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暮光男”羅伯特·帕丁森很毒舌,狠起來連自己也不放過。

之前就因為狠狠吐槽讓自己爆紅的《暮光之城》劇情太狗血瑪麗蘇,瞬間圈了大波路人粉:

...

...

...

最近,出演DC新一任蝙蝠俠的他又在采訪中口出狂言,立了個大flag:

如果蝙蝠俠演砸了,我就去拍A片。

照理說,大家肯定不想看到一個著名超英形象被毀。但這一次,網友風中淩亂了:

突然有點想他搞砸?

一時之間不知道希不希望他拍砸好?

演好演砸咱都不吃虧。

...

...

說白了……你們就是饞他身子!

仔細一想,現在好像也沒差啊,他之前拍過的作品大多數都有大尺度床戲

不說遠的,在他最近的一部電影裡就有這種“不可描述場面”,但對象有點特别,她是……

一條美人魚。

上述這一幕,就來自肉叔今年最期待的年度奇幻恐怖片——

(放心,本文無高能截圖)

 燈塔 

TheLighthouse

...

有些電影呐,會把故事過程一清二楚地給你說個透徹:

誰跟誰,為了啥,去哪裡,做了什麼。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但有些電影,整個故事交代得暧昧不清,觀衆看完之後感受都很兩極分化:

一方認為電影不知道說了個啥,負分差評。

一方認為電影留下很多值得玩味的餘韻,後勁上頭,爆星好評。

《燈塔》就是屬于後者的這麼一部作品。

故事一點都不複雜:

在80年代,有一老一嫩兩個男人來到海中心的一座小島上,任職燈塔的守塔人。

按照計劃,他們四周後就可以結束工作回家了。

但即使是這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對于小夥子溫斯洛(羅伯特·帕丁森 飾)來說,也過得度日如年。

從第一晚開始,氣氛就不對勁了。

一開始,溫斯洛還天真地以為這個工作又輕松,同事又好相處,于是傻乎乎地祝酒:

敬接下來的四周!

...

但下一秒,他立刻就get到了上司湯瑪斯(威廉·達幅 飾),這個糟老頭子到底有多讓人窒息。

都知道,吃飯的時候,小孩最怕大人說教,下屬最怕上司說工作。

而這個湯瑪斯不但句句不離工作,還不分白天黑夜地24小時端着上司架子發号施令。

一張嘴,就是給他列出沒完沒了的工作清單:

...

這麼大壓力,誰還吃得下啊?

更慘的是,溫斯洛一直以為自己和對方是輪流在燈塔上值班,出于對燈塔的向往,他本來計劃好明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上去看燈塔。

結果上司完全禁止他接近那裡,更别說什麼輪值了。

溫斯洛笑容逐漸消失,短短幾個表情,你能看到他複雜的内心變化:

因為對這份工作的錯誤判斷,表現出震驚。

...

随後是後悔,和不能上燈塔的失望。

...

但又馬上很社會地僞裝成假笑Boy,向工資低頭。

...

這裡其實就可以看出來,小夥子溫斯洛,很會藏起自己。

換句話來說,他老是壓抑自己的情緒。

接下來的日子,他每天要忍受的東西越來越多:

湯瑪斯這人髒兮兮的,老愛随地吐痰,動不動就當着他面放屁,又臭又響的那種。

要天天24小時對着他,在窄小的房子裡同吃同睡,一般人都承受不了。

...

更讓溫斯洛不爽的是,這老頭除了髒,人品還很差。

本身工作就超載做不完了,死老頭還好像故意找茬一樣,不斷挑毛病,反複要求他重做一遍。

不但命令他幹這幹那的,還老是威脅他,不聽話就要對上面彙報他不認真工作,扣他工資。

為了錢,溫斯洛隻好對一切死忍。

...

體力活就有夠累了,這小島的環境還給工作增加了不少難度。

動不動就狂風暴雨的,但他也得繼續完成工作,否則又被上司罵。

連那些海鷗也要跟他作對,老是擋在他面前,不讓他開工。

于是每天消耗體力的事又多了一項:

跟海鷗展開殊死搏鬥……

...

...

白天,小夥子的工作完全沒停過,身體上就已經受盡折磨了。

晚上,還要受到糟老頭的精神折磨。

湯瑪斯老是用一些神神鬼鬼的迷信東西吓唬溫斯洛。

又是叫他不要跟海鷗作對,不然會招緻厄運。

又說什麼大海裡又有海神,又有海妖,埋怨溫斯洛不夠心懷敬意,很容易害死大家。

在昏暗的燈光下,這老頭越說越面目猙獰……

...

他甚至還說,上一任燈塔看守員就被暴風雨所困,沒等來補給的船,最後死在這個島上。

...

...

...

溫斯洛本來不信那一套。

但是……

他自己也确實看到過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而且,每一樣都好像跟老頭說的對得上啊。

水龍頭突然冒出黑漆漆的污水,跑去儲水池一看,有海鷗的屍體。

難不成,真的是自己打死的海鷗來報複?

不過,海鷗的屍體都還可以用意外去猜測。

但漸漸地,溫斯洛還看到了無法用常理解釋的東西,也就是老頭說的那些迷信事物:

房間裡經常出現巨型章魚,海邊總是有全果的美人魚跟他說“來呀快活呀”。

這些都把溫斯洛給逼瘋了。

...

剛才肉叔說過了,溫斯洛這個小夥子,很會壓抑自己。

表面上,因為他的一次次忍氣吞聲,和上司兩人還可以和平共處。

實際上,繁重的工作和神神鬼鬼帶來的身心雙重壓抑,快把他逼瘋了。

就像一個氣球,那些默不作聲的人習慣于把所有的氣都往肚子裡吞,一次次地挑戰自己的容忍限度。

然後終于在某天容量滿載之時,爆發出強大的殺傷力。

而這個大爆炸,終究還是在他們回家的這天來臨了……

你看這句話,一看就有濃濃的立flag味道:

...

那一夜,兩人突然關系變好,一起吃飯喝酒,相談甚歡。

喝高了之後,甚至親密地抱着對方唱歌跳舞。

還酒後吐真言,互相說了一些藏在心底的小秘密。

...

他們确實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夜晚。

但在第二天,他們卻沒有等到來接他們回家的補給船。

到底是他們在爛醉中睡了太久,錯過了上船的時機?

還是天氣太惡劣,船根本就沒有來?

又或者真的如老頭所說……

有人得罪了神,現在要受到懲罰?

...

被困在暴風雨中的兩個絕望的男人,後來經曆了什麼?

這一切,到底是心理和幻覺作祟,還是真的有鬼神在攪局?

肉叔不劇透。

這部作品之所以成為肉叔今年最期待的恐怖片,是因為一個男人:

羅伯特。

不是暮光男,而是另一位:羅伯特·艾格斯,也就是本片的導演兼編劇。

他是什麼人?

一個曾把“恐怖大師”斯蒂芬·金都吓尿的男人。

而且,當年他還是剛入行的萌新,吓尿大師的那部《女巫》是他的處女座。

...

史蒂芬·金看完《女巫》後發推狂贊

天分。天才。天生就是吃這行飯……

這些形容詞,放在他身上都适用。

羅伯特·艾格絲的作品有一個最大的特點:

反傳統恐怖片套路。

沒有一驚一乍的高能鏡頭,猙獰的鬼怪在片中幾乎沒出現過。

也不像大多數鬼片,你很明确吓人的是一個幽靈、吸血鬼、喪屍……然後圍繞這些“鬼”主角,詳細揭開一個曆史傳說或身世秘密。

在他的恐怖部片裡,背後的大BOSS到底是什麼,都沒說出來。

電影最吓人的,是氛圍。

全片的氛圍塑造堪稱完美:

1.19:1的複古鏡頭+全黑白畫面+全程空蕩回響的低頻警報聲,給人極度壓抑的感覺。

你很容易一下子被帶入到主角的心理狀态中,感受到那種被無邊大海隔絕在小島的絕望,以及時刻被不知名的潛在危險威脅的焦灼和疑神疑鬼。

片尾也告訴了觀衆,導演做了大量的功課,去搜集了很多關于燈塔的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

因此,片中人物的裝束和對白都按照一些守塔員的日記,做到了非常高的還原度,完全做出了那個年代的複古感。

...

比較遺憾的是,對于國内的觀衆來說,上述這兩重電影的最大優點比較難get到。

這部片子跟《女巫》一樣,在手法上很好,但有一種文化限制。

一是缺少了這種源于文化的知識。

不像西方人那樣,從小生活在這些神話元素的耳濡目染之中,難以體會到他們深刻在血液和靈魂中對這些宗教意象的恐懼。

我們隻能知道,那些是結合、暗喻了一些神話,或者一些西方民間傳說,但我們隻能管中窺豹地捕捉到一些典型的意象,例如美人魚、章魚、什麼啄食内髒。

但那種從小就滲透到血液和靈魂裡的恐懼,我們是沒有的。

...

二是我們沒在院線上映,無法體會到影院空間特有的視覺和聽覺上的巧妙陷阱。

但我們還是能感受到一些劇本結構和鏡頭帶來的愉快體驗。

像克蘇魯的故事一樣,這部電影給人的感覺就是過程平平無奇,事後細思極恐。

恐懼像無聲而快速生長的藤蔓,在你觀影的過程中悄悄爬上你的身體,當你意識到哪裡不妥時,已經整個人被藤蔓纏繞得動彈不得。

在你離開影院之後的一段日子,依然無法掙脫這個陰森詭谲的雲團,看啥都疑神疑鬼。

别以為導演做的一切,隻是把兩個主角逼瘋。

他的終極目标,其實是你。

觀衆。

一開始,他就把觀衆趕入了物理空間上的困境。

困境還不止一層。

第一層,現實用濃濃的迷霧,和咆哮的海洋,讓你跟外面的世界隔絕。

...

被茫茫大海吞噬的燈塔光芒

第二層,進一步壓縮空間,把你趕進小島上的這個小房間裡。

一進屋,一個長鏡頭掃了一遍整個屋子的結構,展現出空間的狹窄,到最後,擠下兩人的生活空間,還是個連頭頂上的空間都被抽掉的閣樓。

一站起來,就會撞到頭,把身心上的拘束限制做到MAX值。

讓人無處可逃。

...

還有,第三層,心理困境。

電影一開頭,導演就很雞賊地給了一段漫長又無聲的兩人直視鏡頭。

這絕望的眼神,盯得觀衆心裡毛毛地,開始走進導演設好的陷阱。

...

無論身體還是心理,人總是有個極限的。

一次次地忍耐,很容易憋出個毛病。

當電影裡的困境層層疊加……

除了故事裡的兩位主角,心裡逐漸扭曲。

屏幕前的觀衆,可能也沒意識到自己臉上……

笑容逐漸變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