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部幾乎人人都誇好的豆瓣高評分電影,确實留下了一些印象深刻的地方,但是整體素質卻感覺并不是那麼高妙,有點“言過其實”的味道。

...

故事開頭、中間和結尾的一些室外鏡頭,把大山、森林、陽光、空氣和整個自然都拍得很空靈,有超凡脫俗的感覺,除此之外,電影整體氛圍、故事情節、人物性格和影片主題,似乎都與“空山靈雨”沒啥關系…

...

從電影氛圍來講,特别是電影配樂,既有靜态張力,也有大氣磅礴,讓人印象深刻,但是從電影技法來看,不少地方其實很落後了,但也不止是技術落後的問題,是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從而無法成為具有真正持續生命力的經典:

1.故事設計顯得很虛假。

比如,三寶寺的主持明明已經病入膏肓了,準備選繼承人,但從現身開始,卻無半點病态,儀态、精神和神志比健康人還健康。

比如,德高望重、存心為公的三寶寺主持卻一直與品行不是一般低劣的鄉紳和地方官(将軍)來往密切,還專門請他們來商議選擇繼承人的問題,既不合邏輯,又顯得這位得道高僧不可思議地很腦殘。

...

2.人物性格和人物關系也顯得比較失真和不合邏輯。

比如,将軍與手下的酷吏相處讓人感覺到了“地位平等”,甚至很多時候将軍有被酷吏“指揮”的感覺,但是又沒有交代出一個背景,這個設定讓人覺得莫名其妙。

比如,鄉紳與将軍,一個作為商人,一個作為高官,鄉紳與将軍相處,态度一點不謙卑,甚至語氣有壓将軍一頭的感覺,這在古代封建體系裡,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比如,鄉紳在後面的動作戲裡突然成了能夠與酷吏打得有來有回的功夫行家,這個設定,仍然是莫名其妙地就憑空出現了。

...

3.有些動作場面的設計更是行同兒戲。

比如,除了女飛賊配合背景鼓點在室内展現轉騰的戲份,體現出了一種動作中的靜态張力,有些看頭之外,其他的動作戲份設計大部分就像舞台劇一樣無聊和失真。

比如,女飛賊、侍從、鄉紳和酷吏打鬥的戲,明明情急萬分,女飛賊和侍從還有“心情”去準備陷阱絆了一下酷吏,且也沒起到啥作用,非常讓人出戲的設計。

...

4.人物命運的模糊。

鄉紳跌下懸崖的死,簡直就是導演說時辰已到,自己立馬從懸崖上跳下去,非常之滑稽。

女飛賊的人設一直是非常看重錢财,結尾被捉,突然就願意接受剃度了,電影在這裡戛然而止,莫名其妙。

作惡的将軍、和尚裡的大師兄、二師兄這些主要人物的命運,都沒個交代,電影就結束了。

成為了新一代主持的主要正面人物邱明,也并沒有表現出多少與惡勢力做鬥争的堅決态度、行為和智慧。

人物命運的模糊不清,導緻電影究竟想表達一個怎樣的主題都沒能說清楚……

...

從整體上看,這部2個小時左右的影片形式大于内容,完成度仍然是不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