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是沖着易小星,鄧家佳,以及“直播帶貨”這個話題去看的。
看完感覺很難評于是簡單扯兩句。。
首先,雖然我一直很信任3号廳,但這次我倒覺得這片沒有3号廳說得那麼差,至少作為喜劇我還是笑了好幾次,甚至諧音梗都有笑點。。
易小星的思路也是很讨巧的那種,選了熱點的話題,選了觀衆緣不錯的演員——尤其是王耀慶一如既往是熟悉的角色類型,導緻他一出場都自帶笑點了,也選了不少常規的劇作思路,陰差陽錯,假戲真做,各種誤解和打臉的設計等等。
就怎麼說,易小星搞喜劇這塊的确是專業的。
至于說笑點有沒有不太高級或者擦邊的部分,坦白說我覺得确實有,而且明顯到我這種對這個點并不敏感的人都能感覺到。
比較明顯的,一個是鄧家佳第一次留宿常遠家之後有一小段性暗示梗,以及之後有一段遠程監控讀唇語,把正常的交談誤讀成調情,都讓我有一點輕微的尴尬。
但這也不是電影最大的問題,我能感覺到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割裂。
割裂到我一度覺得自己至少在看三部以上的電影……
講網紅制造的時候好像是在看爆款好人,結尾那段唱跳rap出來的時候好像是年會不能停,而中間的某段情緒推到極緻的戲又像是孤注一擲(甚至有一段對比蒙太奇給我感覺就是一比一複刻來的)。
我倒不是說模仿之類的問題,而是給人感覺像個拼盤,什麼都想講幾句,但什麼都沒有講得印象很深。
甚至因為元素太多太雜,明明也就兩個小時的電影,總讓我覺得好像拍得很冗長。
一個喜劇片,能讓人感覺“拍得太長了”,這肯定是有問題的。
易小星似乎還沒有抓到電影的合适節奏,他大概還是在用拍網劇的方式去拍電影,我一度覺得這電影拆成三四個小短片可能更合适……
以及多說一句,我倒覺得易小星真正的天賦,在那種出其不意,冷不丁的反諷。
比如這部電影,其實我最喜歡,以至于因為有了這一幕,我總歸不會給它打不及格的情節,是鄧家佳助理的男朋友那個角色(關系好像稍微繞了一點hhhh)。
其實從他剛出現的時候我似乎就有一點怪怪的感覺,總覺得他雖然是主角團的助攻,但那種怯懦勁兒并不讨人喜歡。
直到結尾的那個鏡頭出來,毫不誇張地說我直接在座位上爆了句粗口……
而最關鍵的是,這其實取材于現實。
被不規範直播行業迫害而死的女友,依舊被他貼在直播間的,以緬懷和悼念的名義,承接着一波又一波的流量。
是的,女友在天堂。
剛及格的電影,和依然在網劇舒适區的易小星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純私人過度解讀:離開的才是真的笑笑
防杠聲明:本人看電影熱衷過度解讀,真的是純純純私人的想法,隻看了一遍還沒來得及二刷所以也不敢說劇情能記得多少,如果有和我理解不一樣的算你們對,實在不行就當我二創了。。說到這份上還杠的話就删了哈。OK進入正題:有這個想法的契機是我全程 ...
及格了,但也隻是及格了。
1 上一部韓庚和鄭恺聊天的場所還是夜店和燒烤攤,這一部突然變成了結伴釣魚……嗯,真的是成熟了。2 韓庚和鄭恺都被塑造成了成長性角色,女性角色們則成為了他們成長的契機和階梯。丁點屬于幸運的,栽樹乘涼都趕上了。韓庚那邊的數位女性就都成了 ...
這電影剪得比我失戀後的心還要稀碎
我一般不怎麼專門為電影寫差評,爛片看過就過了。但這個電影真的讓我有種不吐不快的沖動,主要是它的背景發生在大理,而我是大理居民,甚至這個電影拍攝期間(那會兒它還叫繁華将至)我還去湊熱鬧當過群演,蹭了一口吳鎮宇老師的生日蛋糕。當時我還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