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986年4月26日,蘇聯烏克蘭共和國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了曆史上最為嚴重的核洩漏事故。連續的爆炸和大火将8噸多的核廢料散發到大氣層中去,釋放出的核輻射是廣島原子彈的400倍以上,以至于整個歐洲都受到了核輻射塵的影響。普利皮亞季城也因此被廢棄,直到30年後的今天,普利皮亞季依舊靜谧如“鬼城”。

戈爾巴喬夫在談到此事時說:“切爾諾貝利事故成為5年之後蘇聯解體的真正原因。”

...


...


2

美劇《切爾諾貝利》重現了這場昔日災難,全劇以“真實”取勝。劇中無論是恢弘的大場景還是精緻的小道具,都處理得地無可挑剔,絕對屬于一流“良心劇”,值得大家品茗一觀。

切爾諾貝利曾是蘇聯的驕傲。

當時,世界上沒有幾個國家可以自主研發核反應堆,而蘇聯的技術完全可以傲視世界。切爾諾貝利的四台發電機正是蘇聯宣稱的“最安全”的RBMK1000型,憑着這四台發電機,切爾諾貝利就可以向蘇聯的整個歐洲地區供電。

可就是這“世界上最安全”的核反應堆,硬是讓蘇聯那些“心大”的工程師給鼓搗爆炸了——

4月26日淩晨,一聲巨響,火光沖天,潘多拉的魔盒被打開了,整個普利皮亞季城都被驚醒了!消防隊員最先趕來,在毫無保護的情況下滅火,不少消防隊員很快因輻射喪生。

27日,蘇聯空軍少将老安帶着身經百戰的飛行員,接替了消防員的擔子。

28日,1000公裡外的斯德哥爾摩探測到核輻射塵埃,整個國際社會都意識到發生了重大的核事故,蘇聯不得已承認了核洩漏。

為了控制事态,蘇聯前前後後一共發動了60萬軍民參與救援。大型直升飛機晝夜不停地把硼砂和鉛塊傾倒到反應堆上,有的駕駛員一天要飛33趟。

火終于滅了,可核電站到處都是高強度的核廢料。一開始,蘇聯人是用太空機器人處理核廢料的,可強輻射立即毀壞了機器人。怎麼辦呢?又是軍人,用最原始的工具——鐵鍬,将幾噸重的核廢料挖走。僅在當年,就有28人因此而犧牲。

5月3日,蘇聯發布全國招募令,4萬工人自願報名,要知道他們很多人都住在1000公裡之外,跟這場災難毫無瓜葛。

事故發生後230天,敢想敢幹的蘇聯人終于将整個核電站隔離到一個大石棺裡,石棺重達150噸。

...

...


3

切爾諾貝利事故中,蘇聯軍民的自我犧牲精神不是美國人可以理解的——

劇中,400煤礦工人,三名自願潛水進入4号核反應堆的工人用自己的肉身擋住了核輻射。而事實上,是60萬蘇聯人用自己身體擋在了災難前。

“我們最主要的資本是苦難。”蘇聯人是這樣說的,這句話,我們中國人懂得。

美國人拍蘇聯故事,那是百無禁忌,一定要“黑”一下,在美國人眼中——蘇聯的上層官僚必定愚蠢無知,隐瞞真相,不顧老百姓死活;下層主人公則不畏強權,以死抗争。這些都是美國人的看法,未必就是蘇聯人眼中的真實,看看就成,不必當真。

美國人把事故的全部原因歸結為蘇聯政府無能和腐朽,這真的就是真相麼?要知道這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面對大型核事故,是前所未有的,如果發生在美國,就能處理得更好一些麼?

而我們在劇中看到了真實的災害,因為真實而撕下了溫情的面紗,沒有“超人”,沒有“鋼鐵俠”,沒有任何英雄來拯救人們,災難中的每個人都如此的無力,隻能被動接受消息的傳達,被動等待救援——

向切爾諾貝利事故中的千千萬萬的受害者緻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