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鹿,太重然後摔,一路摔,醒來看見沒穿衣服的老人在生吃鹿,眼鏡血紅。再一看,老人已經不在死鹿身邊了。再看,老人從岩石邊朝自己爬來。太好了md這段。

然後切到警察們在辦公室講這個故事。nice。

笑死,幽默感,警察坐在凳子上,周圍已經是一群石頭。

警察老婆好像蘇菲瑪索。

但是說實話,這個警察的人設還挺有趣的,就是出奇得膽小,随意,并且沒有經驗,就好像頭兩年剛剛當警察一樣。

感覺攝影色調很漂亮。

上吊的那個運鏡讓我想到姜文,讓子彈飛?但我忘了姜文是啥運鏡了。

喪失語言會瞬間讓人覺得可怕。

一聽韓語就很想吃泡菜。

至今沒有什麼印象深刻的女性角色,在韓國電影裡。

犯罪片恐怖片的拍法,異化,alienate,其實是人心深處的恐懼。電影在利用這些,圖像在利用這些。For the past 20 years I think it has reached a peak. 現在大家希望看到去戲劇化的電影,or at least it’s a natural turn in my own film viewing experience.

喔這片攝影真的好好啊,構圖和色彩。

黑暗中門縫中的一點亮光。他真的很善于把握恐怖感。日本人臉面具也是,主角還定了個這樣的人設。

牆上這麼多照片,讓我想到沉默的羔羊…還是另一部西方電影?忘了。

我靠,幻覺?不是。

異常平靜,确實是謀劃型殺人犯的特點。

外來者身份也對應alien。

情緒失控。

是怎麼訓練狗演戲的?

心理音樂,尖銳的弦樂和鼓的回聲。

我現在感覺結婚也太難了,為了找一個固定伴侶說話做愛分擔,省去尋找的許多麻煩,于是要結婚是麼?太奇怪了,人類的這種契約。這本來就是很反人性的做法,而且誰說人到了30就一定能找到固定伴侶呢?真是太奇怪了,我隻能用“固定”來形容這件事,因為它既不可靠,也沒有人性,它隻是“固定”。

一半的影片量過去了,事以至此,關于那個日本人我們仍知之甚少,除了他家裡供的神,點的蠟燭以及很多殺人照片,其他都是道聽途說,以及我們内心恐懼的想象指涉。因為語言的問題,也因為沒有一個人可以好好的與他進行一場談話,大家對他的了解都是非常想像性的,帶有敵意和恐懼的。而因為主角的女兒染上皮膚病,就更激化了主角的情緒,觀衆,即使有想要了解那個日本人的意願,現在也隻能無奈地跟着情緒失控的主角來走。觀衆在這裡是沒有自由意志的,電影剝奪了觀衆的自由意志,而是去鼓勵那種符号化的,想象性的恐懼,那種精神分析的恐懼,這是電影在立場上的選擇。

願者上鈎是再也沒錯。

黑對白。

試圖讓死人複活,以及試圖讓死人保持死,可是把東亞文化在這神鬼巫術上展示的淋漓盡緻,我幾乎沒在電影裡見到這種。

我靠……我靠………

現代醫學對巫術。現代醫學真是冰冷啊,相比起巫術那種熱火朝天。

同時也是在質疑現代理性吧。

神性,宗教性,科學性。

一群行為藝術家…

最後真是仙衣道袍,神仙隔空打架,可憐的人類。

“野生毒菇”,烏鴉。飛蛾撞窗玻璃。

好家夥,這個電影反轉得…又指向女人了。女人,外國人,小孩,永遠是妖魔,異類……

這主角是不是遇事隻會吼人啊…

羅生門,每個人各有一個現實。

“你是來确認你的懷疑是否正确。”

女的話裡有兩處漏洞,一是說巫師和日本人是一夥的,二是說女兒爸爸懷疑有人要殺他,并真的殺了他(說明她和他是一幫的)。

照相,相片都變得可怕。

such a long night.黎明的光好美。

好封閉的小村莊,好封閉的感覺。就是這幾個人,限定的人,限定的地點,封閉的叙事,無處可逃,不斷地卷進圓錐的頂端。

電影絕對是現象級的。

家破人亡,一個無比黑暗的結局,一個随手一丢的結局。

看完外面也是一片鳥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