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騰訊公布了一個榜單。
2019男明星國民度top10。
無一鮮肉。
因為流量來來往往,也許紅極一時,但也可能轉瞬即逝。
年複一年沉澱到大衆印象裡的,才是國民度。
前三名沒有多少意外——
黃曉明,霸道總裁本裁;周傑倫,承包80、90後青春;吳京,創下國産最高票房紀錄。
直到第四位,Sir心裡停頓了一下——
...他?
為什麼是他?
羅志祥。
一個你以為時代早已離他而去,卻仍然處處充滿存在感的明星。
某種程度上,羅志祥為今天層出不窮的流量們上的一課是——
想留下來。
你憑什麼?
...變
最直觀的一重變就是:
變裝。
果然在女裝這件事上,隻有0次和無數次。
《延禧攻略》的爾晴。
今天就教你什麼是規矩
什麼是體(提)統(桶)
...《還珠格格》的紫薇。
...甚至……林黛玉。
...美女你誰?
說有多美,見仁見智。
但這種毫不覺得油膩或猥瑣,喜劇效果又到位的變裝,國内明星真再數不出第二人。
因為認真。
要扮女人,除了上妝着衣,更要從心态上感受一個靓女的嬌憨妩媚。
...很驚訝嗎?
事實上,變,早已是羅志祥的習慣。
如果,你還記得他上一個外号——
小豬。
小時候的羅志祥,一度因為肥胖而遭受同學霸淩。
“小豬”如今聽來是昵稱,當年卻是實打實的蔑稱。
...初二那年暑假,他舍得一身剮,才減下八十斤。
完全變了個人。
換了個發型,同學們都以為是新來的轉校生。
之後,人稱“海邊的郭富城”,通過選秀比賽出道,受到萬人矚目。
雖然當時也是在模仿郭富城,但這份模仿和之後戲谑的模仿截然不同。
舉手投足都是偶像風範。
可以說是實打實的“流量小鮮肉”。
...但當年羅志祥當偶像的時候,可不像現在鮮肉們耍耍帥就好。
論唱。
曾連續三年獲得台灣地區的年度唱片銷售總冠軍。
《愛轉角》一度響徹街頭巷尾。
論跳。
那段演唱會保留曲目《精舞門》+椅子舞,放今天也沒幾個流量能輕易做到。
...再說演。
從早期台偶《海派甜心》《籃球火》,到後來星爺的《美人魚》《西遊降魔篇》。
辣眼、帥氣、腎虛。
判若三人。
...
...
...唱、跳、演,無論憑哪一個都能行走江湖。
但他甯肯丢掉偶像包袱,也不肯丢掉這門絕技——
模仿。
除了現在深入人心的女裝。
他早期的綜藝作品,模仿的對象從劉德華、周傑倫,到蕭敬騰、王力宏,信手拈來。
這張臉,怎麼那麼會變?
因為知道自己不足,就會不斷地想從别人身上摘去閃光點,安放到自己身上。
就像他最早的時候模仿郭富城,模仿那份巨星的潇灑。
換句話說——
模仿是一種工具。
他在用其他人的面孔,覆蓋住自以為不夠完美的臉。
...模仿别人,打趣自己。
比如,早年間在《娛樂百分百》裡,他吐槽偶像劇的傻套路。
最狠、最精彩的吐槽。
一定指向自己——
我以前跟他拍《籃球火》
他演那個球魁
球魁被打趴下了
我背他去醫院
我明明可以叫車诶
那幹嘛要跑
兩邊雙向道耶
我幹嘛跑中間 我應該繞旁邊跑吧
...
...
...
...這一段能看出,羅志祥不是一個樂于自我沉湎的人。
過去紅了算什麼,觀衆能看你那部偶像劇一輩子嗎?
他敏感,他“善變”,他一直沖破自己。
也始終在尋找新的舞台。
羅志祥是明星中,最早一批進駐抖音的,也被稱為是“最認真玩抖音的藝人”。
...認真體現在哪?
是他把每一條短視頻,都當做自己的一部作品完成。
讓他的模仿和搞笑,又找到新的展現方式。
...諧星的自我修養
做偶像,幾乎所有人認定的一種标準,成王敗寇,做不成就不要混下去了。
與羅志祥當年同台出道的偶像,現在還活躍在台上的,就他一個。
就因為他放棄了做偶像的一切,包袱、刻闆印象還有标準。
最初,他是不得已而為之,為了生存。
比自己帥的明星、團體已經向他倒逼,F4也已經冉冉升起。
自己正在與公司打官司,有合約在身不能唱歌,所以為了在演藝圈裡活下去。
在他面前的隻有一條路子:
當諧星。
我不可能走諧星那一塊
可是當你需要生存那個時候
你可能就必須要走那一條路
你可能今天走到一條死路
它前面有一道光
可是你硬要擠一定要擠進去
如果你不擠的話
你後面可能就挂了
...羅志祥的諧星之路,始于模仿。
而模仿融入模仿者的生命,本身就具備獨立的靈魂。
就在于有沒有找到可以突破皮囊的細節。
在《康熙來了》上,他能讓端莊的康永哥也笑得合不攏嘴,跳得合不攏腿。
...Sir就不說這一集的《康熙來了》有多好笑了。
羅志祥在模仿藝人時,都是抓住了最細微的地方。
對方的一個習慣動作。
或是,小動作,小手勢,都是羅志祥模仿秀裡注意的地方。
...
...又比如他曾經模仿王力宏重若千鈞的走姿。
...即使有偶像包袱,本尊也不得不承認:
(羅志祥)有觀察到一些
我之前沒有發現的一些特色
...
...但他又不單單是模仿藝人。
如果看多了羅志祥的綜藝,就會發現,不論大小場合,他在講故事的時候,總會一人分飾二角。
...就連《開講啦》這樣的講座類型的節目,他都能繪聲繪色地說着,然後能跳出現在的人設,進入另外的故事裡去。
除了抓細節,羅志祥的喜感曆久彌新,是因為他擺正位置。
搞笑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戲精瘾,不是要炫技,而是随時關注觀衆的心理需求。
他們喜歡什麼,追捧什麼,甚至他們微妙的惡趣味都要考慮到。
謙卑的心,與時俱進。
在GAI火了之後。
他拿個破鑼就上台,唱《天幹物燥》。
...再到女裝形象,有清晰的性格。
美(臭美)卻不會盛氣淩人,數秒就破功——嘔吐起來。
讓觀衆聯想起那個無數次默念要成功的自己。
...屢敗屢戰,最終因為親民深入人心。
還給她寫了一首歌。
MV都拍了,叫《你幹嘛》。
在片尾還惡搞了一把自己在《極挑》裡的嘔吐。
...别人扮女裝,流星滑過,玩玩而已。
他扮女裝,尊重分身,讓她活起來。
或許還是有人要問,從偶像轉型諧星,值得嗎——
...羅志祥在幹嘛
不可否認,羅志祥走到今天,很大程度歸功于他身上的綜藝感。
但綜藝感是什麼?
是感覺、性格、情商?
更确切說,是專業。
Sir能想到最好的例子,是小哥費玉清。
除了唱歌一絕,他的模仿、主持、段子能力,都可以說是藝人中的“綜藝感”特長生。
...這是多年在歌廳、電視台、工地秀摸爬滾打出來的本事。
我們今天的一個誤解是,諧星隻不過是插科打诨。
的确,諧星很難自給自足,形成一部完整的作品。
但每一次表演,都是專業的付出。
就像費玉清,你除了記得他唱過什麼歌,多年之後,依然會反複回看他那些精彩絕倫,不帶書名号的“作品”。
...其實作為藝人,歌唱、表演是藝。
模仿、搞笑何嘗又不是。
羅志祥今天在做的事情,也是在從事一個傳統的行當,隻不過輾轉電影、綜藝、短視頻,不斷尋找演出的舞台。
也包括《這!就是街舞》,把舞台經驗傳授給下一輩。
...你看到的是歡樂、綜藝感。
很少人想到,羅志祥曾經為了一個表情、一個動作自己在鏡子前不斷彩排,糾正細微的五官、肢體動作。
他也時刻吸收營養。
在《西遊降魔》裡,周星馳給他說戲的時候,羅志祥是連星爺的眼神都在學。
...最終達到的效果,流暢而招數繁多。
《美人魚》的這一段——
看看,他的顔藝有多厲害。
...這一段的表演,周星馳隻有一個要求:自由發揮。
其實是一道難題,你怎麼填這個空。
懂表演的都知道,哪怕一兩分鐘的空白,沒準備都是難捱。
...壓力好大,隻能咬牙去磨戲。
在拍《美人魚》的時候,他壓力大得有一天醒來發現“鬼剃頭”,頭發掉了一半。
那時候沒生病 但是壓力大
大到“鬼剃頭” 頭發缺一塊
頭發都沒了 壓力太大了
曾經我光看電腦
看章魚就快看了一個小時多
我當時覺得我有病
怎麼看一隻章魚到入迷
...
...
...
...
...
...
...敬業,是手藝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羅志祥沒有潑天的野心和傲氣,隻有傳統人的信念。
要對得起端起的這碗飯。
沒有退路,隻能更拼。
在正能量的央視節目《開講啦》裡,他說,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不對。
機會是留給紅的人。
...他體會過,采訪比自己出道要晚的當紅小生時,是什麼感覺。
所謂紅,就是一直持續、強烈地發信号。
不要忘了,羅志祥還在。
有強烈生命感受力的人,都必須面對一個問題:我是誰?
觀衆眼裡,他是開心果。
粉絲眼裡,他是歌手、舞王。
但歸根結底。
羅志祥,是一個拼了命要活下去,把輕松留給你,把吃苦留給自己的人。
...
...△ 《創造101》《這!就是街舞》中的羅志祥
他随時可以停下。
随時可以重新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