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龍和無臉男,就像高富帥與舔狗的差距。第一次看日漫電影,我發現這種類型的電影區别于迪士尼,迪斯尼的動畫往往有邏輯可循,是現實生活現象的一種表現,而類似于《千與千尋》則給我一種“夢”的感覺,河神,廣闊的綠草平原,一望無際的草原,破落的都市,妖怪,精靈,神明……一切仿佛做夢,如果說迪斯尼的動畫是孩子童心的表現,那麼日漫則更多象征着“夢”而“夢”是無關年齡的。
觀《千與千尋》有感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燈塔,人類希望和恐懼的象征
《燈塔》,一部恐怖片,一部我看完後不知所以然的電影。但就是這樣如果要我給評分的話,它至少值8.5分,完美的電影構圖和配樂,相較于其他任何經典恐怖片都好不遜色,更讓我驚訝的其實是主角羅伯特帕丁森#,我對于他的印象還停留在暮光之城中,但 ...
《廊橋遺夢》——關于真正的自由
一個孤獨潇灑的浪子,一個因生活而——寂寞麻木的女人,兩人在一座孤寂乏味的小鎮上相愛,這是一個充滿詩意的故事。弗朗西斯卡,原本也是一個擁有夢想充滿激情的少女,但生活冷卻了她的激情,她辭掉了工作成為一名家庭主婦,誰能想到這麼一位主婦,年 ...
《我是山姆》——殘人之愛
一個有殘障的人是否應該擁有孩子?這一直以來就是個問題,電影裡的不管是政府,山姆,寄養家庭,還是律師,每一個人都沒有錯。他們的出發點都是為了露西,這個問題的根本在于理性與情感的沖突。是讓露西去寄養家庭放棄父親而得到更好的生活?還 ...
《我不在那兒》——真正的鮑勃迪倫
二戰後的世界是個什麼樣的世界?那是個瘋狂的時代,那是個幾個當權者就可以決定世界命運的年代,那時候的人們命運和時代緊密的結合,人們的心随着時代跳動,而緊張的局勢似乎從來沒有因為人們痛苦的心而緩解,于是,麻木、迷茫、痛苦、堕落、享樂主義 ...
《綠皮書》——關于歧視
這部電影在人物和劇情上做的很有意思:一個粗魯的種族歧視嚴重的意大利裔白人做了一個高雅的美國黑人鋼琴家的司機,兩人在旅途中經曆了種種事故。跟大部分旅途電影一樣,電影有講述二人如何從陌生甚至歧視的境地通過劇情的發展相互影響并作出改變。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