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的兒童教育,很難用一集紀錄片來展示,即便是那一個學校,你也很難判斷看到的是不是隻是他想讓你看到的内容,說到底,一個人從小到大受到什麼樣的教育還是要符合于這個國家的整體利益,這個利益牽涉的範圍很廣,包括了曆史慣性、人的博弈、政治穩定、社會需求各個方面,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們很難按照個人意志塑造自己。但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角度來說,我們又完全可以決定我們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很顯然的道理,制度都是一樣的,但制度下的人沒有一樣的。
哭是好事,鼓勵哭,愛哭的人往往共情能力很強,情緒感染力強,自己哭完也釋放,劉備唐僧朱軍哪個不是會哭?
從小到大,好像什麼事都要做好,明明學了十幾年英語不敢說自己愛英語、會英語,好像沒有專門學過一件事就連說愛它、會它的資格都沒有。
哭是好事
劉備唐僧朱軍
不同的特質同樣有價值,展示自己的弱點與優點,作為自己的一部分展示并分享
體态,微笑,打雞血,讓身體自己發聲
閱讀可以讓電子時代慢下來
對待未成年人要像對待成年人一樣平等
周因為奶奶說她喜歡而哭,我們從來被說不行,好像做什麼事都要做好,而不是愛好,愛好很重要。
在混亂中制造秩序
不接受正确标準答案
我的意見應該被聽見,即使完全不正确
學會自己學習,交流學習
體育帶來的内在禮儀改變精神面貌
線下比線上好,他好在哪裡
線下的眼神,身體接觸,
他們的教育大多圍繞批判性,思考,嘗試,提問,興趣愛好等等普世正确的價值觀,這些道理我們當然都懂。尊重别人,自信,弱化競争,合作等等優良品質。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符合理論規定的最優情況。感覺我們這種教育下的人類不僅比不了人家幸福,更是遠遠落後。
以色列媽媽希望孩子成功,但定義沒有我們這麼窄,這就是好話都讓你說了。我們的媽媽我也不覺得就要望子成龍,那些虎媽我也不太能理解。真正的中國媽媽大多希望你努力學習,然後當個公務員,你能不那麼辛苦穩定地混下去,過自己舒服的小日子。你成不成才,創造創新什麼的又有什麼關系呢?
普遍家庭環境都很好,我有理由懷疑,更多的區别并不在于不同國家的他鄉的童年有什麼區别,而是家庭條件的差距,這些教育在大城市一樣會有吧。但也不一定,因為導演本身也是上流社會,但他眼裡的中國教育又和大多數中國人認為的中國教育沒有區别。
還是很警惕,因為即便是我覺得平時生活一無是處的學校,在拍攝來臨時,給他們展示的也是極好的一面。向他們學習是對的,但如果他們真像他們說的這麼好這麼理想,中國就别競争了。
在不同的事物之間建立聯系,在不同的人生人生選擇之間建立聯系。
比如英國學校的校長說他們不會讓課外活動影響正常學業,上課裡好好上課,但我們的問題在于在上課之外我們希望自己在課下也能夠應試,使得自己的考試成績更高,無窮盡也,提高成績沒有止境,在不斷想着提高。不是像上班一樣,六點下班就進入生活自我的時間,分得沒有那麼清楚,而是總覺得自己可以再學一點。
描述每個地方的幾乎全是好的詞彙,比起來中國的教育簡直一無是處,假定中國真是如此,但我也不相信他們真就如他們描述的那麼好。
上一代在想怎麼把傳統教給下一代,問題是上一代自己也沒什麼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