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盼了兩年的《如懿傳》終于開播了。前有《甄嬛傳》的珠玉在前,後有《延禧攻略》刷了一波熱度和觀衆好感度,遲來的《如懿傳》難免被拿來比較。結果是,《如懿傳》并沒有顯得特别能打。初播出,從服化道到周迅的年齡和聲音,都被吐槽個遍,更被很多觀衆诟病劇情太平淡。

《如懿傳》輸在劇情,流潋紫顯然還不算是一個好的編劇。拿原著來說,先不談其文學價值和抄襲的争議,作為網絡小說,作品的情節還是動人的。《甄嬛傳》也是流潋紫寫的小說,我認為情節安排并不如後來的《如懿傳》精彩,但是編劇很精明地去掉了很多不必要的副線,呈現出來的是一場又一場張力十足的戲。流潋紫作為《如懿傳》的編劇,顯然是太在乎旁枝末節,取舍不夠果斷,明明在原著中是很精彩的地方,拍出來的效果卻趨于平淡,戲劇沖突不夠強力。

《如懿傳》又勝在劇情。它不是《延禧攻略》那樣一路升級打怪的爽劇,也不是《甄嬛傳》那樣在情愛糾葛下的宮鬥劇,它更像是帝王之家的夫妻由相知到決裂的古代婚姻悲劇。尋常夫妻的柴米油鹽,到了這裡,隻不過換成了紅牆宮苑的勾心鬥角。甄嬛尚能對着皇上要求願得一心人,青櫻也可以,但是如懿不能。一朝情斷,閱盡繁華過後的落寞,看盡波瀾壯闊後的雲淡風輕,才是隐藏在《如懿傳》中的内核。

...

坦白說,之所以期待這部劇就是因為周迅,她是我頂喜歡的女演員。幾個朋友聊《如懿傳》,有人說周迅的聲音總讓人出戲,若是用配音就好了。這裡為迅哥兒抱個不平,若從現實角度來說,也不是每個少女的音色都是清麗婉轉的。知乎上有網友評價說:“有很多人不喜歡周迅的嗓音,卻很少有人不喜歡周迅的台詞。”

想起電影《風聲》的結尾,随着激昂悲壯的音樂,顧曉夢的旁白響起:“我親愛的人,我對你們如此無情,隻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際,我輩隻能奮身不顧,挽救于萬一。”沉痛不悔,像中華大地那樣堅毅,宛如被她帶到那個烽火連天的歲月,親眼看見她的犧牲。

不可否認的是,周迅的确老了,以四十多歲的年齡演起十五歲的少女,容貌上失去了少女的水潤和清新感。縱觀劇中其他的演員,除了較為年輕的幾位,董潔和胡可二人也難掩歲月帶來的疲态。好在迅哥兒并不忌諱衰老,她曾在一個采訪裡說:“我仔細地在鏡頭裡看自己的臉,皮膚不像十七八歲的時候了,眼睛也不像了。但是又怎麼樣呢?我的眼睛裡多了很多東西。”

多出的這些東西,就像青櫻到如懿的轉變,由活潑倔強到隐忍含蓄,世事無常,卻豐富了生命的層次。

...

令人欣慰的是,迅哥兒的演技依然很能打,靈氣如昔。靈氣這個東西,很難去把它具象化,它全屬一個人的内在,有的人靈氣在才華,有的人在性格,迅哥兒的靈氣全在一颦一笑一回眸間的喜怒哀樂,輕而易舉地将觀衆帶入她的角色中,用肢體動作、表情、眼神營造一個情感世界。倘若對《如懿傳》有100分的期待,65分都會給周迅。

在還是青櫻的時候,面對太後隻能容下一個烏拉那拉氏的暗示,青櫻決定犧牲自己來保全姑母。看到她去跟皇上告别那一段,我欣慰的是,她還是那個演技超群、靈氣逼人的迅哥兒。聽到皇上向她讨“暗香湯”,她先是一愣,後又笑着點了頭,似乎下一秒壓抑的淚水就會流出。兩難之下不得不做出選擇的無奈、哀傷和對心愛之人的不舍,怕皇上看出破綻的躲閃,最後,行禮拜别皇上時伏在他肩頭欲哭的神情,所有情感都在這些小動作和面部微表情上,看得人直欲落淚,我真是愛極了迅哥兒這一段的表演。

...

看過一則逸聞:她早年拍高曉松的《那時花開》,電影裡有一幕,周迅幫摔斷腿的夏雨寫信給遠在美國的女友,夏雨說一句,周迅寫一句,信的結尾是一句“我愛你”。拍之前,高曉松告訴周迅:“你覺得能看鏡頭的時候,你看一眼。”周迅問:“鏡頭是什麼?”“是歲月”,高曉松說。周迅說:“我懂了。”拍的時候,夏雨說完,周迅在紙上邊寫邊跟着說“我愛你”。說完一擡眼,定睛看着鏡頭,一眨不眨。後來高曉松說:“我在監視器上看着,那一眼直接看到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那一刻我都愛上她了。”

...

年少時看迅哥兒的作品,不明白這到底是怎樣一種眼神,隔着鏡頭也能撞進人的内心。長大後再來看,就漸漸明白了。上元佳節走在長安月下的小太平,癡癡望着面具下的薛紹,眼波流轉之間,從驚詫到歡喜,到一低頭的嬌羞,我相信那就是愛情。

...

到了《橘子紅了》裡面,秀禾在紅蓋頭下凝望着耀輝,同是初時的驚詫,卻不再是欣喜,而是愛情可望卻不可得的悲恸。最後秀禾懷着耀輝的孩子,兩人擁抱着訣别,哭得傷心欲絕,我相信她就是那個“成全所有人,唯獨落下自己”的秀禾。

...

當她望着你的時候,風月無邊,悲喜皆無盡。當她落淚的時候,千回百轉,愛恨皆情濃。

《如懿傳》中如懿給李玉上藥那段兒,惢心跟她說:“主兒,您終于肯上心了。”如懿倚在門邊,漫不經心地拭去淚水,含淚托腮凝望着黃昏下的遠空,對後宮險惡和身不由己的無力感,那種無依無靠的孤單和憂傷,皆躍入我心。

...

她太适合這種平靜之下突然襲來的悲傷,如勃然噴發的熔漿,痛到極緻,天人共悲。《李米的猜想》中,李米對着鏡頭微笑着安靜回憶和方文的相愛過程,說到最後,她哽咽着說:“後來,他跟我說,遇上我,是他這麼大最開心的一件事。”她突然開始哭,由微笑着哭,到徹底放下僞裝憂傷地哭。

迅哥兒把她所有的靈氣都給了劇中的角色,這種靈氣是老天賞的,後天是修不來的。她生于浙江衢州,鐘靈毓秀之地,人也得了地域的氣質,帶着水鄉的溫柔靈秀,又有水的剛柔并濟。老天賞飯給她,她不客氣地接住了,在娛樂圈多年依然保持着這份靈氣。當年的楊幂也是靈氣逼人,張紀中版的《神雕俠侶》裡,楊幂演的郭襄一直是我極愛的角色之一。隻是,如今楊幂雖然演了衆多的角色,卻再也沒有郭襄那樣深入人心的表演。

黃磊曾評價迅哥兒:“她是明星的一生,可她其實應該是一個更偉大的演員的一生。但她沒有做這個選擇,或者她沒有選擇。中國的電影沒有給她這樣的演員夠大的格局”。這并不是周迅一個人的困境,很多演員都在面臨類似的問題。畢竟,中國的影視市場還沒有《The Good Wife》,也沒有《三塊廣告牌》。

...

之前,我很難想象迅哥兒會去演《撒嬌女人最好命》、《我的早更女友》這樣的小妞電影。她近幾年拍的幾部作品,都難能收獲高分好評。從《明月幾時有》開始,迅哥兒每次出現在公衆眼前,“衰老”問題都免不了被人提起,電影給她的鏡頭特寫确實特别蒼老,法令紋和蘋果肌都很突出。我一直希望從《如懿傳》開始,觀衆會重新看到她在表演上的優秀表演。

從已發布的預告片和劇照來看,在《如懿傳》的中後期,周迅在造型和形象上都更契合如懿這個人物。電視劇還在繼續播出,按照原著的情節,如懿的人生還會有幾次大起大落。我相信如懿更精彩的表現還在後頭,迅哥兒也會有更打動人的诠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