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前面兩三集的時候,感覺就是通常所言複仇爽劇,黑化的大女主叙事。但随着劇情推開,所呈現的是針對兩種不同的女性存在方式的批判性思考。
一種是主角的水,她其實是個十分強大的人,卻無可奈何地被女性身份困住、被性别刻闆印象束縛。她那看似願意了解和理解她的丈夫,實際上願意給予的依然得是符合他刻闆印象的了解和理解,但當水表現得比他以為的更強大時,他便憎恨起她來。而另一角色泰铉看似承認和尊重水的強大,但諷刺的也是,泰铉以為水是男人。
水的處境不僅是批判了這個社會在接受女性作為人的強大上有多狹隘,也表現出性别刻闆印象在多大程度上削弱了人們愛的能力,顯然,人們隻受過男性角色作為保護者和主導者如何給予柔弱的女性角色愛護的“訓練”,但當事情變成兩個平等的人,甚至女性角色更強大時,關系的走向就變得局促而可笑了。
另一種女性存在方式則是公主明美那樣的,從小就被當作洋娃娃,命定的生活就是相夫教子,成為他人的附屬品。雖然一心想争取情感自由的明美給人感覺很有個性,但本質依然是戀愛腦,她在劇集前期的表現并不是真的想把握自己的人生。這裡的描寫影射了被誤解的“獨立女性”,一些女孩并不是用自己的獨立自主去打造更好的自我生活或起碼選擇勢均力敵的伴侶,反倒是用它去包容無能的情人,沉浸在不依賴對方的自我陶醉中——但正如愛應該對等一樣,不依賴也應該對等才對啊。
不過,明美的前後變化更大。當她逐漸意識到真正的自由意志不是指自由戀愛這麼膚淺的東西,而是指成為想成為的人,她對說出“我隻想當你的男人,我不需要成就偉大”的泰铉的回複是,“但我想成就偉大!” 泰铉眼裡閃過的是驚訝,還有失望。水的脈絡和明美的脈絡彙聚到了一起,女性角色與人的自覺猛烈碰撞。
我忽然想起《愛說教的男人》一書中的一段話:“女性解放經常被描繪成一種試圖侵害或奪取男人權力與特權的運動,彷佛它是一種陰暗的零和遊戲。但是我們要麼都自由,要麼都是奴隸。那些認為自己需要赢、需要支配、需要懲罰、需要至高無上的統治的人,他們的心态是可怖且遠遠稱不上自由的,放棄這種無法實現的追求才是一種解放。”
“但我想成就偉大”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一輩子的故事
某天在小紅書上看到這樣一個片段:年輕男女的父母見面,女孩為大家分配海鮮湯,輪到自己就隻是殘湯。此時,響起女孩母親的内心獨白:我那時應該讓她看到我更好的樣子。配合畫面出現的是母親年輕時給一家人盛湯,自己也是喝湯底。畫面跳轉到母親和女兒 ...
怪異對日常的穿透性思考
這電影是什麼大型PUA揭露專題報道嗎????雖然依然有石頭姐放飛自我,但蘭斯莫斯好歹回歸了《龍蝦》的有趣,進一步提煉了想要通過怪異對日常的穿透性思慮。影片由三個故事組成,演員都是一樣的,隻是角色會有不同。按照我的理解,三個故事分别圍 ...
維持道德批判也是對正義的支持
據說這部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男主原型蒂姆是美國國土安全局專事打擊兒童色情網站的警員,但在最近一次行動結束整理報告時,卻被一陣空虛感鉗住——戀童癖倒是抓了不少,但是更重要的那一張張圖片背後真實存在的兒童又該怎麼辦呢?受自身良心的驅使, ...
心のお暇
本來打算跑步時消磨時間的這部劇,結果可愛又充滿啟發。雖然主角的凪設定為28歲,卻讓我想起《清單人生》裡那位善用小蘇打打掃衛生的老太太布裡特-瑪麗,一輩子都在為丈夫而活的她,在遭遇背叛後不得不直面自己的人生,在不斷的反思中,确認了自己 ...
孰重孰輕
17世紀中期的丹麥,國王弗雷德裡克五世宣布要實施對日德蘭島的殖民計劃,然而,這個計劃卻因貧瘠的土地和鄉紳惡霸的割據,遲遲得不到推進。一名叫路德維西·卡倫的退伍士兵以貴族頭銜為交換條件,毛遂自薦前往那裡開拓荒原。但當他去到那裡,面對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