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A-
重溫“愛在三部曲”—劄記/簡評 - 微信公衆平台
綜評:
三部曲形成一個愛情故事的整體弧光,難以割舍單獨談論,必須要在彼此之間才能看到深刻的變遷痕迹。因此也不必論出高下。
影片堪稱教科書式的典範之作,劇本精良結構完善,既有波折又有伏筆。浪漫的故事往往架構于在現實和想象之間,即那些最自然卻又極少概率在現實中發生的事。經過一番篩選和提煉後,讓人信服又心馳神往。
三部曲共有的标志:在一開始就打上了必将逝去的印記 美好的東西總是易逝,有限的事物才能雕刻出永恒的光澤,電影、生命亦然。
三部曲最突出的是對話的魅力,生動有趣又毫不乏味。對話既是推動力也是吸引力,故事從始至終在時間的限制下展開。我們被妙語連珠所吸引,一對鮮活立體靈魂的自然碰撞、逐漸了解,這一方面歸于編劇的功勞,另一方面也是演員的實力。這方面和侯麥可能有相似之處,但個人感覺相比侯麥還缺乏對個體和道德深度的挖掘。
雜談:
我們不妨把目光投向現實,你真的有能力把握住那樣一段機緣嗎?若非兩個充實的(但又不是閉塞的)年青靈魂相遇,而是兩個世俗的、埋頭于工作的中年白領,這段故事必然不會這般發生。
現實是沒有多少人有情趣,要麼态度過于嚴肅要麼就是精神乏味。因此不必抱怨現實泥濘和命運不公,(老生常談的)先改變自己,其次才是等待那并非必然的機緣;而非反之用“另一半”填補自己的空缺。一個枯槁的靈魂便是女神降臨也無法拯救。精神性的進步是永遠的任務,愛情最好是增進而非阻礙同真理和上帝的聯系。
此外,要留出缺口和空餘,美法聯姻正體現出和而不同的開放心态,若非如此便是周遊世界也是徒勞無益。
愛在黎明
兩年後重溫那浪漫一日邂逅,依舊有許多感動。這段時間以來雖然仍未遇到真正的愛情,畢業那一旅卻增添了一道了不可磨滅的印記。雖然二刷沒有那麼強的震撼和吸引力,今天看來是精心編織過的幻夢-太過美好和圓潤了,可誰還不想浪漫一把呢!一定程度上再次點燃了對遙遠愛情的憧憬。
在愛情被庸俗化和邊緣化的今天,這種浪漫格外迷人且重要。我們可以把不信任感和隔閡部分歸咎于智能手機和互聯網,普遍的連接消除了真正深度的交流,平滑空間取代了現實的距離感,然而我們還是應該心存一道綠光,最好是主動邁出一步。
-一夜邂逅
ps.向往30年前的歐洲街頭-雖說維也納的盛況百年前已經告一段落,盡管有美化,文化氛圍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浪漫止于一夜情。
愛在黃昏-paris
這部是我三部曲中最愛的一部,充滿自然情趣和浪漫哲思的對話,于塞納河的駁船上交談,漫步于河畔……
30出頭的年紀,處于趨向成熟但還沒被生活磨平棱角的階段。 9年後二人岔路再次交彙,成熟後和初戀重逢,由于增加了履曆和一層時間的濾鏡,驚喜和遺憾并存。當談起舊事和現狀時,二人分歧逐漸顯露,張力既是沖突的導火索也可以是交流的基礎。
相比前一部,本片内容更為豐富也更具現實感。對話更為密集緊湊、故事結構則相對松散,公路化的場景和散文化的對話交織成一體,頗有侯麥的味道。長鏡頭仿佛把時光原封不動地封存下來,像是連續綿延的風景畫。一句一字之間更為坦誠,但也不再報浪漫的幻想,隻作為闊别舊友和匆匆過客,而被掩蓋的情愫卻更為濃烈和動人,也别有一番惆怅和無奈。
-遺憾和重逢
愛在午夜
影片前後大概分别為三個部分,可能略顯割裂,但隔閡與張力一步步引向爆發是有依據的連續演變。影片依舊延續前兩部公路片風格,長鏡頭對話幾乎充斥着整部電影,既是自然的碎片又是有機的整體。
細節太過豐富,日落場景讓人想到綠光的反面-二者一體兩面,最喜歡的段落還是和當地居民一起聊天的情景。
婚姻終究還是來了。兩個人雖然在一起了,卻沒有機會像當初那樣談天說地。即便經濟條件不成問題,沒有養老問題,依舊現實矛盾不斷。婚後面臨更多的糾葛和顧慮、争吵和妥協,責任不斷延展。家庭的戰場似乎沒有外在法則加諸其上,完全是個人之間的;但某種程度上卻是社會的微縮戰場,夫妻則又是家庭矛盾的集中爆發點。終于上綱上線到:新獨立女性vs傳統大男性,感性vs理智,而理性總是制裁的一方。
性别問題總是挑起對立,然而,理解是否可能?站在男性的視角,的确覺得女性有點瘋狂或要求過多。但跳出性别對立的立場,女性作為個體感到的惶恐,無意義的犧牲和付出、不平等的待遇,自我被家庭裹挾,理想被現實吞沒……這的确是可以共情的。這些不滿或許是無端的,但卻是實際存在的、深層的,甚至不局限于中年危機。
坦白總是有好處的,但最好是在恰當的時機。把婚姻的面紗剝開,把現實問題攤開了談透了。
情感的變質-就像花束的枯萎-是必然,無法避免也無可維護,唯一的辦法是回到記憶的原點-刻舟求劍的方法-去激活那情感的生命。
有心的人可以學習下男主的情感補救小技巧:在遊戲中用幻想、記憶和距離感拯救壓抑的現實。打電話,假裝陌生人,重新邂逅。
-救贖與和解
北影節day1于中間影院二刷
2025.4.18的浪漫之夜。現場氣氛活躍,時常爆發姨母笑。
愛情類型:
看過的愛情電影大緻分為以下幾類,按階段分有:未遇見的《情書》,遇見之前的《春天情書》,初戀的《綠光》、《四月物語》、《愛在1》,出軌的一衆法國電影以及《窗外有晴天》、《不良少女莫妮卡》,邂逅和離别幽思的《花樣年華》、《你那邊幾點》、《冬天的故事》、《德州巴黎》、《愛在2》、《重慶森林》,情欲操控和極端自噬的《破浪》、《朦胧的欲望》、《苦月亮》、《安娜的情欲》、《白》,日常沖突和婚姻矛盾的《愛在3》、《愛的暫停鍵》。
(2025.8.30訂)
愛在三部曲-重溫劄記/簡評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最後的電影-《不散》 -後迷影時代的經典
評分:B+7.7(暫定)不錯的電影,細節有侘寂之美,有浪漫的餘溫,但整體沒能太感動我—和觀看方式、狀态(不夠投入)有關系。有以下兩個原因-影片本身和主流電影以及蔡明亮自身電影内容、風格的差異。首先,由于對本片溢美之詞頗多,以為是對迷 ...
兩次觀感劄記(水文)
C+6.8蠻失望的,有可能是心境不對吧。目前看到林奇最無感的一部,我對林奇的愛可能還是集中于《穆赫蘭道》吧。可能沒有《内陸帝國》難以理解,但确實沒有感觸,難以沉浸其中。在我看來就是喃喃自語、故弄玄虛的B級片,深邃程度未能get。很多 ...
七夕觀看-關于愛情的永恒主題
評分:B-6.8七夕獨自來看,以為會和《情書》、《四月物語》等日式戀愛小甜劇一樣平淡光鮮又瑣碎無味,加上top250,八成會不喜歡,不過比預期好些-尤其是後半段。簡要批判:開場三分鐘就定調了,大緻知道是什麼模子裡刻出來的片,不對路數 ...
廢墟中的情欲-攀爬于現實和超現實之間的末世寓言
評分:A8.4/8.5雨日,繼《河流》,觀看正應景。(上周剛看完雅克貝克的洞。)看到第五部蔡明亮,終于有一部能驚豔到我且為其感動和陶醉的作品,五星奉上。本片帶有科幻和寓言/預言性質,卻又格外深入現實。能否和如何做到把現實與超現實巧妙 ...
小噴
評分:C+,6-。對這種商業大片始終抱着懷疑态度,希望今天這部越獄片不要再讓我失望。好吧,大失所望-本不應該抱任何希望-跟越獄p關系沒有。以後對商業片和傳統片廠電影-總之不是“電影書寫”的電影要大打出手,一律3-。再也不找虐了,不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