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們ZAD不恐怖也不暴力,我們平時隻是耕作、養殖,製作和維修生產工具一一對了,我們閒暇時也會下棋娛樂,也會舉辦生日派對,和普通人無異。

但是,誰要看普通人怎麼切割木頭、犁田、打鐵?而每個鏡頭的長度少則幾分鐘,長則十幾分鐘,且鏡頭幾乎固定不動,隻是有時意義不明地zoom近。影片試圖通過記錄法國ZAD(保衛區)社區的日常生活(真的非常日常、巨細無遺),還原他們的真實模樣,洗去媒體加諸他們身上的各種標籤,可惜這種自以為「最樸實無華」的拍法,將多少有興趣了解的普通人拒之千裡之外。我一個左膠,看了半部都想罵街。我們熱愛電影,但是我們的生命也很可貴。

其實,將一個個枯燥乏味的鏡頭拼接成一部又臭又長的電影,又何嘗不是在賣弄「奇觀」?影片的目標觀眾大概也不是們這些勞苦大眾,而是那些從不知道勞作是什麼,物質生活無憂但精神世界匱乏的中產吧。我實在想像不到,還有什麼群體看這樣的電影能不打瞌睡。

比起電影本身的問題,藝術中心古天樂電影院的技術故障導緻的放映延誤,實在不算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