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30年代,迪士尼制作了一部舉世聞名的動畫電影——《白雪公主》。電影根據德國同名童話故事改編而成,其中的王後為了追求所謂“最美”,不僅親手毀掉了自己原本姣好的面容,變成了醜陋的巫婆,更因内心的醜惡将生命葬送于自己手中。

有人說,童話是哄小孩的,公主們最終都會過上幸福的生活,而惡人終會自食惡果。然而,現實不是童話。童話是豐滿的理想,為孩子們創造出一番純淨的天地,同時潛移默化中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現實是骨感的。當我們走出童話才會發現,美麗的事物不是永遠被庇護,她是可以被人毀掉的,而作惡的人卻可能并不會因此付出什麼代價。

電影《西西裡的美麗傳說》,就是現實中那些不被我們發現的陰暗角落的真實寫照。風情萬種、儀态優雅的美麗女子瑪蓮娜,她的到來讓西西裡所有男子為之傾心。無論是律師、牙醫,還是男人、男孩,無不把她當作幻想的對象。男子對于有夫之婦瑪蓮娜的美麗,僅僅停留在肉欲的想象,認為占有美麗才是美事一樁。而女子卻見不得這美麗。她們認為瑪蓮娜的美麗是過分的、有罪的,理應受到懲罰。她們不去責怪丈夫的過界之舉,而把一切罪名壓在了無辜的瑪蓮娜身上。而在瑪蓮娜丈夫戰死的傳言傳入她們的耳朵中時,美麗徹底失去了保護傘,所有的謠言、誣蔑從此對準了這個美麗女子。她被侮辱、踐踏,無論是肉體上還是精神上,她甚至失去了做人的尊嚴和資格。而那些曾經紛紛遞出打火機為之點煙的男人們,在他們的夢中情人被毆打謾罵時,卻一言不發,面不改色。

...

電影《西西裡的美麗傳說》

電影結尾處,瑪蓮娜随丈夫再次回到了西西裡,而這次的她已然臃腫,失去了當年的風韻。然而這次,西西裡的人們卻對瑪蓮娜格外尊重。雖說可以推測出瑪蓮娜今後的生活會很安穩,但從人們的轉變之快、之大中不免看出些許諷刺之意。瑪蓮娜已然對他們失去了威脅,而這無論是讓人神魂颠倒、還是嫉而生恨的威脅,常被稱之為——美麗。

為何美麗會成為“罪過”?這嫉恨的根源,其實是自卑。我們身邊不乏聽到有人或逃避談論長相、或對自己的長相抱以戲谑的态度,以自嘲來掩飾自卑,以自己的攻擊來逃避别人的攻擊。更有甚者,由于過分在意而産生嫉恨心理,甚至企圖通過毀滅來填補自己的自卑心理。而這,才是真正的醜陋。

...

美麗女子瑪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