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胡小蝶将酸奶一把搶過,面無表情地喝光、扔下,然後走得頭也不回。

你怎麼也想不到,幾分鐘後,她會從教學樓頂一躍而下。

少女的血,刺激了所有臨近高考,已經被埋沒在書山卷海裡快一年的高三生。

他們互相擠着從班裡湧出,每個人手上都拿着手機,帶着一種病态的興奮竊竊私語:

“死人了!”“真的死了?”“誰啊,這麼想不開”“還有誰?”

隻有陳念,眼睛紅着走出人群,把校服脫下,蓋在了胡小蝶頭上。

...

她直直地沖着鏡頭走來,也在一步步地靠近觀衆。

為什麼?

因為坐在銀幕前的,分明是千千萬萬個幸存下來了的胡小蝶。

這部電影6月緊急撤檔,風聲再起,就是史上最強臨時定檔:周二官宣,周五首映。

急什麼?

看完肉叔才明白,這是急在心中有數——

同檔期的,沒一個打得過它。

少年的你

Better Days

...

P.S. 以下有少量不影響觀影體驗的劇透

1

它真實地再現了所有人一截早就忘掉,或者恨不得忘掉,的青春時光——

高考前的那一個月。

那是所有人最壓抑的一個月。

就像在水底憋氣的最後幾秒,你知道就要結束了,但再怎麼拼命往上,就是還差一點。

為了能平穩度過這段避無可避的窒息,有人願意付出一切。

應屆高三考生陳念(周冬雨 飾),就願意付出自己的一部分良知。

...

生前,她無視了胡小蝶的求救和示好。

于是死後,她被自己的愧疚逼得出列,去給對方蓋一件衣服。

這個舉動,是陳念殘存的善念,卻也成了之後所有惡意撕咬她的開口。

警察因為這個不同尋常的舉動找她錄口供。

霸淩者因為那份内容不明的口供而找上門。

在陳念明白過來的下一秒,聚光燈就射到了她臉上——

新一任玩物已就位。

陳念,成了霸淩者們的下一個目标。

...

但倒黴的農夫,也不是每次都會遇上蛇。

在得到那個讓她終身難忘的教訓之前,陳念還救過一個男孩。

回家路上,她看見了四個小混混鬥毆。

三個打一個,下手一下比一下狠。

餘光瞟到那個男孩不斷被打趴下又站起,陳念也不想管,隻默默加快腳步。

直到“砰!”,玻璃砸碎在人身上的聲音清晰傳來。

她被逼得閉了閉眼,盡量若無其事地用顫抖的手報警:喂,110嗎?這裡有人……

...

下一秒,陳念就被摔到了地上。

陳念和小北的人生第一次有了交集。

從那之後,混混小北(易烊千玺 飾)就有了真正的朋友。

...

不是那種一起打架混日子、或随便“睡一睡”的朋友。

而是那種因為有過相似的人生體驗,你再看不慣對方,也會下意識被吸引的朋友。

發現這一點的時候,肉叔覺得很諷刺。

一個不學無術的小混混,和一個埋頭念書的優等生。

面對的世界那麼不同,卻又那麼相似。

(這種黑色幽默,在他倆臉上出現了相似的傷口之後達到頂峰)

他覺得她想法太幹淨,她覺得他頭腦太簡單。

詭異的默契,卻催生了一段互相扶持的美好日子。

那說好了,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

...

他們曾經都以為,靠着對方,自己也能到達水面。

2

故事,大概就是這樣。

講的是校園暴力和少年慕艾,反轉、高潮卻一個不少。

即便偶爾會有這種QQ空間簽名體似的台詞,讓人出戲。

...

但《七月與安生》原班底的叙事功力,加上周冬雨和易烊千玺極具感染力的表演。

總能一秒把你拉回高考前,那種站在暴風眼正中的甯靜——

悶熱的夏天,永遠是台上強裝鼓舞,台下努力配合。

每一個高三生,都早已習慣嘴上熾熱,眼底麻木。

...

别以為這種張力場僅僅屬于高三。

這種時刻練就的麻木不仁,有時能跟人一生。

對,我講的就是校園暴力。

全片肉叔印象最深刻的台詞,是這句:

校園暴力,不止于校園。

因為這句話有兩重意思——

一是,它的成因,不止在校内。

任何一個人被霸淩,可能是因為你做了些什麼。

也可能是因為你什麼都沒做,隻是有一些關于你的傳言,它夠精彩刺激。

而看不慣的人自覺有些特殊的依仗,可能是家世,可能是美貌——

這就能成為你被所有人排擠的由頭。

它沒有道理,卻在未成年的世界裡管用得很。

...

二是,它的後果,遠不止于校園。

豆瓣點贊過萬的短評,是這麼說的:

經曆過校園霸淩的人很難走出來,但可以在電影裡好好哭一場

...

什麼叫走不出來?

就是現在明明你早已成年,卻還是能一眼認出這種眼底帶惡的笑。

然後不由自主地,為自己腦海裡閃出的那張臉感到心悸。

...

是你以為自己早就忘了,卻會蓦然被一種熟悉的哭法引得恍惚。

一下子又好像回到過去。

回到你什麼都做不了,也不敢随便求救的過去。

那是陳念對媽媽的最後一次隐晦求救。

...

她打電話給在外打工以躲避債主的母親,問問近況。

電話一通,陳念就哭得滿臉稀裡嘩啦的,擦都來不及擦。

但哪怕是哭得五官都擠在了一起,她也把所有的哽咽都壓在了嗓子裡,沒漏出一點聲響,透給電話另一邊。

甚至,每當媽媽講完一句話。

她還能及時止住,用若無其事的聲音跟電話那頭對答如流。

這種理智又小心的盡情發洩,見過一次,就不會忘。

...

校園暴力,也一樣。

也是某天的放學後,跑完步的我剛推開班門,就看見了我們班最漂亮的那個女孩子A,興高采烈地被另外兩個人扶着,穿着鞋子,站在一張課桌上使勁地跳。

她身材高挑纖細,哪怕是用力的跳,也顯得優雅靈巧。

直到漸漸走近的我認出來——

那張桌子,不是她的。

她腳下那本被踩得快要散架的書,也不是。

還有那滿地撕了一半的卷子,它們都屬于另一個女孩B。

後來聽說,她們那天要這麼玩,是因為白天AB在教室走道擦肩而過的時候,撞了一下。

然後B沒有跟A道歉。

就是這麼簡單的一件小事。

其實至今,我也不确定這種行為,該怎麼定性。

當時,她們是笑着跟目瞪口呆的我解釋,說都是B對A太兇,A才要報複。

“你别這樣,這就是鬧着玩的嘛,不然我們早就找人搞她了”

而我不明白,如果這是玩,那為什麼B不久後就轉了學,從此再無音信。

如果這什麼都不是,那為什麼我至今想起來,還是會為自己那天什麼都沒做而臉紅羞慚。

3

這也是為什麼,肉叔覺得那個警察的設定意味深長。

電影裡大人很多,對女兒遭遇毫無察覺的母親,對受害者毫無同理心的孕期女警,對“好學生和小混混”不置可否的警長。

唯一願意了解陳念和小北的大人,有個值得玩味的名字——鄭易(尹昉 飾),正義的諧音。

...

他沒有辜負這個名字,充滿了正義感,一直在努力追查真相。

什麼權勢、職場、程序,他都沒有很在乎。

一心一意,就求“公平”二字。

偏偏就是這樣的他,初登場時說:

我現在,變得比以前喜歡睡覺了,因為有的事,我不想看。(大意)

到真相水落石出的時候,他還說:

我累了,先去睡了。

從頭到尾,鄭易是最想,也最有可能幫到陳念和小北的人。

但就像學生之間的事,基本不想找老師。

高中生的事,也不願意跟“大人”說。

很多時候,這是他們其實自己也知道:“正義”無能為力。

它有時候甚至是個悖論——

即便是得到踐行的正義,也永遠隻會發生在欺淩、打壓、蹂躏肆虐之後。

片中像這樣值得玩味的細節,可解讀的意象,多得讓人想二刷。

更不用提,《少年的你》記錄了一個演員的誕生——

易烊千玺。

...

如果說《長安》裡的他,還隻是基本完成了任務。

這回,應該不會再有人對“他能演”這事産生質疑。

末了跟周冬雨面對面的那場哭戲,全長大概有2分鐘,沒有一句台詞。

卻抗住了超大的面部特寫——

顫抖的下嘴唇、似提非提的嘴角、和充滿了内容的眼神,他把小北的情緒一層接一層地傳遞給了觀衆。

...

肉叔的朋友圈,整個小周末就沒停過誇他。

有直男含蓄的表白:易烊千玺,有點硬。

也有路人黑不甘不願的認可:隐隐約約覺得還ok啦。

能有青年演員靠實力連上了幾天熱搜,驚喜是讓人驚喜的。

但随着作品3天破5億的勢頭,它的争議也來勢洶洶——

《少年的你》以豆瓣8.7的好成績開分,成為目前東野圭吾作品改編影視劇的新标杆。

...

電影同名原著,被指抄襲了東野圭吾《嫌疑人X的獻身》和《白夜行》的大綱。

什麼叫抄大綱?

就是融梗,據稱還是時間、地點、起因、發展、高潮和結局這小說六要素裡,融了後四樣的那種程度。

原著小說如何,肉叔也沒看過,隻聽說作者名聲在外。

但電影,我們有一說一,編劇,其實有四位:

...

除了作者,其它三位,都來自《七月與安生》班底。

至于電影内容和原著差多少,其中有多少是三位的心血,多少是原作的殘留。

沒仔細核實過的事,肉叔不敢武斷。

但爬去晉江,原小說留言欄第一條就是27日下午快8點的留言,僅供參考:

看完電影攜負分前來,謝謝導演和編劇沒按你寫的拍

...

同樣在片中傾注了自己想法的,還有制片人許月珍、導演曾國祥、攝影餘靜萍、音效黃铮……

少了任何一個,都不會有張譯嘴裡這部“好看到令人無法呼吸,從藝術到技術到責任,都是教科書一般的存在”的電影。

...

...

難道他們所有的熱誠和付出,是為了資助抄襲?

難道多一個人看見這部電影,就會多一個人認同抄襲?

不是的。

也别誤會,肉叔不是想為抄襲洗白。

而是想請所有堅決抵制的,或決定買票的人,都給對方多一分尊重。

不要讓這場輿論戰,蓋過這部電影的現實意義。

《少年的你》,的确是一部主創帶着使命感做出的心血作品。

它意在撫慰所有像故事裡那樣,見過黑暗面的少年:

你可能總會遇到一個人,或者是一些朋友。

他們會願意去幫你、領着你,一起走出來。

你不是孤單的,也不會一直孤單。

而在那之前,你可以在這2個多小時裡,好好地發洩、或者休息一下,就如同我們一直所重複的那樣——

你長大後,保護世界,我來保護,少年的你。

...

編輯:鄧布利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