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個年齡想一個年齡的事情,二十歲時覺得三十年太老了,三十歲時覺得四十可怎麼活?到了四十又為五十發愁……

其實老去,也可以很美。

《人生果實》就是這樣一部片子,它寫下了九十歲的優雅和從容,值得所有年齡段的人一看。

《人生果實》是一部生活紀錄片,拍攝了日本現代版陶淵明——津端夫婦的日常生活。

種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丈夫津端修一,90歲,曾任建築師;妻子津端英子,87歲,家庭主婦。

他們二人居住在日本高藏寺新城的一幢小屋裡,小屋是修一自己設計的,複制了建築師安東尼.雷蒙德的住宅——精緻而又溫馨、舒适不失雅緻。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房屋建成後的40年裡,老倆口在自家院子裡陸陸續續地種了70種蔬菜和50種水果!

四季更叠,春雨冬雪,繁花似錦,瓜果飄香……這妙不可言的一切,如同時鐘的滴答聲一樣,與夫妻二人共度時光……

給路過的小鳥建一個飲水盆;用鋤頭挖一棵肥大的竹筍;采一枚青青的酸橘;做一頓可口的飯菜;給蘆筍玉米土豆澆個水;在午後的花藤下看本書;用自己種的櫻桃釀酒,采幾個新鮮草莓做個蛋糕……

廚房裡,那已經用了40年的炖鍋還在熱氣騰騰的煮牛肉……

一屋二人三餐四季,這不正是優雅老去的樣子麼?

就算你擁有年輕和美貌,卻不得不被生活的洪流裹挾着辛苦輾轉奔波勞碌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沒時間沒心情沒能力去體會生活細微之處的甜美,那你的年輕又有什麼用呢?真還不如這一對老夫婦的從容優雅呢……可見,美是一種能力,不在于年齡。

悟到這一點,就不要焦慮年齡了,“認真對待生活,生活也會認真對待你”。再回頭看看二十歲的美,過于單薄脆弱了……

住煩了城市的高樓,都市人無比思念農家小院,修一的房子就是都市人理想所在——

修一在年輕時提出過自己“天人合一”的建築理念,但不被當時日本人所接受。可修一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窮則獨善其身”,他買下了屬于自己的土地,來建造自己的理念。

“如果每家都種樹,那麼整個社區就看起來像一個森林了。”

40年來,他不僅擁有了自己的桃源小舍,還帶領着周圍的人們把光秃秃的高森山變成了現在的橡樹林,當地時的标志。

紀錄片的最後,有一家醫院采用了修一的設計,要建一所可以看見四季的醫院。

修一的理念如同橡樹一樣,在他的堅守下終于生根發芽了……就像修一反複吟誦的小詩:

風吹落枯葉,枯葉滋養土壤,肥沃的土壤幫助果實堅定而又緩慢的成長……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紀錄片還回憶了夫妻二人一起度過的日子。

他們年輕時很窮,并沒有一個像樣的婚禮;而修一是個很自我的男人,他喜歡遊艇,沒有買房就先要買下一艘遊艇,而英子一聽,就跑去當鋪當了所有的和服為丈夫籌錢買遊艇;修一不喜歡金屬勺子,英子立刻給他換成木質勺子,像寵愛一個任性的娃娃……英子總是把自己的丈夫放到第一位,做最好的飯菜給修一,修一點頭稱贊飯菜的美味時,英子發自内心的感到幸福……

修一在年輕時,想的是要改變世界……等到真的改變世界了,他卻發現自己需要的不過是身邊的英子而已……

英子為修一梳頭,喃喃細語:“要是我走到你前面,你怎麼辦呢?”

修一一臉倔強的樣子。

台風過後,橡子落了一地,修一午睡後再也沒有醒來——

英子沒有悲傷,她說:“等着我,很快會再見。”

從容老去的樣子真美……

一屋二人三餐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