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劇《如果可以這樣愛》裡的米蘭,為了進一步打擊精神脆弱的閨蜜白考兒而威逼閨蜜的男友耿墨池娶自己的神操作,被網友送上“最毒閨蜜”的稱号。

米蘭和白考兒兩人從小在一個村子長大,大學的時候還住在同一個寝室,是多年的好閨蜜。

米蘭一開始也是個有情、有義、又有職業底線的女孩,可是後面卻變成了面目可憎的“毒閨蜜”。

所有人都在指責米蘭的無情無義、蛇蠍心腸,卻鮮少人會去關注她為什麼會變成這樣的。

身為配角的米蘭始終是一個卑微的存在,所以當她想要房、想要車、想要包,所有人都要告訴她“你為什麼要求那麼高,有人愛你就很好了呀”

可是白考兒又憑什麼走向人生巅峰呢?如果她不是女主角,又比米蘭優秀多少呢?

憑什麼她死了一任有錢的丈夫,又來了一位明星丈夫,還外帶一個總裁級别的追求者呢?

...

圖片來自網絡,侵删

米蘭想不明白,為什麼白考兒可以毫不費力地得到她夢寐以求卻無法得到的東西。

她滿心相信的男友商量都不跟她商量一下,就把他們攢了多年的首付,給他大姐治病。

男友大姐不僅沒有感動,反而還不滿米蘭家裡要求太高自己又存不下錢,催着他們趕緊分手,不要耽誤彼此。

住院期間還不忘替弟弟打聽小護士是不是本地人,盤算着給弟弟找一個性價比高的好媳婦。

米蘭想不明白,為什麼白考兒的父母那麼疼愛女兒,可是她的媽媽卻總在說她沒用。

她也不想攀比,可是她媽總在讓她要找好工作、找有錢男人,媽媽對她永遠都是指責。

甚至她因為白考兒摔下樓梯住院,她媽來看還是念叨她破了相更沒人要了,叫她前男友要接盤,生怕她砸自己手,臨走還不忘跟她要錢去逛街買買買,好回去炫耀。

哪怕是身為好閨蜜的白考兒,也絲毫沒有察覺過米蘭媽媽對米蘭的種種欺負,更不知道米蘭曾經因為他們的疏忽無人護送大半夜回家遭遇了小混混們的欺負。

米蘭的這些苦,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了解過,大家都在同情白考兒受的傷、吃的苦,指責米蘭為非作歹、作惡多端。

不是米蘭因為看不得白考兒幸福,所以羨慕嫉妒恨地破壞,而是她跳脫不了 “人家白考兒怎麼樣?你怎麼樣?”的這個魔咒。

米蘭在一片汪洋中獨自沉淪,沒有一絲救贖的機會,最終化作了憤恨和毀滅。



不僅僅是米蘭,還有《甄嬛傳》裡的安陵容、《至尊紅顔》裡的徐盈盈,很多影視劇都喜歡為了烘托女主角的善良品行和悲慘命運而把她們曾經最好的閨蜜塑造成壞女人。

坊間甚至一度盛傳“防火防盜防閨蜜”的奇葩言論,或者告誡大家一定要“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差距太大的人勉強成為朋友,最後往往是嫉妒讓你面目全非,一不小心就淪為“毒閨蜜”。

事實是這樣嗎?不見得吧!

我就有一個各方面條件天差地别的閨蜜,當然她是天,我是地。

在我拿着1700的實習工資,交着1000的家用,跟弟弟争奪房間的使用權,為了兩三百錢的轉正工資差額和加班工資到處找人申訴的時候;

獨生女的她,名下剛有了父母給她買的一個三居室,自己是個月薪四五千的月光族,

在我為了兩千塊錢加班費,整月全勤,每天早八點晚九點加班的時候;

她在跟我們抱怨,雖然月入破萬,但是天天上班、開會壓力太大,為了解壓,錢都貢獻給了某寶。

在我為了不想以後談婚論嫁的時候被男方看不起,而省吃儉用攢嫁妝錢的時候;

她在跟我們抱怨,因為父母在更好的地段給她置換了一套更大的房子,所以她要做房奴了,雖然她每月的公積金差不多就夠還房貸了。

更不要說,她的對象亂花錢刷爆工資卡給她買心儀的鑽戒、她未來公婆說不管女方家提什麼條件他們都無條件同意、婚房之前就買了,那就再買個店鋪吧。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不公平的,真的會有人輕而易舉就擁有你想要的一切,然後還會跟你抱怨那些你求之不得的苦惱!



但是為什麼我沒有成為“毒閨蜜”呢?

除了顔值實在是拿不出手,最主要是我們懂得以下三點閨蜜相處秘籍:

1、 共情力:不求感同身受,但求設身處地

正如亞瑟·喬拉米卡利博士在《共情力》一書中寫到那樣,“共情是一個人能夠理解另一個人獨特的經曆,并對此做出反應的能力,它能設身處地地體驗他人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的情感。”

正是因為共情力,我們都能夠設身處地地對待對方,能讀懂他過去的經曆,能學會用他的眼睛來看周圍的世界,感受他的情感,想象他的想法,擴大我們的感知能力,讓我們更客觀地理解對方的真實想法。

...

圖片來自網絡,侵删

所以當她在廬山撇下我,獨自乘坐出租車花費上千元去找前男友的時候,我雖然覺得她魯莽可笑,但還是忍不住覺得她為愛癡狂的樣子真的很勇敢。

所以當她氣憤我愚孝,省吃儉用瘋狂攢錢卻又輕而易舉地把錢拱手“借”給了家裡人的時候,但還是懂我“相對缺錢,我更缺愛”。

不同的成長環境,讓我們倆對愛情、事業、金錢都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但是我們還是會試着理解對方。

如果當年不是另一個閨蜜的牽線,如果不是當年我深陷逆境時候向她們發起的一封“求救信”,我們的友誼很可能也不會走得這麼遠。

更不要說組這個“奇葩集散地”的群,當然我是偏執攢錢狂,她是幸運星本星。

之所以說我們三個都是奇葩,就是因為即使我們能做好相互理解,但是各自有着奇葩想法的我們卻誰都勸不了誰!



2、 邊界感:親密有間才是幸福的秘訣

我們三個親密嗎?

相當親密,從幾年前無意間發起群聊開始,基本上群裡就沒有一天斷,感情、工作、日常......幾乎是無話不談。

而且三個人的群聊妙就妙在,就算你沒空,也可以下班後爬樓翻另外兩個人的聊天記錄,既不會冷清也不會嘈雜。

但是估計以後就算我們都成家了,這個群裡也不會再加别人,哪怕是我們的伴侶或者孩子,這個群隻是我們的暢聊小天地。

就像東野圭吾在《解憂雜貨鋪》裡寫到的“每個需要解憂的人,他們内心原本就是有答案的,隻不過是需要尋找一個認可而已”,所以我不會替你選擇,也不會替你拿意見。

既然你需要的不過隻是一個傾聽者,那麼你想說我就聽着,你不想說我也能理解。每個人都應有彼此獨立的空間,互相尊重,而不是互相挖掘。

雖然我朋友不多,但是我不也缺朋友,所以沒必要把你的朋友甚至你的伴侶發展成我的朋友或者跟他們打成一片。

如果有需要彼此留個電話就足夠了,萬一哪天他找不到你,也許會用得着我地方。

同樣的,對于伴侶的朋友我也不喜歡太熟絡,彼此能打個照面、做個點頭之交就可以了。

這并不是我不夠重視你們,我隻是想給你留一個清淨的角落,讓你自由地向我吐槽别人,或者向别人吐槽我。

成年人最大的善意就是知道對别人要懂得克制,除了自己,其他人都是别人,親密有間才是幸福的秘訣。



3、 心态平和:你的不幸并不是因為别人

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裡有一句經典台詞“你朋友不及格,你感覺很糟;你朋友考第一,你感覺更糟。”

是的,雖然我們不願意承認,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就是這樣。面對朋友的成功時,無法坦然視之,即使我們知道自己的失敗與朋友的成功無關。

...

圖片來自網絡,侵删

是的,雖然我們不願意承認,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就是這樣。面對朋友的成功時,無法坦然視之,即使我們知道自己的失敗與朋友的成功無關。

但是我們就像“人格失調症”患者一樣,固執地認為問題和自己完全無關,他人和外界才是罪魁禍首。

這也是很多“毒閨蜜”産生的根本原因,明明是自己原生家庭造成的性格扭曲,卻在面對朋友的幸福時被嫉妒沖昏了頭腦,不惜傷害彼此多年的感情。

與其在那裡抱怨既定的事實甚至把你的不幸歸罪于别人,不如靜下心來思考并行動如何改變自己的困境。

缺錢就去學習好好賺錢,缺愛就去學習愛自己、愛家人、愛伴侶。

不要總盯着别人的成功看,也要多去看看别人為此付出了怎樣的汗水和血淚。

女生的友誼哪有那麼脆弱不堪一擊,關鍵是你怎麼調整自己、怎麼經營它。

最後祝願大家都可以友誼地久天長!


陌上花開暖暖

感謝有你

圖/來源網絡

文/砂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