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皇後、娘娘、小主一大堆,彼此勾心鬥角,明争暗鬥。

鬥赢的笑到最後,鬥輸的半路挂掉,但是隻有一個人,連鬥都沒有開始,一出場就被斃掉了。

這就是剛剛入宮三天,連皇上的面都沒見着,就被華妃賞了一丈紅的夏冬春,夏常在。

夏冬春半路被斃掉,這是她必然的結局。主要是她自己不懂宮中矩距,自己給自己挖了個坑,把自己埋了。

...

1、嚣張跋扈

夏冬春一出場,就表現出了她的嚣張跋扈。

她出來的第一場,就是秀女們等在外面準備進宮待選,所有人都安安靜靜的等待着。

這時,安陵容不小心把一杯水灑在夏冬春身上,夏冬春看安陵容衣着寒酸,有點看不起她,就大呼小叫的指責安陵容,絲豪不給面子,甚至讓安陵容跪下來給自己磕頭陪罪。

這裡可是皇宮,豈容你一個小小的包衣佐領之女在這裡大聲喧嘩,這一點可以看出,夏冬春的無知。

之後甄嬛出來替安陵容說話,因為甄嬛是四品大理寺少卿甄遠道之女,雖然官職不高,但是足讓夏冬春不敢造次。

雖然口中說着,也不是什麼大官,可是聲音立馬小了下去,之後更是在甄嬛有理有據的話語中,尴尬落敗。

這樣一個嚣張跋扈,欺軟怕硬的人,能有什麼好下場。

2、沒出場得罪一大片

選秀結束,甄嬛被封為莞常在。

宮裡的太監帶着教習姑姑去甄嬛家宣旨,看到甄嬛對太監和教習姑姑尊敬有禮,那個宣旨太監發牢騷的說:“莞常在知書達禮,剛剛去夏常在家宣旨,可是被好好的教訓了一頓。”

一句話表明了夏常在根本沒認清自己的身份,以為被封了小主,真的成了主子。

她不知道,在紫禁城真正的主子隻有三位,那就是太後、皇後和皇上。

認不清自己身份的人,往往把自己當成個角色,氣指頤使,完全把自己當主子看待。豈不知,在後宮,這樣小主都不是按數論的,皇上想有多少就可以有多少,不受寵的小主過的連奴才都不如。

以至于華妃知道後,讓下人提點教習姑姑,别太用心。當時頌芝的一句話很有意思,她說都知道着呢,一個“都”字,可見她這一下子得罪了一大片,緻使很多人對她不滿。

在皇宮,得罪一大片奴才,特别是那些有點頭臉的奴才,随便使點小絆子,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而夏冬春卻是這樣的一下子得罪一大片,簡直就是在找死。

3、得罪華妃

進宮後,看到安陵容,直接嘲笑這樣的人也能入宮。安陵容叫聲姐姐,不依不擾,直接安陵容象婢女一樣叫一聲“夏常在”才尊口,說這樣才對。

真是的,對什麼對,安陵容是答應,你也不過是個常在,有什麼好了不起的,一點都不清楚宮中的規距,更看不清自己的身份。

這真是直接送個把柄給華妃,華妃不好好的利用,那就不是華妃。

看到皇後身邊的剪秋,陪着笑臉迎上前,低三下四的陪着笑臉說話,完全不把自己當個小主,那個樣子連個奴才都不如。

這邊皇後還沒有巴結上,那樣對着周甯海的背影,高聲大氣的說:“華妃送再多的禮,也不如皇後娘娘的,趕緊把皇後娘娘賞的布料做身衣服,等向皇後娘娘請安時穿上。”

這話等于在打華妃的臉,以華妃睚眦必報的性子,不找茬那就不是華妃了。

華妃和皇後分庭抗争,鬥的你死我活的,兩邊都在拉攏人。别人躲都不來及,夏冬春不知道死活的往裡跳。

4、結局

進宮三天後向皇後請安,夏冬春為了讨好皇後,穿着皇後賞的料子做的衣服去了,明明白白的告訴别人,我是要讨好皇後。

這看在華妃眼裡,那是相當刺眼,不把你的氣焰壓下去,我就不是華妃。

所以華妃借着夏冬春教訓安陵容為借口,賞了她一丈紅,既除了一個眼中盯,又給甄嬛、沈眉莊和安陵容一個下馬威。

夏冬春這個還沒來得及盛開的花骨朵,就這樣凋謝了。

夏冬春的死,是她自己造成的,看不清形勢,不懂規距,得罪人太多,最重要是得罪了華妃,自己把自己推上了死路,雖然可惜,但這是她必然的結局了。

201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