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第一台智能手機,是已經消失在曆史長河裡一個牌子——HTC,用的是一個原生版本的安卓系統,那時候覺得,完全改變我對手機這個事物的認知。

  用了一段時間的原生系統,網上各種推薦,朋友各種安利,于是連夜查了教程,找了刷機的工具包,下載了小米的安裝包,然後跟着教程裡一步一步自己刷了一個小米系統進去,竟意外地發現,小米優化過的那個系統,比原生系統好用太多了。

  那時候的小米,隻有系統,沒有手機,甚至連品牌都沒有,當時覺得,什麼團隊這麼好心,能力又如此超強,竟然能針對安卓系統這般賣力氣地個性化它的系統并且服務于全中國的米粉。

  幾年之後,小米自己出手機的時候,多少有點感歎他用心之深遠——先從軟件占領了所有品牌的手機系統,再從軟件反包圍硬件,積累到一定的用戶群之後,直接推出自己品牌的手機,好謀略,也足夠有耐心,真心贊一個——那時候,我其實不知道雷軍,小米甚至還稱不上一個品牌,從沒有想過,一個免費的安卓系統會演變成現在這般的财閥巨獸,連汽車這種現代工業的尖端都被他造了出來。

  如果不是因為當時的HTC品質一般,那台機器沒撐多久就壞了,如果它能撐到小米的1999面世,我是不是會變成一個米粉了。我的第二台智能手機,是蘋果4代,一開始用沒感覺它比HTC好多少,但是用的時間越久,似乎越被它的生态牢牢鎖緊,從那一台蘋果開始,我幾乎沒有再用其它品牌的手機了,中間用過一台華為的低端機型,是因為我的豐田車機系統不支持蘋果的Carplay,車友自己開發了一個安卓的投屏App,為了車機的娛樂性以及車機導航才用了一陣安卓系統,那時候還沒有鴻蒙,整體感覺很一般——安卓系,至今時今日對我依舊缺乏吸引力,可能因為,我從來不是一個深度的安卓用戶。

...

  那麼我又算不算是一個果粉呢,顯然我也依舊不夠格。我從來也不關心任何廠商的發布會,包括蘋果,我甚至完全不知道喬布斯,大概知道他的名字,大概知道他發布的蘋果電腦,蘋果系統,iPod,iTunes,iPhone,iPad,Mac OS X和iOS。我相對比較深度嘗試過的,有MacBook,iTunes,iPhone,iPad、AirPodsPro、MagicMouse、MacMini、OS、iOS和iCloud——我不算是一個果粉,但是至少我算是一個用戶吧。

  幾年前我看過2013年版的《喬布斯》(Jobs)電影,但是看完之後沒有很激動,就算我是一個蘋果用戶。幾天前我又看了2015版的傳記電影《史蒂夫·喬布斯:機器人生》(Steve Jobs: Man in the Machine),但是依舊很奇怪,我依舊沒有很激動,就算我是一個蘋果用戶。真正讓我激動的,是幾天前我在某B上閑逛,它不知道為什麼給我推送喬布斯在2007年第一代iPhone發布會的實況視頻,難道是因為上去的時候用的是Mac系統,然後我也是閑得發慌,竟然就給看了,這一看,确實讓我頗為震撼。

  喬布斯說:Today,Apple is going to reinvent the phone,我們現在所有的手機幾乎都沒有按鍵,在惑少爺或者羲小姐對于手機的記憶中,也許手機就應該長這個模樣,極少按鍵,甚至沒有按鍵,但是我們這一代人記憶裡的手機不是這樣的,我們記憶裡的手機是當年的大哥大,當年翻蓋的摩托羅拉,當年彩屏的三星以及當年直闆的諾基亞,是的,我們記憶裡的手機跟現在市面上幾乎長得一模一樣完全沒有按鍵的直闆手機不一樣。

  那時候五花八門,各種各樣形制都有并且全部都有很多按鍵,最少按鍵的打敗可能就是十個數字鍵加米字鍵和井字鍵總共十二個按鍵,還要加上通話鍵挂斷鍵功能鍵之類,在iPhone之前的手機,甚至有種鍵盤越做按鍵越來越多的趨勢,在我買那台HTC的時候,朋友剛買了一台幾千塊錢的諾基亞橫向滑蓋出去,下面藏着一個可能得有幾十個按鍵的全鍵盤,那時候也曾驚豔過——原來想輸入任何字母和标點符号它都能給你一個專屬按鍵,這是多麼快樂的事情。

...

  2007年的那個發布會上,喬布斯說,他們重新發明了電話;我們在2025年再看現在的手機,跟當時他發布的第一代iPhone并沒有多少區别,他說他們的所有技術至少領先市場五年,現在的iPhone已經出到了16代,甚至17代都已經要發布了,可是整個iPhone的框架,似乎依舊還是在他當年構建的框架下叠代與發展,甚至并沒有跳出那個框架。

  一個觸摸控制的寬屏幕iPod,一個革命性的移動電話,一個突破性的互聯網通訊工具,這三樣東西合到一起,重新定義了智能手機。而至2025年,何隻iPhone,包括現在的其它友商的大部分手機,幾乎都是在這個框架裡死磕互卷,疊技術疊硬件,但是整個大框架,似乎還是在裡面。

  最讓我震撼的是他在介紹iPhone的同時介紹了當時市場上的主流手機,他所展示的機型就是我上面說的那種,按鍵多到讓人羨慕,多到讓人嫉妒,多到讓人生理不适的那種機型,他說了一句,整個屏幕隻占據了手機面闆的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都是那些物理按鍵——似乎不合理,隻是這種不合理,在他之前沒有人這麼說過,所以全世界都覺得很合理,非常合理,甚至以繁以多為美。

...

  我到現在還記得我第一次在iPad上用虛拟鍵盤做五筆輸入的感覺,那時候沒有第三方輸入法,要在上面用虛拟鍵盤輸入五筆需要越獄,然後安裝一個第三方的五筆輸入法,那種把手指按向虛無,按向一個光滑的平面手感覺其實很奇怪,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實體鍵盤的觸感,那麼輸入,有時候會因為手的位置而誤觸,所以一開始很不習慣,我給iPad配置了一個藍牙鍵盤,但是最終我還是慢慢習慣了能在平盤的虛拟鍵盤上打字,那個時候,感覺完全打開了一個新世界。

  另一次震撼到我的另一件事是家裡的一台09年的MacBook,閑置了好多年,2022年的某天,不知道是哪根盤碰到,突然又去折騰它,插上電源充電,然後一開機,我早就連密碼都忘記了,但是它居然能開機,後來嘗試了各種密碼之後竟然讓我蒙對了,之後進入系統,發現它的一切功能都正常,2009至2022,整整十一年,好神奇的體驗,那時候有點感歎的是蘋果在品控方面的能力。不過因為系統太過老久,現在用的許多的軟件都不太能用,升級到它所支持的最新系統依舊太老舊,後來我強行給它繼續升級,嘗試了幾個版本之後,最終定在某一個版本上,勉強能用幾個軟件,而系統又不至于慢到完全用不了的狀态,之後用它玩了幾個月,再後來買了一台MacMini之後,它就再度吃灰了,不過我毫不懷疑哪天突然想到它的時候再去将它打開,它依舊還能開機。

...

  我其實真不算是一名忠實的果粉,但是我算是一個樂意折騰的用戶,所以相關的東西,我會慢慢折騰。這一次之所以以一個非粉絲的身份寫這樣一篇關于喬布斯的文章,是因為我發現,我竟然在2025年才看到2007年的發布會,并且我竟然還會被發布會所震撼到,這種莫名其妙的感動,讓我想把這種感動記錄下來。

  發布會上有一個動作,是喬布斯大手一揮,說把所有的物理鍵盤都給去掉,說這話的同時他手上做的是一個往外扔的動作。我們用的是2025年的上帝視角往前看,所以我們能看到,就是那麼一扔,他改變了全世界手機的整個生态和形态,正如他當年用iPod和iTunes重新定義了音樂行業的生态和形态一樣,他再度定義了手機行業,也正如他後來發布的AppStore一樣,重新定義了App開發者的生态……因為我們用的是一個上帝的視角往前看,所以我們能在一瞬間,明白他所發布的那些東西帶給我們的這個世界的實質性的改變。

...

  不夠粉紅的粉絲,我現在似乎很少對任何事或者任何人有太多的熱情,一切漸漸歸于平淡,所以,這部記錄片裡所有的粉紅粉舉着手機裡的蠟燭壁紙默默哀悼喬布斯離去的時候,我多少是能共情的,但是回憶一下當時他離逝的時候,我似乎沒有太大的感觸,日子不還是那般平平淡淡地過來了。但是現在回頭看,這許多年來,iPhone叠了多少代,Mac叠了多少代,iPad叠了多少代,但是整一個框架,似乎并沒有很突破性的變化,依舊是在他那時候畫下的那個框架裡,這也許就是他的偉大之處在于,在他之後,他闖進的那個世界,似乎又停滞不前了。

  當然,硬件在升級,一直在升級,軟件也在升級,一直在升級,這兩年AI賦能,整個世界的生态可能又将迎一次新的變革,有時候難兔會想,如果他還在,他會帶領着蘋果,去往何方呢。隻是,這世界沒有如果。

  看過了喬布斯再回過頭去看當年的什麼錘布斯,其實大概就知道,錘子隻是一個向往而已。這個世界,也許有這個世界仍舊還會有喬布斯,隻是他們也許不叫喬布斯,我們缺乏的,也許是10年以後的上帝視角,來看現在的某某某,是不是也鼓搗出改變世界的什麼東西來。

  我隻是一個不夠粉紅的粉絲,甚至我連粉絲都稱不上,我隻是一個用戶,僅此而已。隔了這許多年再回頭望,突然明白了,有些東西,在不知不覺間,就改變了這個世界,而在那個當下,就算我手上拿着IiPhone,我依舊不自知,這個世界最終會變成現在的這個模樣。

  以上,2025-05-06 19:48:35;乙巳蛇年辛巳四月乙亥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