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演: 托尼·斯科特

編劇: Bill Marsilii / 特裡·魯西奧

主演: 丹澤爾·華盛頓 / 寶拉·巴頓 / 方·基默 / 吉姆·卡維澤 / 亞當·戈德堡 / 更多...

類型: 動作 / 科幻 / 驚悚

制片國家/地區: 美國 / 英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7-03-20(中國大陸) / 2006-11-22(美國)

片長: 126 分鐘

又名: 超時空效應 / 時兇感應 / 似曾相識

IMDb鍊接: tt0453467


不可否認,在任何領域中,一個不同尋常的觀點的提出都會令人感到興奮與驚奇,而這個觀點的表述方式也必會引起人們的注意。對于電影來說也是如此。各種形而上的觀點的提出必将會引起觀衆們的思考,而直接造成這思考的表象即是一種電影的表達方式。于是,我們看到了一個其實觀點早已存在許久的,但表達方式上卻極有突破感的影片,即《時空線索》。

原片名是法語,譯成中文就是“似曾相識”的意思,其實這是一個普通人普遍存在的一種體驗,感覺某人面熟或某個場景似曾來過,這所有的記憶都被理智的思維認為是無稽之談,于是便留下了神秘主義的話柄。但此片卻以一種準科學的方式解讀了這種思維意識存在的原因,當然,在現在,我們隻能認為這種解讀是一種藝術上的創作,但事實上會不會如此呢,恐怕誰也不知道。

回到電影本身,卡林由于碼頭恐怖爆炸案而參與到破案之中,在調查局的内部,他發現了一台可以全景記錄别人生活的儀器,隻可惜這儀器的時間是定在現在時的四天半前,即看到的事情都是四天半以前發生的。于是在卡林的指導下,儀器開始針對一個名叫克萊爾的女人進行調查。

一件恐怖襲擊案,此時由于這台儀器的出現變成了頗具人文色彩的偷窺影片。于是,影片開始從兩條線索進行了。一條是案件的進展情況,另一條則是卡林的另類體驗。但更重要的是,同樣由于這台儀器的原因,出現了兩個時空,即過去時與現代進行時。

在現代進行時中,克萊爾已經死去了,由于其死因并不是由于爆炸,所以她成了破案的關健,那台儀器也開始追尋着克萊爾在爆炸前所經曆的事情,而這些事情卻恰恰引起了卡林的一種似曾相識的體驗。他認為自己能夠阻止這個慘劇的發生,更重要的是,他認為自己已經存在于那個過去的時空裡了。

這是一個很迷亂的故事線索,在現代時空中,卡林的痕迹布滿在克萊爾的生活中,但卡林卻并沒有意識到自己什麼時候曾經闖入過克萊爾的生活,于是他對這台儀器的性能實質産生了懷疑。一場關于這台儀器的解釋便出現了。

這段對話很重要,所有的理論并不在于其真實性與科學性,而是用一種科學的口吻來建立起這個故事的基礎,美國影片中諸如此類的情節很多,換句話說就是解釋導演與編劇在創作這個故事中的興趣點,當然可以披上某個外衣,然後将觀衆說暈了算。所以這段解釋對于觀衆來說隻要能夠理解這台儀器的用途就行了。原來這是一台時空機,估且這樣通俗的解釋,但這台時空機隻能回到過去的四天半以前,而且不能再進一步地倒動時空。

現代人對過去的窺視以一台儀器而完善了,于是我們知道在這種情況下面臨着兩個問題,即現在時中對罪犯的緝捕還是在過去時中阻止犯罪行為。所有人都認為現代人是無法對過去進行改變的,但隻有卡林決定做一次上帝。

這個決定顯然不是卡林的意想天開,因為他在現代時中已經尋到了自己過去的影子,首先是克萊爾家中的各種情況,自己的指紋還有受傷的棉布等等,這顯然是過去對現代留下的痕迹。而另一方面,卡林利用一張紙條嘗試了這種時空傳遞的功能,而且自己搭檔的死可以說是來自于現代的原因。

這個情節很重要,現代人改變了過去,以緻于現代時空裡不得不接受這種改變所引起的後果。影片在這點上幾乎直接反駁了那種曆史不能篡改的理論,接下來的事情便是将這種理論将繼續升華,深入。

卡林終于決定回到過去,以拯救克萊爾還有那一船無辜的人們,當然,其最主要的目的還是阻止犯罪,要将罪犯繩之于法。但現在時中,罪犯已經落網了,這是一個矛盾的問題。正如前面所說的,如果阻止了罪犯,那麼現代時中的罪犯将不會成立的,這是一個疑問,但導演在編故事時顯然将這個疑問用罪犯的死亡而一筆帶過了。

于是,在卡林的拯救行動中,罪犯死了,克萊爾與全船的人都得救了,犯罪的事實沒有實現。即過去終于改變了現代的結果。當然是朝着好的方向改變的。與搭檔的死正好相反,現代對過去的改變是雙向可能的,或者向好的方面或者向壞的方面,但事實上是一種無常規的可能性,即無法預測改變曆史是否好或壞。

卡林在行動中喪命了,此時我們會發現新的卡林出現了,在他的記憶中是否存在着這個拯救的故事,沒有人知道,但事實上,這個拯救行動卻體顯在了克萊爾的記憶中,克萊爾會認為這一切都是事實,而新的卡林會認為這一切都是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而已。影片到了結尾之處,也許是由于大團結的原因,卡林的出現變得很不合邏輯,尤其不合本片定義的邏輯。于是,便産生了回到過去的卡林是否真實這麼一個疑問,還僅僅是克萊爾的某種記憶?

由于将來對過去的改變,所以影片在結尾處産生了混亂,所有事情都改變的情況下,卡林的複生是最沒有道理的,僅僅是迎合了商業影片中貫式結局,卻抛開了本片所固有的邏輯。于是我們不得不抛開所謂的時空機器再來觀看此片。将來的卡林其實是并不存在的,他隻是一種幻想或是一種記憶深處的神秘體驗。影片的時空線索也開始發生了變化,從開始的過去與現代,變成了現代與将來。

許多影片都在探讨着過去現代與将來之間的關系,而此片中當罪犯在監獄裡描述着他的理念的時候,上帝實際已經被無情地抛棄了,于是,那種所謂的似曾相識的記憶從神秘主義中被物理化了,但此片卻在結尾處把這種探讨更加複雜化,從而難以達成自圓其說的狀态。從這點上來說,這個故事雖然精彩,但卻是一個不夠完善的劇作。

影片編導們把自身繞進了這個時空線索的迷局中,但不可否認,影片最了不起的應該是那場追車的橋斷,白天與黑夜,過去與現在,繁華與甯靜,所有的一切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正是由于時空錯亂而産生的非凡吸引力,幾乎可以列為經典。這時候我們不難理解,四天半中的這個半天顯然是極有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