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演: 張曉楓 / 李紹源

編劇: 李紹源

主演: 謝霆鋒 / 元彪 / 洪天照 / 洪金寶

類型: 動作

制片國家/地區: 中國/香港

語言: 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07(中國大陸)

片長: 105分鐘

又名: 英雄傳奇


前後看了兩部由謝霆鋒主演的功夫片,一部叫《男兒本色》,另一部就是這個《雙龍記》。關于《男兒本色》,筆者已經說過,影片是視覺享受,故事可以不做考慮。而到了本片,故事倒值得考慮,視覺盛宴卻端不上來了。

說到故事,筆者一直有一個疑問,李小龍的《死亡遊戲》中,打鬥固然精彩,但如同遊戲過關似的故事到底有什麼可看之處?體顯着一種精神還是對功夫的故事性哲理性的解讀?總之,筆者向來不認為這種東西能夠叫故事,類似的還有許多日本頗有好評的動畫片,《聖鬥士》,《獵人》等。但現實中偏偏有人愛看,那麼其内在的驅動就在于兩個方面,一是人物,每一個人物的性格背景以及相貌絕技等等,二則是符合男性心中那種更高更強的血性征服欲,所以武俠世界中以武會友者比比皆是。有了這兩點,沒有故事的功夫片也會招來大批觀衆,事實上在七八十年代,港台諸多武俠片都因此而獲得了成功。

其實這樣說是極其不公允的,在那個時候,功夫片中通關式的故事其實并不多,更多的是兩種類型,一是由一些武俠小說改編而成的,除了武打以外,裡面人物各有特色,劇情也詭異迷離,這樣的影片以古裝為主,二則是關于複仇與成長的故事,某少年恃才傲物,結果惹事生非受了大難,再拜師習武完成複仇之舉,故事也大多發生在清末。《醉拳》的基本框架便是這樣的。

大概說了一下那個時候功夫片的故事類型是要指出《雙龍記》其實也是一個關于複仇與成長的過程。故事中兩個人物,謝霆鋒扮演的梁璧與他的對手高明。高明的成長在影片的一半時間内就完成了,同樣經曆了一個複仇的過程,但事實上他本人的性格并沒有變,還是争強好勝,還是有仇必報,換句話說,作為主人公梁璧的對立面,高明這個人物并不壞。而梁璧在故事中則完全演繹了一個複仇與成長的故事。正如前所述,恃才傲物,結果惹事生非害了自己父親的性命,于是習武報複。這個成長過程是很标準的,但事實上,他的對立面高明顯然不夠成那個複仇的标準,根本沒有壞到骨子裡,所以相形之下,梁璧的複仇以及成長顯得十分蒼白。

更可笑的是,影片中有一條暗線,即梁璧與其父之間的關系,仿照幾乎所有功夫片中的格局,天生一對仇家,所謂父親葬禮之時才是兒子成人之儀式。于是,玩了一個假死,以激勵梁璧。其實這樣一來最大的動力顯然被弱化了,梁璧的成長也變成了一句玩笑。影片中倒是有一個壞人,是高明的東家,但每一件事做得不但不高明而且幾乎毫無緣由,陷害梁璧是因為梁璧剃了他兒子的胡子?殺害高明是因為高明的一個弱智妹妹,結果還被高明所殺。很奇怪這樣一個人怎麼會有了錢勢。

之所以拿出故事來講,不是由于故事講得好,而是太爛了,整個劇情與小孩過家家沒有什麼區别。很可惜,這樣的故事竟然引來了謝霆鋒,元彪與洪金寶,堕落如斯可見一斑了。

抛開故事說一說功夫,開篇是一段練武,很有老邵氏的風格,看起來一招一式的,有闆有眼,基本還算過得去,隻是太懷舊了。而到了劇情中的打鬥,我便暈菜了,竟然沒有升降格,沒有行進中的鏡頭。據說最早拍武俠片時,一個全景,兩個人在中間一打便完事了,但後來是有了剪輯,有了特寫,再後來有了升降格,快慢的節奏,再後來,攝像機仿佛也參與了打鬥,一招一式仿佛是劇中人過招一般。至于飛天爆炸的特效就不用提了。可本片,做為一部2007年的功夫片,隻是進化到了第二步,動作被剪碎,有特寫,如此而已。但這種視覺效果如何能令觀衆過瘾呢?更何況謝霆鋒本身沒有功夫,一招一式遠沒有李連傑等人拍得好看。

李小龍在美國不願意拍《青蜂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鏡頭固定了他的功夫,沒有想到此片中,鏡頭依舊在固定演員的動作,這是一個頂可笑的拍攝手法,說其跟不上時代一點也不為過,沒有節奏,沒有力度,沒有運動的功夫片就是死,這是毫無疑問的。

想起昆汀拍的《殺死比爾》,據說昆汀是七八十年代香港功夫片的巨粉,《殺死比爾》中借鑒了許多當時的鏡頭語言以及人物個性。筆者承認《殺死比爾》的故事很中國,或說很香港,武打設計也太小兒科,但人家在鏡頭語言以及故事中人物的處理上可很現代的。所以,筆者一直認為昆汀所謂的學習就是看片中不足之處,所以,看爛片自然有收獲,如這個遠離時代的《雙龍記》,知道爛在什麼地方便是觀影者的收獲!

順便說一句,喜歡謝霆鋒的粉絲們還是免看此片吧,會影響此人在你們心目中的地位,沒進大陸公映是謝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