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文字能描寫這種盛況,非海涅的散文《帕格尼尼音樂會》莫屬。
印象深刻最深的鏡頭是星際穿越部分,建築穹頂廣角畸變成全景。
故事最後以漢斯季默在迪拜帆船酒店最高處演奏鋼琴結束。
對我來說最大的幫助就是把數百條精心編織的音軌變得可視化,提琴,吉他,中号,人聲吟唱。
多謝了現代技術,讓漢斯季默和他朋友們的音樂會跨越了時間,語言,空間的桎梏,完美的呈現在我們面前,無與倫比。也很佩服人類,能把“聽音樂”這件小事,做到如此。
很羨慕他們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并做到極緻。
看見曾經耳熟能詳的名字現身在大銀幕,聊過往,聊音樂,真的很欣慰。
很可惜因為遲到錯過了将近40分鐘。啊啊啊碧梨。
一些點過紅心的單曲:《Run For The Podium》《Cornfield Chase》《No Time for Caution》,王者榮耀主題曲《Main Theme》,
百感交集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看了四集&ai銳評
😰畫面好抽象,前衛。陰郁的故事引子(同學自毀),獨具風格的畫面(煞白的街道和濃郁的黑色)數不清的密密麻麻電線杆(受庵野秀明影響?不确定),随處可見的漫反射光斑(電腦屏幕),冷色調大幅使用(陰綠色的夜晚看着就很冷,),話說這種單獨出字 ...
二維動畫的技術巅峰與叙事保守的博弈
一、技術長闆:手繪動畫的極緻表達動作設計的革新性突破影片以全手繪二維動畫奠定基調,全片原畫超20萬張,遠超前作的7萬張體量。尤其在動作戲(占比超50%)中,主創采用“一拍一”技術(每秒24幀原畫),使沖刺、跳躍、翻滾等動态分鏡如行雲 ...
很失敗的IP重生
打發時間都算乏善可陳。經典人類内鬼被惡懲,全員真善美,用爛的最後一分鐘,因為任務單調加了條無聊透頂的路人線,導緻觀感臃腫不堪,時不時的冷幽默插科打诨嚴重遊離于叙事之外(是的,編劇會花10秒鐘讓角色在空蕩蕩的博物館裡大聲嚼糖。。)全篇 ...
關于電影标題由來(轉)
PKD的小說作品,有很多已經或将要被好萊塢改編成電影,但至今最有名的,是一九八二年根據本書改編成的《銀翼殺手》(Blade Runner)。這部電影以晦暗壓抑的氣氛、光怪陸離的特效和震撼人心的主題,在近年來的多種科幻電影排行評選中位 ...
拍攝現場的混亂不堪入目,但是看到男主苦等一個小時拿到相機駕駛救護車一路疾馳到拍攝現場,忽然覺得一切值了。夕陽下相擁而吻,蝴蝶落肩頭,成就瞬間的永恒之美。在拍攝現場被問為什麼能一秒流淚,“因為我會時常想起家鄉”,人隻活一瞬間不是麼。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