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在人物和劇情上做的很有意思:一個粗魯的種族歧視嚴重的意大利裔白人做了一個高雅的美國黑人鋼琴家的司機,兩人在旅途中經曆了種種事故。跟大部分旅途電影一樣,電影有講述二人如何從陌生甚至歧視的境地通過劇情的發展相互影響并作出改變。這是這類電影的老套路了,但這部電影還讨論了另一個話題——歧視(雖然這個話題也很老套了)唐納德謝利,擁有三個博士學位,美國著名鋼琴家,在巡演過程中,卻飽受歧視。在酒吧被一群白人渣渣毆打,在西裝店裡被禁止試穿,甚至在自己為富豪巡演的地方也被禁止進入白人餐廳。如果隻是單純提到黑人歧視這樣的話題,這部電影隻會無聊老套,到它絕不老套,擁有非常嚴重種族歧視的白人司機因為自己的意大利口音也在巡演途中屢受歧視,這揭示了一個關于歧視的根本問題。我們可能因為一個人好吃懶做,前科累累而歧視他,這是沒有問題的,畢竟尊重是靠努力出來的。而如果一個人因為他(她)的性别,國籍,膚色,性取向,口音而被作踐嘲笑,這是非常不公平的。這部電影裡唐納德是一個優秀的社會精英,但他還是在種種場合被歧視了這揭示了一種現實,大部分人歧視黑人,口口聲聲說着他們的犯罪率,但其實這就是一種因為膚色而來的歧視,因為他們沒有看見黑人中的精英,他們因為一些渣渣而否定了一個種族,他們其實并不會因為哪個黑人優秀而成功而消除對他(她)的歧視,他們隻是單純因膚色而讨厭,而這就是一種徹頭徹尾的歧視。這個社會不可能沒有歧視,但我希望,我們的歧視應該針對那些好吃懶做,道德敗壞,前科累累的那些人,一個人不應該被自己的國籍,膚色,性取向所定義,評價定義一個人應該看他的努力,品德與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