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晚,電影《何以為家》(原名《迦百農》)發布了定檔預告片,宣布4月29日全國上映。該片由黎巴嫩女導演娜丁·拉巴基指導,講述了一個12歲男孩贊恩,起訴控告自己的父母,原因是父母生下了他,卻沒有能夠好好地撫養他的故事。該片曾獲得第71屆戛納電影節評審團獎,還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第76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等提名。



相比于内地的新譯名《何以為家》,我更喜歡其直譯名《迦百農》。迦百農本是聖經裡的地名,位于今天的以色列加利利海附近,現已成為一片廢墟。在英語和法語中,“迦百農”(Capernaum)又有“亂和無規則”的含義,而這,正是影片所展現的。

影片通過一個12歲男孩的視角,道出黎巴嫩難民的生活境遇,他出生于首都貝魯特的貧民窟中,多年來與父母和兄弟姐妹七口人一起擠在一個破舊的閣樓裡。贊恩和弟弟妹妹們從未上過學,每天除了打零工和販賣手工果汁外,還不時受到父母的辱罵和毆打。并且對當地父母的教育方式做出批判。導演娜丁·拉巴基稱,影片籌備了5年,光素材就累計了500個小時。片中演員全部是素人出鏡,真實捕捉了他們的生活境遇,痛揭當地底層社會殘酷真相。

影片初衷是傳遞愛和救贖,花了3年做兒童調研

影片《何以為家》英文名為“Capernaum”,這一詞語有着“亂和不規則的意思”。在聖經中,是一個地名,據說耶稣傳道的時候,在此居住過。而影片以“Capernaum”命名,也意為通過對社會現實的敏銳關注,傳遞愛與救贖的主題。

      我的父母沒有給我一個家 所以我要打官司

他的父母極其貧窮卻不停地生下了一個又一個孩子。12歲的贊恩是家中的長子,因為沒有身份不僅不能上學,還要承擔起生活和家庭的重擔,從未得到過家庭的溫暖。“我聽過的最溫柔的一句話是:‘滾,婊子的兒子’。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錢。”父母的無情,社會的不公使得贊恩被迫離家出走,流浪街頭,甚至锒铛入獄。在一個戰火紛飛、社會混亂的國家,哪裡是希望?無辜的孩子又何以為家?這是電影借贊恩悲慘的人生要讨論的真正的社會話題。贊恩的故事打動無數豆瓣影迷,大家紛紛感慨:“電影結束已經泣不成聲”、“小贊恩太讓人心疼了”、“看着贊恩感覺一陣陣心酸”、“看着他眼淚就不受控制”……

此前,影片已在法國、北美、中國台灣、香港等多地公映,深受衆多名人喜愛及推薦。美國脫口秀女王奧普拉·溫弗瑞發文:“小演員在銀幕上是如此引人注目,絕對值得你花時間去觀看。這是一個小男孩起訴他父母生他卻不養他的故事,令人想起現實生活中正在遭受着同樣的這一切的孩子們。”自影片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後,豆瓣分數一路看漲。如今已達8.7分,連續稱霸3周“一周口碑榜”。


同步曝光的中文定檔海報選取了小主人公贊恩的正面肖像,畫面中的他身着黃色T恤,在暖融的色調下露出微笑,純真面孔下的文字卻令人戳心:“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了我。”在拍攝《何以為家》期間,小演員贊恩才12歲,且并不識字。2004年出生于叙利亞的他,曾以難民身份與家人逃往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市并在那裡居住了八年。據導演介紹,全片大部分演員都是非專業演員,在拍攝期間,她花費了很多時間來引導演員,力求帶來最自然的表演。
表示《何以為家》絕對是一部不容錯過的佳片。BOSS電影發文《我敢打賭,這個12歲男孩的故事會讓你流下眼淚》中由衷說道:“願苦難遠離我們的孩子,也願大人能夠更好地守護孩子們原本純真的笑容。”

了解更多影視投資、聚焦電影産業、關注電影市場、關注“大雄說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