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是複讀班的一名普通學生,外表安靜的她内心卻洶湧着浪潮。她成績優異,本可以通過高考進入大城市學習,擁抱絢爛多姿的大學生活。天不遂人願,“未來”毀了她的一切……
對于陳念來說,冷嘲熱諷、侮辱謾罵是常态,惡作劇她也假裝視而不見不予反抗,希望以此讓對方覺得無趣而收手。然而一味地退讓卻使得惡人愈發得寸進尺。從單打到群毆、從被堵家門到被拍裸照,一個妙齡少女就這樣被摧毀,還未盛開就已枯萎。
惡人是誰?另一位妙齡少女。她有着甜美的外表,同樣優異的成績,家裡擺放着大大小小各樣獎杯,簡直就是校園女神和家長眼中别人家的孩子。這樣一個優秀的女孩,想必憑借光鮮的外在騙過了不少人。誰又能想到她就是這場校園暴力的主謀呢?
少女名叫魏萊。這部劇中很多人物的名字都有其象征。如“陳念”即“成年”,“鄭易”即“正義”,而“魏萊”則代表“未來”。這幾個人物之間的關系,通過名字的象征便可勾連起來。然而諷刺的是,他們卻并沒有真正實現自己姓名上寄托的祝願。陳念在成年之際遭到了校園暴力,她向鄭易警官求助,卻并沒有從中脫身。因此,她把一切希望都放在成年後的未來。不料,魏萊死了,陳念的未來也失去了光明。
為何偏偏是陳念?或許是因為她幫不堪忍受校園暴力跳樓自殺的胡小蝶蓋上了衣服,她的後悔和無力刺激了施暴者;或許是因為她沒有家庭的庇護,沒有反抗的勇氣和力量;或許是因為少年小北暗中保護她……看罷電影,我們會同情陳念、崇拜小北、痛罵魏萊。然而,在這場校園暴力中,每個人都是受害者。
眼睛是心靈之窗。不難發現,陳念的眼神是怯懦的,小北的眼神是固執的,而魏萊的眼神則是狠毒的。三個少年的共同點在于,他們都沒有一個幸福完整的家庭,缺失的要麼是家人的陪伴,要麼是正确的教育理念。三個少年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不同的家庭背景,造就了迥異的性格特征,讓他們做出了不同的選擇。有的人選擇逃離、有的人選擇放棄,還有的人,選擇轉移、加害。他們被壓抑着,終于爆發,走上不歸路。
陰溝裡的少年,不要深陷泥淖,堅強起來,做自己的靠山。即便不能改變過去,即便不能選擇環境,我們還有未來,還有自己。在遇到傷害時,一定要勇敢地說出來!不要對生活失去信心,擡頭看,我們都有屬于自己的那片星空。

電影《少年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