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看《千與千尋》,以為就是一個小女孩跟随父母來到鄉下,誤入了一個怪物的世界,然後小女孩在這個世界冒險,最後帶領自己父母逃離的童話故事。

18年後這部電影再一次搬上了大銀幕,昨天剛上映,可是長大之後我們再去看《千與千尋》卻有了不同的領悟。
其實,《千與千尋》就是一部成人世界的電影。
1
成人的世界,
時刻都面臨着“成為豬”的誘惑
《千與千尋》裡面有一幕,相信很多人都印象深刻。
千尋的父母在冷冷清清的街道突然發現了一個美食琳琅滿目的免費美食,他們沒有任何質疑和等待,就進去吃得大快朵頤。

直到天快黑下來了,她的父母吃得還不肯走,最後千尋進去叫他們的時候,發現他們都變成了豬。


餐廳的老闆,把鞭子抽打在千尋父母的身上,他們發出了豬一模一樣的嚎叫,什麼油脂,唾液,食物殘渣全都噴到在地面上了。

這樣的食物一看就有問題,可是他們卻跑進去大吃特吃。
他們縱容自己的貪婪和欲念,變成了豬,最終變成了被人控制和奴役的動物。
其實想想我們現實的成人世界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排隊免費領雞蛋和聽講座,最終卻因為自己的這點貪念,買了對方高價的虛假保健品。
免費讓你玩遊戲,最後你玩得爽到飛起的時候,想要升級卻怎麼也升不動了,必須花高價買他們的裝備。
于是我們恍然大悟,在悄然無息中變成了被割了韭菜的“豬”。
不僅如此,許多人因為自己的貪念,正在變成麻痹、盲目的狀态。
因為超前消費的渴求,陷入了網貸的陷阱,最後發現錢永遠也還不完。
因為短暫快感的迷惑,戒不了熬夜的習慣,自身的健康岌岌可危。
因為嘴巴貪戀高熱量、口味重的食物,可是自己卻脂肪堆積,大腹便便。
一個人有欲望很正常,可是如果不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就會像千尋的父母那樣,變成任人宰割的豬,最後連自己的名字都記不起。
2
在孤獨面前,我們都是無臉男
《千與千尋》中最讓人憐惜的人就是無臉男。
湯屋裡面熱鬧非凡,可是無臉男卻一直在外面遊蕩,因為湯屋的那些人看不起他,不讓他進來。
隻有千尋沒有用世俗的眼睛看待他,下雨那天,千尋看到他站在雨中,擔心他被雨淋濕了,便打開門讓他進來躲雨。

無臉男是一個被孤獨吞噬的人,他極度渴望愛。
千尋對他的關心,就像一束光,點亮了他的整個世界,讓他的身體溫暖起來,所以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對千尋好。
千尋需要一個藥浴牌子,他幫她弄到了,後面又偷了好多藥浴牌子給她。
他看到别人喜歡金子,他以為千尋也會喜歡,可是千尋拒絕之後,他慚愧地低下了頭。

無臉男無法融入集體,他常常孤獨地在橋頭伫立。

他經常會感覺很慚愧,覺得自己是在給别人添麻煩。
但他常常又感覺很孤獨,内心又渴望被别人愛,這像不像現實生活中的我們?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渴望交到朋友,誰對我們一點好,我們便掏心掏肺地想要回饋給對方。
為了合群,我們會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情,說一些違心的話,極盡努力去讨好和巴結那個群體裡的人。
因為我們害怕孤獨。
無臉男的卑微和讨好中,都有我們的影子。
有時候和一個人聊天,我們發給對方的消息,他很久才回複,可是我們收到對方的消息,卻總是迫不及待地大段大段回複給他。
很多人可能有這樣的習慣,給一個很重要的人發消息,如果對方一直沒有回,那自己就會默默删了那個對話框。
因為總感覺那個對話框,見證了自己的卑微和讨好。
我的很多朋友,都曾經把自己的微信頭像改成了無臉男,而他們都或多或少有過這樣的經曆。
無臉男為什麼是沒有臉的?
因為他在卑微和讨好中,早已失去了自己,也忘記了自己本來的面目。
3
我們曾反擊這個社會,
可是卻變成了最讨厭的人
為什麼《千與千尋》的大部分場景是發生在浴室?
因為這裡是洗去人們污垢,是最髒的地方。

湯婆婆讨厭别人不做事,隻知道吃飯,可是她自己的兒子才是最大的巨嬰。
她總是對兒子說外面很髒,不想他看到浴室那醜陋的一面。
可是她自己才是肮髒的源頭,她可以在上一秒鐘對顧客笑臉相迎,下一秒又對員工變臉痛罵。

鍋爐爺爺最向往自由,他年輕的時候去過很多地方,曾經仗劍走天涯。
可是中年之後卻困在一個鍋爐房裡面。

這四十年來,他一直在鍋爐房添煤加炭,吃了睡,睡了吃,無限次循環。
白龍似乎很酷,懲惡揚善。可是他迷戀魔法,被湯婆婆給控制,替她做了很多壞事,他活成了自己最讨厭的人。
《千與千尋》整部電影就是對我們現實生活的一個投射。
整個浴場的人,都努力工作,加班加點,像一顆顆流水線上的螺絲釘,像不像我們現在996的員工們?
你看這個青蛙,勞累之後在窗戶口抽煙,和我們加班的員工在窗口抽煙有任何區别嗎?

電影中,湯婆婆會奪走每個人的名字,最後隻剩下一個字。
這像不像我們現代的人融入社會之後,隻剩下趙經理,錢醫生,孫律師,李老師?
電影中說,“在這裡,不工作的人,就會死去”,那些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的人,工作難道不是他們的生命嗎?

無臉男在浴場撒下金子,那些被工作重壓的人,都卑顔屈膝,彎下腰去撿,他們都曾經有詩和遠方。
可是在現在的壓力下和自己的欲望中,早已迷失了自己,也忘記了當年的名字。
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在電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或是對金錢的誘惑,或是對權利的迷戀,或是一成不變的禁锢。
最終,我們都活成了那個面目全非的人。
你還記得自己當年的夢想嗎?現在呢?
你還記得當年陪在你身邊的人嗎?現在呢?
你還記得自己要活成什麼樣子嗎?現在呢?
電影為什麼要叫千與千尋?
因為故事說的就是一個叫千尋的小女孩,差點要在充滿欲望的社會中被奪走名字變成了“千”,可是她最後還是沒有忘記自己的名字。

很喜歡電影裡面的一句台詞:有些事情經曆了,就不會忘記,隻是暫時沒有想起來罷了。
我們或許會短暫的迷失,但自己當年的樣子永遠不會忘記。
《千與千尋》我最喜歡的場景就是海上電車的那一段。
傍晚的夕陽把天空染得通紅,電車在平靜的水面上留下一長串漣漪。

在闊達的海面上,在空曠的電車中,千尋與無臉男并肩而坐,誰也不說話,但是卻感覺無比溫暖。

外面,水天一色,分不清什麼是天什麼是水,在電車的飛馳中,變成了白色的光和影。

夜幕降臨,到站之後,乘客都紛紛取走自己的行李,而千尋和無臉男下車之後,路的那一端,早就有了一盞明亮的燈在等候他們。

千尋從未把無臉男丢下,而無臉男最終也被錢婆婆收留,不用再四處遊蕩。
無臉男找到了自己的歸宿,白龍找到了自己的名字,而千尋也找到了回家的路。

他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初心,也想起了為什麼要出發。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隻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麼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着走完。
但永遠不要忘記當初陪你乘車的是哪些人,也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當年的模樣。
千尋:“我要一直走嗎?”
白龍:“是的,别回頭”
千尋:“那我們還會再相遇嗎?”
白龍:“會的”

關注公衆号:小皮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