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于公衆号:電影羊毛黨
(如需汁源,請前往公衆号留言片名自取)
導演賈樟柯曾說過一句話,“當一個社會急匆匆往前趕路的時候,不能因為要往前走,就忽視那個被你撞倒的人。”
他特立獨行,用他的鏡頭語言描述着一個巨大社會轉型時代的普通人所要承受的代價和命運發生的轉變。

2018年,賈樟柯的《江湖兒女》獲得了不錯的反響。
而今天,我更想推薦這部較早幾年的《山河故人》。
這個飛速運轉的時代,山河變換,滄海桑田,那些故人啊,是否依然是當初不變的模樣?

1999年,山西汾陽。
4:3的老式電視機的畫面比例。
性格活潑開朗的女孩沈濤和一幫年輕人一起,伴着寵物店男孩的《Go West》歡快地舞蹈着。那時候的青春,正如這節奏一般,充滿着熱切的希望。
貧窮老實的礦工梁子和自命不凡的加油站老闆張晉生都喜歡沈濤。沈濤常挂在嘴邊的“幾何問題還是代數問題”最終歸根結底都成了“三角問題”。


沈濤最終選擇了張晉生,梁子離開汾陽遠走他鄉。他把鑰匙扔上房頂,決定再也不回來了。


他們養了一隻狗,沈濤說養得好的話能活15年。張晉生說,等這狗死了,他們倆也40了。
2015年,
畫面比例變成了16:9。
當年的呼機變成了如今的蘋果手機。

15年的時間,沈濤和張晉生結婚、生娃又離婚。
張晉生曾給兒子取名叫到樂,也就是英文裡的dollar(美金)。代表着他對财富的向往。

張晉生去了上海做風投,娶了新的妻子,到樂也上了國際小學。沈濤獨自留在家鄉繼續着加油站的生意。
梁子也有了妻子和孩子。帶着一身的塵肺病和貧窮,回到了汾陽原來的小屋。

沈濤為他留着的鑰匙還在,可惜,鎖已經壞了。

屋子裡的沈濤結婚的請柬還在,可惜,婚姻已經不再了。



15年的光景,物似人已非。
直到父親去世,沈濤才得以見到兒子一次。到樂戴着名牌領巾,叫着後母媽咪,和後母視頻聊着即将移民澳洲的事情……

這一切的變化,沈濤看在眼裡,她心痛,但一切都是必然。她未能為力。
唯獨有關聯的,可能隻剩下她為兒子包的麥穗餃子。


沈濤把家裡的鑰匙交給兒子,告訴他往後随時都可以回來。

返程,沈濤沒有為兒子定機票。她陪着他搭上了綠皮火車,20多小時的車程。
“媽媽,為什麼不坐飛機或者是高鐵?”
“車慢一點,媽媽陪你的時間長一些。”


她與兒子一起聽的粵語歌《珍重》,在漫長的歲月洗禮過後,為到樂留下了一點淺淺的痕迹。
2025年,澳洲。
畫面變成了2.39:1。

張晉生已經成了一個胡子花白的孤身老頭。生活在澳洲,卻隻和一幫華人老頭泡在一起。到樂已經忘記了母語,要和其他華人孩子一樣一起上中文課。
張晉生當初向往的dollar(美金)已經貶值,同學們嘲笑到樂,應該改叫“人民币”。

長期的代購讓這對父子溝通隻能靠翻譯軟件。

長期缺少母愛的到樂戀上了與母親差不多年紀的中文老師。

母親成了他心中的秘密。
印象裡,他隻記得她的名字叫“濤”;她給他的鑰匙,他還挂在脖子上。
他想回去看看。
沈濤又包了麥穗餃子。

大雪紛飛的天氣,沈濤牽着當年的那隻狗。音樂響起,迎着雪,跳起了舞,但身體早已不如從前那樣充滿活力。
沈濤曾對兒子說過,“每個人隻能陪你走一段路,遲早都是要分開的。”


也許你也有過這樣的曾經。
年少時,在寄宿學校的夜晚偷偷哭泣想念着父母。
長大後,與異地的戀人通上幾個小時的電話,依然止不住地想念。
結婚後,牽挂着他鄉求學的孩子……
曆經滄桑,你當初千方百計想要留住的東西,最終都隻剩下了淺淺的痕迹。東奔西走,重複着一個又一個的輪回。
人,生而孤獨。
珍惜當下。時代變遷,山河運轉。你不知道,這一次的道别,是否,便已經是永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