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帆齊微課

                                    1

瓢潑大雨中,警察帶着一名罪犯指認現場,周圍擠滿了激憤的民衆和架着長槍短炮的媒體。一個仿真小人躺在雨中,罪犯跪在一旁對其進行心肺複蘇。

在媒體的鏡頭前,警察對事實真相做了颠覆性地解讀:輕拍傷者臉部被說成是暴力掌掴,胸外按壓被說成是扼住頸部,人工呼吸被說成強吻。甚至在警察的誘哄和恐吓之下,罪犯被迫解開了自己的褲子。

這樣一來就坐實了這是一個奸殺女童的暴力犯罪。如此荒唐的指認現場,隻是因為所謂的“罪犯”,其實是一名有智力缺陷的人。

電影《七号房的禮物》在開頭不久,就直指罪惡的源頭。

...


                                    2

智商隻有六歲的李龍九在一家停車場工作,和女兒藝勝相依為命,日子清貧,卻極其幸福。藝勝一直想要一個帶美少女戰士圖案的書包,龍九說等發了工資就買下來。就在父女二人望着櫥窗盼望的時候,最後一個書包被警察廳廳長的女兒智英買走了。

天真的龍九以為書包就應該是藝勝的,試圖去拿智英背上的書包,卻遭到警察廳長的暴打。

第二日,龍九在停車場遇見了智英。智英帶着龍九去另一家店買書包,卻突然受傷倒地。有路人恰好看到在幫智英進行人工呼吸的龍九,便報了警。

死者是警察廳長的女兒,嫌疑人是智障人士,龍九“理所應當”地被投入監獄。

電影的故事沖突簡單直接,即上層社會和底層市民不可調和的階級對抗,這種不可調和是主基調。而在監獄這個底層社會一隅,又有看似對立、實則可調和的一面。

龍九所在的七号房魚龍混雜,裡面住着強奸犯、詐騙犯、走私犯、偷竊犯等人員。龍九因為奸殺未成年人的罪名在獄中受到歧視和毆打,卻不懂争辯和抗争。

在一次犯人之間的沖突中,龍九救下了七号房的“老大”蘇楊浩,這成為了他監獄生活的轉折。被龍九純潔的心靈感動,獄友們冒險将藝勝帶進了監獄。

...

如果說龍九的到來給七号牢房打開了一扇窗,那麼藝勝的到來則把陽光帶了進來。正因為如此,影片裡每次龍九父女出現,畫面裡都會有陽光照射進來,這是影片打光方面我最喜歡的一點。

藝勝的純真聰慧驅散了牢裡的污濁,惡人也漸漸變為好人。這是底層人物人性被改寫的一面,這種被改寫,更加突出了以警察廳長為代表的上層所固化的狹隘自私。

監獄領導鄭科長的兒子被罪犯殺死,因此對所有犯人都很冷漠、嚴苛,對龍九同樣如此。他偶然發現了藝勝在七号房,憤怒異常。這種憤怒,出于職責,無關情感。

監獄失火,龍九冒死救了科長。這種舍己救人,出于本能,無關利益。

藝勝被送走以後,在老師的陪同下來探監。鄭科長目睹了父女兩難舍難分的場面,想起了自己早亡的兒子。

舐犢之情戰勝了冷酷的紀律,鄭科長命人悄悄把藝勝又送回了七号房,并且開始調查案件的真相。


                                    3

《七号房的禮物》并沒有什麼引人入勝的剪輯技巧,觀衆從一開始就知道龍九是來“背鍋”的。

電影前半段平鋪直叙,人物情感碰撞并不強烈,旨在引出各種矛盾:龍九父女和警察廳長一家的矛盾、龍九和七号房其他人的矛盾、七号房的犯人将藝勝帶進來和鄭科長把藝勝送出去的矛盾,龍九代表的弱勢群體與警察廳長代表的上層階級的矛盾…

有些矛盾出現後能調和,有些無法調和。因此,影片後半段将所有矛盾就集中到了底層人物與上層階級的矛盾上。

在鄭科長的引導下,監獄的工作人員和七号房的犯人都在幫龍九上訴。他們幫龍九重現案發當日的情景,真相大白。廳長女兒因路面結冰滑倒摔到頭,失血而亡。

警察廳長明知龍九不是兇手,喪女之痛令他喪失良知,為了洩憤,他不惜讓另一對父女生離死别,憑借一手遮天的權力去決定底層人物的生死。

...

鄭科長處于上層階級和底層人物的中間地帶,可以轉向上層,也可以選擇下層。他本是獨立在兩個階層之外,在良善的支配下,他轉而走向龍九代表的底層。

庭審在即,獄友們發揮所長,幫龍九寫好供詞,一遍一遍地模拟法庭的情境,龍九表現良好。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發展,眼看龍九出獄有望。

就在這時,警察廳長派人來監獄找龍九,拿藝勝的命威脅龍九,并對他大打出手。龍九猶豫了。庭審當日,龍九沒有照計劃說出事實,反而承認自己殺了人。最終,龍九被判死刑。

父母之愛子,無關智商。哪怕天真如孩童,在子女面前,依然可以是一座高山,為其遮風擋雨。

...


                                    4

龍九即将被執行死刑,獄友們對比憤憤不平。于是,他們伺機造了一個熱氣球,希望在監獄聖誕活動的時候幫助龍九父女逃出去。

看着熱氣球越飛越高,獄友們高興得手舞足蹈。然而,熱氣球的繩索挂在了監獄的防護網上,它停了下來。正如龍九的命運,不論如何飛,都逃不出罪惡的手掌。

行刑當日,鄭科長帶着藝勝來向父親告别。這一場,成了全片情感的爆發點。

龍九告别女兒,獨自走向了死神的懷抱。也許在這一刻,龍九才真正意識到即将發生的是什麼。龍九的恐懼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再也見不到女兒:比起死亡,更怕的是再也不能陪你長大。

龍九終于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他焦急地不斷說“對不起,我錯了”!他徹底明白自己做錯了,錯在不該承認自己是兇手。而為時已晚。這句道歉,也許是說給一直幫助自己的鄭科長,也許是說給警察廳長,我更希望,他是說給整個社會。

庭審的時候,龍九在“認罪”之時也曾說“對不起,我錯了”,然而這樣的道歉并沒有換來同情。

龍九和藝勝在永别面前,哭得痛徹心扉。導演的高明之處在于将所有情感宣洩集中到一個點上,從影片開頭就一直鋪墊,至近結尾處才爆發。這樣一來,不論是角色還是觀衆,情感的爆發都比較強烈。父女分别的哭戲,打動了所有觀衆。至今再看這一幕,我依然還會淚流滿面。

...


                                    5

《七号房的禮物》是韓國2013年的票房冠軍,能收獲青睐,不隻是因為它所表達的父女親情,還在于它選擇将底層人物中更弱勢的一個群體放在上層階級的對立面。

在巨大的權力之下,智障父親和年幼女兒無疑就是蚍蜉撼樹。正邪之間力量懸殊,比起《熔爐》的刺痛,影片在對現實的抨擊方面更顯克制,力量卻毫不遜色。以柔克剛,無聲勝有聲。

成年後的藝勝成為了一名律師,憑借自己的努力,為冤死的父親洗脫了罪名。但是,斯人已逝,遲來的正義終究彌補不了親情的缺失。

鄭科長收養了藝勝,七号房的其他人出獄後也和藝勝相處甚歡。影片名曰“七号房的禮物”,這個禮物,終究是多向的。藝勝是獄友送給龍九的禮物,她又何嘗不是龍九留給鄭科長和獄友們的禮物呢?而鄭科長和龍九的獄友,也成了藝勝孤單人生裡的禮物。

...

影片結尾,藝勝又來到了監獄,望着當初那個熱氣球飛離的方向,好像父親就在不遠處向她招手作别。

《七号房的禮物》根據真實案件改編而成,現實中,龍九的原型在坐了15年冤獄後才被無罪釋放,于今年3月28日離世。終其一生,他都未獲得道歉和補償。

齊帆齊寫作營三期第4篇2607字,累計654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