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要從星爺說起。

史蒂芬·周,全港餐飲界頂端的男人。

人稱“食神”。

功成名就後他迷失在商業化的包裝和宣傳中,漸漸忽略食物本身的味道,功力衰退,被徒弟唐牛取而代之。

一敗塗地。

落魄時,他遇見古惑女“雙刀火雞”,龅牙又暴力的街頭高人。

...

她遞給他一碗平平無奇的叉燒飯。

史蒂芬·周吃在嘴裡,留下一滴黯然銷魂淚。

這碗飯

好好食

...

富麗堂皇的五星級酒店,有時會麻醉味覺。

氤氲人氣、鍋氣、煙火氣的街頭小巷,才是食神誕生的地方。

小心了。

今天的片子,很嗆。

《街邊有食神 亞洲篇》

Street Food Season 1

...

網飛出品,《主廚的餐桌》原班人馬打造。

從精緻餐桌,轉戰路邊的一鍋一爐。

都在我們身邊——

走進中國台灣、日本、泰國、印度、印尼、越南等亞洲各地, 深入當地人頭攢動的美食天堂。

(為啥沒有中國大陸?可能1%的我們不是網飛的目标用戶)

網飛鏡頭下的街頭美食,還是沿用那套美顔濾鏡。

好看、精美、鮮豔。

但像Sir這種常年混迹路邊攤的人,還是覺得少了點感覺。

...

...

...

...

對于擺盤的審美,見仁見智。

但拍人,網飛絕對下足功夫。

透過美食,紀錄片把鏡頭對準一個個隐于市的街頭食神。

猶如攤開一部武俠小說,全是各具特色,又實力莫測的高人。

他們不穿制服,沒有廚師帽。

但一副眼鏡、一把扇、一支煙……都是各自的“獨門寶器”。

...

...

...

别看行走江湖的姿勢潇灑,誰沒有一段不願提起的過去。

街頭美食,也是煙火人生;

口水流了,眼淚更忍不住。

他們在生火和生活中,淬煉出的記憶與技藝。

...

...

隆重介紹今天第一位食神,痣姐。

名震曼谷。

有多誇張?

她的熱炒店坐落街頭,卻要至少提前一周預定,等位的話四小時起步。

榮登泰國“街頭小吃女王”,被報紙稱為“熱炒屆的莫紮特”。

...

原因無它。

痣姐将日常的小吃音符演奏成層次豐富的美食交響曲。

招牌菜:冬陰功湯、醉貓炒河粉、黃金蛋包蟹

...

...

...

秘訣隻有四個字:精益求精。

你要喜歡自己煮的菜

煮的時候每個小細節都要精益求精

...

故事從一碗最簡單的炒面開始。

在成為廚師之前,痣姐已經做了十年的裁縫。

直到一場大火,将她平淡的生活,付之一炬。

...

吃過苦、挨過餓,所以她對食物有特别的感情。

整個采訪中,痣姐沒有說出什麼至理名言,反而,節目組在她炒菜過程中無意錄到的一句話戳中了Sir:

把大塊的蟹肉放進來

不要虧待我們的客人

...

街頭小吃,可能不會擺盤,可能不精雕細琢。

但。

絕不缺斤少兩。

這是地下美食的第一準則。

災難後,小痣姐幫母親在市場賣面。

母親對她的廚藝嗤之以鼻。

痣姐不服啊,從最簡單也最困難的炒面做起。

每晚都炒,炒一碗,吃一碗。

有一次她炒面的時候,忘記已經在鍋裡倒油,等她回過神來,油都沸騰了,隻好倒掉。

她一氣之下把面扔進沒油的鍋裡。

沒想到,不加油地大火把面炒成漂亮的焦黃色,又香又美味又快。

從此,痣姐走上廚師的道路。

...

再拿那道經典的冬陰功湯來說。

每一道工序,她從頭盯到尾。

高湯是重點,一定要又濃又香,用大量的骨頭去熬,熬煮的過程再持續加入骨頭。

大火熬煮過程還要加入N種配料:鳥眼辣椒、魚露和萊姆……

怎麼加,何時加,都有講究。

食材精挑細選,拳頭大的蝦,肥美的烏賊。

食材的鮮味和天然的酸味巧妙混合。

辣、鹹、酸,三味合一,比例完美。

每家泰國餐館都會做冬陰功,但唯獨痣姐的味道最具特色。

...

經典做到極緻後,痣姐的探索更近一步:

創新。

她從自學的日式蛋卷中收獲靈感,再加入差不多半公斤的優質蟹肉。

先鋪平再卷,劃開蛋皮是滿到要爆出來的大塊蟹肉。

憑借這道菜,痣姐為自己赢得“米其林一星”。

到底有多美味?

當事人用表情實力诠釋:

好吃到昏厥。

...

...

...

然而當時,她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獎。

隻知道,為了這個獎,她已經停業一整天,第二天一早得馬上開鋪。

誰知,門還沒開,店門前已經排滿了人。

從此痣姐走上女王之路。

可這位女王,一點不貴氣。

她的标志,是炒菜時保護眼睛的一副像潛水員用的護目鏡。

而這幾乎是她所有的裝備。

端鍋的左手,戴着金表,赤裸在濺起的油滴中。

手臂上一個個被燙紅的疤痕,她絲毫沒有感覺。

...

...

74歲,全年無休。

痣姐說,炭火跟鐵鍋就是我的信念。

在Sir看,她不是女王,更不是莫紮特。

就是一個炒菜的。

而這,就是對痣姐最好的評價。

...

第二站,台灣。

很多人聽到台灣,第一時間想到台北。

但正宗的台灣美食,都藏在小地方。

比如,嘉義。

受外來文化影響程度不高,當地人保留更多的傳統文化。

所以真正能夠代表台灣傳統美食中數一數二的店都在嘉義。

豆花、雞肉飯、牛肉面、蚵仔煎……50多種高性價比小吃任選。

...

...

...

最具特色,要數有65年曆史的林聰明沙鍋魚頭。

魚頭裹上地瓜粉,炸至酥脆金黃。

加入沙茶醬,木耳,豬肉、洋蔥、蒜頭、辣椒調味,味覺豐富。

豆腐,是點睛之筆。

底湯還要加上成山的當地大白菜,熬一夜,才能熬出當地人喜歡的甘甜味。

...

...

...

紀錄片中出現的街頭攤主,都上了年紀。

沙鍋魚頭的第三代傳人林佳慧,是裡面唯一一個年輕食神。

她的閃光點,不在功夫,在想法。

林佳慧身上,是新一代的革新和堅守。

佳慧小的時候,對家裡擺攤這件事有些抵觸。

因為過去,攤販之家是會被人看不起的。

同學嘲笑她,送她外号“魚頭”。

久而久之,沒有人記得她的真名。

...

“魚頭”大學畢業之後想留在台北,可是因為家裡缺人手,被要求回去幫忙。

她不想回去,但又不敢堅持自己的内心。

隻好不情願地回家。

再次面對街坊鄰居不動聽的閑話:

你一個大學畢業生為什麼要回來做

收碗、洗碗的工作

...

但“魚頭”有自己的想法。

她開始嘗試做一些外賣和網上訂單。

父母不懂電腦,對她做的事情完全不理解。

開始,“魚頭”趕貨要把魚頭送給宅急便。

為了方便運送,她要把每一份料理包好冷凍起來。

她在一邊一直包一直包,另一邊她母親就把她包好的魚頭當場賣掉。

她包100包,她母親賣掉50多包。

“魚頭”崩潰,和她母親用鍋碗瓢盆砸向對方。

...

說起來,哭笑不得。

沒有純粹的傳統。

所謂傳統,也在兩代人的磕磕碰碰中與時俱進。

如今林聰明沙鍋魚頭在“魚頭”的努力下已經發展出不同的銷售點系統,通過宅急便外賣給客人吃,還有網購。

唯一不變的,是“魚頭”的外号和魚頭的口味。

100年後的人如果想到

這個年代的台灣

我希望他能夠記得嘉義的味道

...

...

第三站,日本大阪。

作為“日本的廚房”,大阪所有美味,都源于街頭小吃攤。

章魚燒、大阪燒、烏冬面……

随着經濟發展,這些散落在旮旯角落的小攤變成商場裡的分店。

唯獨。

有26年曆史的東洋居酒屋,依然不合時宜地開在路邊。

沒座位,沒屋頂,卻擠滿了人,吵得不行。

...

東洋居酒屋的大廚,築元豐次老爺子是位狠人。

聽聽他的狠人語錄:

如果我生活在海洋,我會是一頭鲸魚

從南極遊到北極

要足夠強壯,制造自己的洋流

如果你隻是随波逐流,就不能指望有好的結果

我準備好正面迎接任何挑戰

...

我活出了我的人生

沒有遺憾

我會繼續工作到死

最大的願望就是在工作時倒下

...

這股狠勁,同樣是生活給逼出來的。

六歲時,母親去世,父親酗酒,變得非常暴力。

豐次成為父親施暴的對象。

他放學後會回家拿枕頭和毯子,在學校的屋頂或者碼頭過夜。

隻是因為害怕回家。

小學吃的營養午餐,是他童年最好的美食記憶,但他的家庭條件支付不起。

隻好挖野菜來炒,填飽肚子。

說着說着,他的狠勁被淚水沖走。

...

後來甚至沒錢讀書,隻好到大阪工作。

洗碗兩年,第三年開始學烹饪,他的目标明确:

一旦存夠一千一百萬日元,就要開一家居酒屋,當自己的老闆。

甯為雞頭,不做鳳尾。

可當他存夠錢,生活卻再次給他狠狠一擊。

他父親去世了。

厚葬父親後,豐次老爺子用掉了八百多萬日元。

怎麼才能用僅剩的四百萬日元開居酒屋?

砍掉租金,自己搭個棚子,開在路邊。

...

豐次老爺子身上,是一種變逆境為優勢,絕處逢生的底層智慧。

人們選擇街頭美食,追求的不是環境,也不僅是口味。

是口滑心順的放松和親切。

在東洋居酒屋,豐次老爺子把這些氛圍營造到極緻。

他自诩食神屆的“喜劇之王”。

會裝瘋賣傻,使出渾身解數,逗客人一樂。

他說讓人感到快樂比賺錢更重要。

...

...

...

抓住一切空隙跟食客交流。

他傳授給服務員的秘籍,是“騷擾食客”:

别閑着

如果沒事做

就去和客人聊天

傾聽他們的煩惱

...

别的飯店會扔掉金槍魚下巴,他變廢為寶創造出另一種美味。

為了不讓客人等太久,他用噴槍來烹饪。

快速把手放進冰水蘸一蘸,在大火中赤手翻滾。

這樣能避免金屬夾弄傷金槍魚肉,保持良好的口感。

△ 難道是江湖失傳已久的鐵砂掌?

...

之外,他隻供應當天市場采購來的各式各樣的新鮮食材。

肥厚的金槍魚生魚片,以及新鮮的海膽。

東洋居酒屋的菜品,賣相稱不上誘人,但誠意滿滿。

...

...

豐次老爺子曾經的夢想,就是在大阪買一座房,娶妻生子。

可惜。

直到他頭發花白,這個樸素的願望還是沒能實現。

難過嗎?

一點都不。

老爺子不愧是食神屆的“喜劇之王”。

嬉皮笑臉,面對人生的難。

東洋居酒屋是我的家

我的員工就是我小孩

我的顧客就是我的家人

...

街邊有食神。

遠不止這三位。

他們可能隐身在你曾經的小學門前,可能堅守在即将拆遷的破樓裡,或者,隻留在了你的回憶中……

不在于他們做出多麼驚為天人的食物,而是柴米油鹽中對生活的堅守。

就像《食神》中的史蒂芬·周,經過自省,才領悟到“食神”的真谛:

根本就沒有什麼食神。

或者說,隻要用心,人人都是食神。

...

最後送上紀錄片出現的街頭美食的探店地址,建議收藏,但長胖Sir概不負責——

痣姐快炒

地址:Khwaeng Samran Rat,Bangkok

營業時間:14:00-次日01:00(周日店休)

林聰明沙鍋魚頭

地址:東區中正路361号

營業時間:09:30-22:30

東洋居酒屋

地址:大阪府大阪市都島區東野田町3-2-26

營業時間:周一、周三、周五:15:30-21:00,周六:14:30-20:00

劉裡長火雞肉飯

地址:嘉義東區公明路197号

營業時間:06:30-14:30(周一店休)

阿娥豆花

地址:文化夜市延平路口

營業時間:平日14:30-00:00(周二休息),周末13:30-00:00

松山土窯羊肉

地址:民雄鄉松山村松仔腳162号

營業時間:11:30-14:30,17:00-21:00(周二休息)

大阪うまい屋

地址: 大阪北區浪花町4-21

營業時間:11:30〜19:00 售罄為止,周二休息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