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影片的題材、主題和氛圍都可以看得出,這是一部從籌劃開始,就已經做好了放棄大陸市場的香港電影,有着極大的創作自由度,是一部充滿了創作野心的“銀河映象”作品。編劇是遊乃海,導演是鄭保瑞,制片人之一是杜琪峰,堪稱夢幻組合。

這也是我由心而發,一直在等待着的有極高創作自由度的香港犯罪電影。但正是這樣一部電影恰恰證明了,即便是在這樣的創作條件下,仍然有可能拍出一部大爛片。

所以,很多時候電影拍得好不好,跟環境限制真的沒多大關系。

這也證明了,香港電影真正沒落的地方,不在于大陸市場的崛起和大陸審查上的限制,本質隻是香港電影本身創作力的大幅沒落和跟不上時代。

當然,這部電影的港味很濃郁,主要體現在對污糟的市井和民間大樓、破落而擁擠的陰暗内室、香港底層人士等的表現上。

本片的主題其實就是:從一再證明人難逃宿命,到表達人其實可以改變宿命。

“你的正義是天生的,他的變态也是天生的”

“我們都隻是蝼蟻…”

皆此種種對白,都是對宿命的表達,确實有着對生命俯視後的哲學性總結。

這樣的主題,再配合精神病人、天生變态者、連環殺人狂、妓女、算命等刺激性元素,本來有很大空間可以發揮。

但是,編劇确實沒有雜糅這些元素的能力,所以最終呈現的劇情就是亂成了一鍋粥,劇情和橋段緩慢而無聊,人物關系、事件關系也沒能形成閉環,電影質感上也是文藝範與商業範的矛盾結合體。

比如,警察為啥一直要幫助妓女,沒講原因;男主從一遇上心理變态者,就慌忙熱心想要幫助他,也缺乏動機。

比如,妓女與連環殺手互殺的設計,不知道想表達什麼;讓對妓女追債的黑幫混混一直來打醬油,也不知道這個設計是為了想表現什麼,都是無疾而終的感覺…

電影本身也相當缺乏電影語言,比如對“老天爺”的表現方式,直白而淺陋。

從演員來講,主演林家棟飾演“瘋魔”人物的功力,肉眼可見地比黃秋生、任達華之流弱爆了,浮于表面,乏善可陳。

此外,雖然本片有講連環殺人狂,但其實《命案》這個名字與劇情主線、主題都沒啥關系,有嘩衆取寵之嫌。

總體來說,這就是一部毫無疑問的大爛片,沒有看的就不用再“好奇害死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