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曹保平的好感來自于他擅長拍犯罪和幽微的原生家庭傷痛,上一部涉海就是把兩個元素集合到了一起,後勁大得我現在想起來都很難受。
但這一部,同樣是這兩個元素,我感覺到的是混亂和刻意,感覺他像是拿到了一個命題作文,叫做《複刻以前作品的優點并且放大它,然後拍一部差不多的東西》。
然後他就來了——父女關系改成父子關系,繼續沿襲黑色幽默和社會派犯罪的路數,搞起。
但是這内核完全就不一樣了啊……
父女關系,包括母女關系都可以拍得很癫,甚至很“纏綿”,一個心理不健康的年輕女性本身就有一種又自毀又自憐的陰濕美感。
但是如果換成一個年輕男性,這個設定走得就不太對勁了,就像我一開始就在思考,男主郭麒麟作為一個已經算是不良青年黃毛男的設定了,突然擺出一副失戀的表情,望着天空說“我一直想問,我的爸爸他愛過我嗎”,我真的……
後面半場我都在治愈這一幕……
至少在我的觀察當中,我從未見過任何一個男性,會直白地對自己的父親問出這麼嬌子的問題。
他們可能會問,你認可我嗎,或者你為我驕傲嗎,甚至我超越你了嗎,我打敗你了嗎,我能證明我比你強了嗎,我能證明我是對的你是錯的了嗎,但大概率不會問,你愛過我嗎。
因為男性在家庭裡面要的就不是這個東西,不管是原生家庭還是之後組建的家庭,男性都很少很少很少會直接表達自己需要“愛”,他們隻會通過其他的東西(比如前面提到的認可驕傲超越blabla)來間接地體驗到,類似于“愛”的情感。
(其實我想說,在電影的那個情境下,郭麒麟如果問的是“我的爸爸他是恨我的嗎”,可能都比“愛過我”要合理一些……
這個誤差我感覺不太能用藝術誇張來解釋,因為藝術誇張在我看來是,把人們确确實實想到,但無法說出口的東西表達出來,而不是把人們其實心裡也沒有想到的東西,強行非要用“藝術誇張”的方式表達出來。
舉個例子來說就是,看到娜娜自殘的時候,我是有共鳴的,我不會這麼做,但我的的确确想過類似的事,或者至少在“自毀”這個情緒上,我和娜娜能共通。
但是什麼樣的觀衆會在看到一個男性問出“爸爸愛過我嗎”的時候,産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至于裡面所有當背景闆的女性角色我就更沒啥可說的了,隻能說曹保平你最好是沒用心塑造,如果你告訴我你用心塑造了女角色是這樣的,我隻會懷疑你當時塑造娜娜和李玩是找槍手了。。。
曹保平終于把東亞原生家庭拍出了水土不服的感覺。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現在已經沒人相信出租屋文學了
一個拍出前任系列的導演,其實本來我應該沒什麼話好說的……簡單概括就是,一對相愛三年的标準“出租屋式情侶”決定分手,分手前特别有儀式感,非要把兩個人之前約定的“分手後要做的若幹件事”全都執行一遍。但是全程吧,兩個人愛得莫名其妙,分得莫 ...
剛及格的電影,和依然在網劇舒适區的易小星
起初是沖着易小星,鄧家佳,以及“直播帶貨”這個話題去看的。看完感覺很難評于是簡單扯兩句。。首先,雖然我一直很信任3号廳,但這次我倒覺得這片沒有3号廳說得那麼差,至少作為喜劇我還是笑了好幾次,甚至諧音梗都有笑點。。易小星的思路也是很讨 ...
純私人過度解讀:離開的才是真的笑笑
防杠聲明:本人看電影熱衷過度解讀,真的是純純純私人的想法,隻看了一遍還沒來得及二刷所以也不敢說劇情能記得多少,如果有和我理解不一樣的算你們對,實在不行就當我二創了。。說到這份上還杠的話就删了哈。OK進入正題:有這個想法的契機是我全程 ...
及格了,但也隻是及格了。
1 上一部韓庚和鄭恺聊天的場所還是夜店和燒烤攤,這一部突然變成了結伴釣魚……嗯,真的是成熟了。2 韓庚和鄭恺都被塑造成了成長性角色,女性角色們則成為了他們成長的契機和階梯。丁點屬于幸運的,栽樹乘涼都趕上了。韓庚那邊的數位女性就都成了 ...
這電影剪得比我失戀後的心還要稀碎
我一般不怎麼專門為電影寫差評,爛片看過就過了。但這個電影真的讓我有種不吐不快的沖動,主要是它的背景發生在大理,而我是大理居民,甚至這個電影拍攝期間(那會兒它還叫繁華将至)我還去湊熱鬧當過群演,蹭了一口吳鎮宇老師的生日蛋糕。當時我還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