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是最溫暖的顔色。

相信你跟Sir一樣,對這份色彩的牽挂深入骨髓。

快了,接近它,擁抱它。

以及打開它。

《蔚藍之境》

豆瓣9.2。

央視出品,中國制造。

曆時四年。

不遜色BBC的氣勢和拍攝效果:

國内首次,規模最大,内容最全。

拍的就是我們家門口的,中國近海。

近在咫尺,須臾之間。

...

食用

對于愛好美食的中國人來說,舌尖比腿腳更心急去感受。

“海邊”這個詞幾乎約等于海鮮。

所以一種沙灘上極其常見的小動物——沙蟹,最開始映入我們眼簾。

身長不足2厘米,每秒卻可以跑1.6米的沙蟹。

又小又難抓。

一旦做成沙蟹汁,就成了饞人的下飯佐料。

...

可原來在我們的舌尖之外。

它們還挺浪漫。

海南,文昌。

又小又難抓的平掌沙蟹,明明不能下水,卻跟來海邊度假的人一樣,一個個的非要追着退潮的海水玩。

...

可誰也想不到,沙蟹這等脆弱、誘人的萌物還有狂暴一面。

是沙灘上沒有感情的殺手。

西沙群島。

退潮之後,沙灘上冒出來的不光是出來覓食的沙蟹,還有上萬隻破殼而出的小海龜。

這是中國最主要的海龜繁殖地。

這群小家夥從破殼到鑽出沙面,需要努力爬上70多個小時;

但從鑽出沙面到奔向大海,隻要幾分鐘。

而恰恰就在這幾分鐘之内,隻有嬰兒拳頭大小的小海龜,就面臨着一生中第一個坎——饑腸辘辘的沙蟹。

...

它們柔嫩的龜殼,根本對付不了尖尖的蟹鉗。

就算拼了命搏鬥着掙脫,終于嘗到了第一口海水的味道。

還可能被浪潮卷回來,繼續回到生死的戰鬥之中。

還好,這一隻跑掉了。

但是和它一樣,成功下海,再活着回來産卵的,極少極少。

...

...

還沒有手指長的沙蟹都這麼兇,更不用說我們眼中肥美的螃蟹了。

東海,崇明島沿岸,蘆葦叢深處。

由于極其珍稀,被咱們稱為“鳥界大熊貓”的震旦鴉雀,剛孵出一窩小鳥。

...

要說它成為珍稀鳥類真不是沒有原因。

不光因為咱們對濕地的開發,使得蘆葦叢越來越少。

你看看它的鳥窩,明明要住好幾隻幼鳥,卻晃晃悠悠地搭在幾根蘆葦之間,玩的就是心跳。

...

這不,台風過境,家毀鳥亡。

所有雛鳥盡數掉落,隻剩最後一顆鳥蛋幸存在搖搖欲墜的窩中。

地上的雛鳥,這下都成了抱卵雌蟹免費的美食。

而窩中剛剛孵化,僅剩的那一隻,饞得螃蟹們施展開飛檐走壁的技巧,紛紛往上爬。

幸好,鳥媽媽及時趕回,才避免了一場滅門慘案。

...

...

《蔚藍之境》,悄悄翻開《舌尖上的中國》的另一面。

常出現在飯桌上的饕餮美食,下了桌,本有自己的江湖。

它們可不是為了人類的食欲、胃口而生。

我們和自然之間的溝通,“可食用”是最佳方式。

而自然之間,“可食用”也是擊鼓傳花式的鍊條。

藍之下,也有冷冽的滄桑感。

...

審美

食色性也。

中國近海,從味覺出發,下一站就是視覺。

多少奇觀,悉數登台。

先看一個冰面上的棉花糖——斑海豹寶寶。

...

渤海,遼東灣。

位于全球最低結冰緯度。

什麼意思?

就是冰面比較脆弱,圓滾滾的斑海豹媽媽一不留神,就能在寶寶面前表演“消失”。

...

海豹寶寶一身絨毛還沒褪,在媽媽嚴格的遊泳訓練中瑟瑟發抖。

沒辦法,慈母多敗兒。

在一個月内,海豹寶寶就得褪毛、斷奶、下水,開始獨立生活。

就算這胖乎乎的屁股再可愛。

媽媽都隻能再狠一點。

...

海中的親情不隻是狠,還美得悲壯。

 遼甯大連。

一種再常見不過的生物——沙蠶。

要不是這部片,Sir永遠想象不到這軟趴趴的蟲子一樣的身體,交媾起來有多美。

月圓之夜,響應着潮汐神秘的指令。

雄性和雌性沙蠶交相舞動,紛紛釋放出占據身體全部的精子和卵子。

旋轉着,就像是聚光燈下的舞者一般。

絢爛然後死去。

短短幾十分鐘,就像是不起眼的一生中難得的高光。

...

...

還有更美的,海洋的狂歡。

四月下旬,同樣也在農曆十五月圓之夜。

中國南海,西沙群島。

一年一度,珊瑚礁開始産卵。

不同種類,形狀各異的珊瑚礁在同一時刻做出同一動作——用力把受精卵擠出體外。

噗,噗,噗......

數以億計的受精卵随海水漂流,引來補充蛋白質的朋友們,一同構成神仙般的畫面。

...

...

...

珊瑚礁是海洋重要的生态系統,伴随無數動物生存。

可是一年隻長一厘米的它們,卻在過去三十年中,非自然地大面積死亡。

逃過了舌尖,卻逃不過人類活動的不良影響。

死亡,成為人類最殘忍的“景象”,被制造,也被記錄在案。

審美的美,本就是因人而異的主觀感受。

近海之處,上演的就是交織生死、揮灑悲歡的物種傳奇。

...

思考

就作品本身而言,《蔚藍之境》六集六個主題,略顯散亂。

但較之國外紀錄片的翻譯配音,家門口的“藍”多的是家鄉味,土味和人味。

不光是從南到北再從北到南,沿着中國的近海,就逮着咱們家門口拍,一個個地名讓人熟悉且親切。

更是不經意間露出的口吻和視角,意外發現,讓人會心一笑。

就看一個畫面。

黃海北部,當天上的黑尾鷗和水裡的黃條鰤一起圍攻小魚時, 配音說的是,海面鬧騰得像開水一樣。

不是把“多喝熱水”當口頭禅的我們,誰還能有如此共鳴。

...

除了親切感,專業也沒的說。

往小了看,中國南海,有正在破卵而出的法螺幼體。

往大了看,廣東大亞灣,有遷徙中,不小心落單擱淺的抹香鲸。

...

...

往天上看,有遼甯丹東,鴨綠江口灘塗,來自新西蘭的斑尾塍鹬,在去往阿拉斯加的旅途中唯一一次停留,捕食。

還有地底,在廣東的海陸相接地帶,視力不好的鼩鼱,竟然可以鬥得過舟山眼鏡蛇。

...

...

一集不到一小時的内容背後。

是推着沉重的機器,在灘塗中行走四五公裡的團隊。

...

是在風浪中努力了七天了才登上島,結果登上之後,發現魚又沒了,委屈的表情。

...

...

甚至,他們冒着雨,扛着巨大的機器,站在雨林中被蚊蟲圍繞,就為了讓鏡頭前的螞蟻更清晰生動些。

...

...

為何Sir一逮到高分的自然題材紀錄片就馬上推薦給毒友,大有海邊打魚,不想漏網的執念。

就是因為,隻有面對大自然的時候,人類的思考少的是小聰明,多的是敬畏。

藍,也是無限接近欲望透明的顔色。

...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