨」),不會讓人失望,上映近一個月的《談判專家》,改編自荷裡活經典《The Negotiator》,算是他近年拿得出手的作品。沒有好的劇本, ...
杜琪峯大銀幕首試黑夜美學
身為某「天下第一號杜粉」的男友,終於在香港電影資料館看了杜琪峯的大銀幕首作。老實說,劇本很一般(編劇朱岩是著名導演朱石麟的兒子),有些對白因為寫得過於生硬而令人忍俊不禁,劇情也有不少犯駁之處。舉例而言,鍾楚紅與劉松仁初相識時,向對方 ...
《年少日記》:墮下的對證
喜歡和不喜歡這部電影的朋友,大多都會談到《年少日記》的「敘事詭計」。然而,我覺得真正的「詭計」在於,當我從不同人口中接受了某種程度的劇透,以為真有什麼「詭計」,並慶幸自己不會被騙到之後,結果卻沒有發現任何的詭計。我倒是疑惑,為何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