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一期的《看我的生活》中,馬思純談到了她曾經被校園暴力的經曆,導緻她現在的自卑以及憂郁氣質。
在馬思純的生活中,有一位她的好朋友來她家裡做客,她談到她曾經被一個女生校園欺淩,導緻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陰影。

馬思純說:“我是從小被欺負。”
馬思純說:“我上了初中,我覺得就是到了地獄了吧!我也不知道,就是有一個女孩一直在欺負我,一直很讨厭我。”
馬思純說:“我那時候胖,但是我跑步特别快。然後她就說‘長那麼胖還跑那麼快’。隻要她路過我身邊,就一定要說擠兌我的話。”
馬思純說:“我把可樂放抽屜裡,中午回校後,我把剩的可樂喝了。然後有一好心女孩告訴我,那女孩把我喝的可樂灌了抹布水、粉筆灰和拖把水。”
馬思純說:“那女孩是我不自信的開端吧!”






所謂校園霸淩,指長期存在校園中,學生之間發生的不平等的欺淩與壓迫,包括肢體或言語的攻擊、人際互動中的抗拒及排擠,也有可能是類似性騷擾般的談論對别人的性或對身體部位的嘲諷、評論或譏笑。
馬思純也談到自己就是因為有了這樣一段經曆,所以她選擇角色時盡量選擇自己很不一樣的角色,希望自己能在戲裡去放肆、去彌補自己的青春。

很多校園霸淩其實也離不開原生家庭的因素,霸淩者一般都是家裡父母比較強勢,有些小孩是依樣學樣,也有的小孩是在家裡被壓迫久了,所以把氣出在了同學之間。
被霸淩者其實是最可憐的,在學校時刻面對冷言冷語、拳打腳踢之類的,如果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被霸淩,一定要及時出面保護自己的孩子,不能讓霸淩影響孩子的心裡,影響她的一生。
抑制校園暴力的産生,家庭、學校、社會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在家庭方面,父母要重視孩子的心裡問題,盡量給孩子養成正确的價值觀。在學校方面,要重視校園暴力,無論是施暴者還是被暴力者,都要嚴格教育,最好配備心理醫生。在社會方面,一定要多宣傳重視校園暴力,給孩子養成好的社會環境。

關于校園霸淩,也有兩部電影推薦,一部是《少年的你》,周冬雨和易烊千玺主演。另一部是《悲傷逆流成河》,是由郭敬明的小說改編而來。兩部電影都講述了女孩被同學霸淩的故事,整部劇都呈現出悲傷、灰暗的基調,展現出原生家庭問題的可怕性。
先來介紹一下《少年的你》
女孩陳念(周冬雨飾)是高中生,她為一位被霸淩導緻跳樓的女同學胡小蝶(張藝凡飾)蓋上了衣服,而導緻霸淩者盯上了陳念。主要霸淩者是魏萊,一位算是學習非常好的女生。魏萊盯上了陳念,以為胡小蝶将事情告訴了陳念。

陳念的母親是以賣便宜面膜謀生的,後面被人讨債,離開陳念去了外地。當陳念被人跟蹤時,是劉北山(易烊千玺飾)一直在保護着她。
陳念與小北的相遇,是小北被一群人毆打時,陳念路過想報警,結果被那群人發現。陳念為了小北也被打了,自此陳念成了小北的白月光。

胡小蝶死後,她生前所遭受的欺淩轉到了陳念身上。在魏萊的慫恿下,同學們經常冷言冷語,甚至将墨水倒在陳念的座位上,在打排球時同組的同學無視陳念。
在陳念回家的途中,以魏萊為首的三人組拿着一籠老鼠堵住陳念,幸虧陳念機靈躲過一劫。

不過陳念是幸運的,她有一直守護着她的小北。小北曾說:“你往前走,我一定會在你的後面。”小北就是陳念最大的安全感。
當陳念不小心把魏萊推下樓梯時,是小北義無反顧将一切罪名扛下,為的是讓陳念完成她的高考夢。

《悲傷逆流成河》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女主易遙是因家境貧困與母親的職業遭受同學的歧視。
直至一天,易遙目睹了唐小米被欺淩的一幕,唐小米卻轉到了易遙的班級中。唐小米在外被别人欺淩,來學校後成了欺淩易遙的人。因為唐小米喜歡班長齊銘,但是齊銘卻對易遙非常好。

易遙因母親的客人原因染上性病,被唐小米無意中得知,她便在學校大肆張揚。所有同學都用異樣眼光看着易遙,有同學用紅墨水潑向易遙,也有同學在易遙吃飯的時候将她的飯菜倒掉。
有時候語言的打擊能力是非常強的,當同學們在罵易遙不檢點時,易遙用盡全身力氣辯解着,卻沒有人理會。

不過幸好,易遙還有顧森西,當易遙難受時,顧森西想盡方法讓她開心起來。但是當顧森湘去世後,易遙的陽光也沒有了。所有人都認為是易遙害了顧森湘,易遙的辯解全然無用。
在學校的操場上,一大片血紅的大字寫着“殺人犯”等等,易遙跪在操場一邊想要擦拭掉那些字句,一邊嘶喊“我不是殺人犯”。

易遙跳河自殺了,兇手就是那些施暴者,也是那些冷眼旁觀者。她想要用她的死給那些同學留下最深刻的一刻。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