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承元帥》是由八一電影制片廠制作的一部軍旅曆史題材電視劇,講述了十大元帥劉伯承的軍旅生涯,清楚地闡述了劉伯承如何從一個貧苦的“川娃子”到偉大的軍事家。

《劉伯承元帥》主創陣容強大,扮演劉伯承的劉之冰曾榮獲飛天提名獎,值得關注的一點是青年劉伯承則由劉之冰的兒子扮演。夫人汪榮華扮演者王嘉是曾經電影百花獎的最佳女配。

劉伯承,1892年出生,1986年去世,四川開縣人(現重慶開縣),享年94歲。劉伯承是一名偉大的共産黨員,優秀的無産階級革命家,是新中國的十大元帥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劉伯承是聞名的戰略家,他擁有獨特的作戰計劃和遠見的卓識。

...

我在看完《劉伯承元帥》電視劇後,我認為他的成功離不開以下幾個原因。

1. 家庭中父母對教育的重視。

劉伯承原名劉明昭,12歲的時候與父親劉文炳共同參加了清朝的科舉考試,這也是中國曆史上最後一次科舉。12歲的劉伯承成績斐然,年邁的父親也進入第二輪。但是因被人舉報,劉文炳因是吹鼓人的身份,被驅逐出了考場。

父親劉文炳傾其所有,依舊要讓劉伯承讀書。當家中貧窮難耐時,劉伯承辍學去工地幹苦力活掙錢。父親找到劉伯承說:“我們家不缺幹苦力的。”劉文炳讓劉伯承一定要回去讀書。

當劉文炳因病去世,劉伯承在新式學堂讀書。父親臨終之前叮囑母親:“再苦再難,也要讓明昭讀書。”若不是父親這般重視,劉伯承或許也成了一個地道的農民。

讀書讓劉伯承接觸了進步思想,拓展了自己的思維,也結交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父母對教育的重視,是劉伯承成功的重要因素。

...

2. 劉伯承自身天賦異禀。

不得不承認,有些人的智商就是比普通人高一點。劉伯承是震驚中外的戰略家,他在戰争中總有獨到的見解,以及迅速制定出作戰計劃。劉伯承堪稱最聰明的元帥,他憑借着他的聰明才智步步高升。

劉伯承從小就聰明,也特别愛學習,有鑽研精神。36歲的他自學俄文,不到兩年時間,他便學會,雖不算精通,但是普通翻譯是可以的。

在軍事學校上課時,當熊克武來觀察學員射擊時,劉伯承以接近滿堂彩的成績赢得了他的關注。自此之後,劉伯承便是熊克武的得力助手,劉伯承也參加了以孫中山為領導的中華革命黨。

在戰争期間,蔣介石、熊克武以及共産黨員吳玉章都在積極拉劉伯承入伍,所謂得劉伯承者得天下。

...

3. 劉伯承會反思,并明确自己要的什麼。

當劉伯承在熊克武手下效力時,他盡心盡力。但突然有一天,他上街頭偶遇一婦人抱着襁褓中的孩子,孩子一直在哭:“你再哭,讓劉瞎子把你抓去。”

婦人口中的劉瞎子就是劉伯承,他并未生氣,上前一步問道:“為什麼你那麼恨劉瞎子?”原來,婦人的兒子被抓去修築工事了,然後去世了。

劉伯承聽聞此事後,在思考“究竟打仗是為了什麼?打仗不就是為了讓百姓安居樂業嗎?可現如今百姓民不聊生,甚至怨聲載道。”

...

随後,劉伯承便向熊克武提出了辭職,他要辭去軍隊的職務。在劉伯承無官一身輕中,吳玉章等共産黨員想邀他入黨。劉伯承拒絕了:“不能一見旗幟就拜倒。”

當熊克武用更大官職再次邀他時,劉伯承依舊一口拒絕,他不為名利而活。甚至後面蔣介石也誘惑過劉伯承,他依舊堅定地捍衛自己的民主想法。

劉伯承是在真正見過共産主義精神之後,明白無産階級是為人民而戰,他加入了共産黨。

...

劉伯承元帥傳奇的一生當中,有許多印象深刻的故事,我想來分享2個小故事,故事來源于電視劇《劉伯承元帥》。

1. 右眼被打傷,做手術不上麻藥,并清楚記得被切了72刀。

1916年3月中旬,劉伯承效力于熊克武領導的護國軍,他率領軍隊去攻打豐都,與袁軍作戰。不料,情報錯誤,導緻敵衆我寡。劉伯承在這次戰役中被打傷右眼。

在一家私人診所,德國醫生為劉伯承做手術。劉伯承說:“我不要打麻藥,打麻藥會損傷腦神經。”劉伯承認為軍人最重要的就是腦子,他不希望影響他以後指揮作戰。

在手術過後,醫生問他“疼嗎?”劉伯承已是滿頭大汗,說:“你一共切了72刀。”醫生驚呆了,聲稱“你是我最敬佩的軍人,是軍神啊。”

在之後的日子裡,劉伯承雖然隻有一隻眼睛能看見,算是半個殘疾人,依舊在戰場上參加無數次戰争,例如智取遵義城、強渡大渡河、飛奪泸定橋等經典戰役都與他有關。

...

2.劉伯承大腿動脈受傷,醫生要截肢,劉伯承反對。

軍神劉伯承的身體素質不行,可能是因為經曆了太多次的戰場負傷。有一次戰争中,劉伯承大腿動脈受損,醫生堅決要截肢,劉伯承卻是堅決不肯。劉伯承身為一個軍人,他不想拖着一條腿打仗。

然而,拗不過劉伯承的醫生沒有截肢。劉伯承靠着自己堅強的意志力,以及不停地訓練,他大腿的恢複效果極其快。正是他這種不怕痛,以及堅定的意志力使得受傷的腿恢複顯著。

在受傷期間,劉伯承邂逅了吳玉章等共産黨員,也為他入黨打下了基礎。

...

許多著名的人對劉伯承元帥的評價甚高。

毛澤東評價劉伯承:“劉伯承是一條龍下凡。”龍在中國的地位直指帝王,毛澤東能這麼評價,可見他對劉伯承的極度贊賞。

朱德元帥曾贊譽他:“具有仁、信、智、勇、嚴的軍人品質,有古名将風,為國家不可多得的将才。”

鄧小平在《悼伯承》一文中寫道:“伯承同志是我黨我軍的大知識分子,大軍事家。他的軍事指揮藝術和軍事理論造詣,在國内外屈指可數。”

劉伯承本人也是十分謙遜:“我自己的一生,如果有一點點成就,那是黨和毛主席的領導所給我的。”

...

電視劇《劉伯承元帥》

結語:劉伯承元帥馳騁沙場半載,晚年卻倍受病痛的折磨,眼睛接近。雖劉伯承元帥已去世,但是他的英勇事迹為後世傳頌。劉伯承元帥手術不打麻藥事迹也都是小學語文的教材。

人,生而平凡;人,生而偉大。偉大或平凡,在每個特定的時代都有不同的意義。我隻是個平凡的人,喜歡膜拜英雄的偉大。然而,或許在劉伯承眼中,他也覺得自己隻是個平凡人而已。所謂,盡自己最大努力做好一切,或許一些小事成就不凡的精神。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