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东方D'Est(1993)的剧情介绍
ThisexperimentaldocumentaryisacompendiumofstrikingimagesofEasternEuropeanditscitizensintransition,followingthecollapseoftheso-calledColdWar.PlacesasdiverseasBalticbeaches,andMoscow'ssnow-coveredstreetsvieforattentionalongwiththecitizensoftheseplacesastheywaitinlines,marchinmilitaryformation,orstandidleinthewaitingroomsoftrainstations.Thereisnonarration,andnoclearpoint(excepttheideaoftransitions)isindicatedbythebeautifullychosen,enigmaticimagery.Indeed,thereisnotevenmuchmusicalaccompaniment.FansofdirectorChantalAkerman'saggressively"non-commercial"workarelikeliertofindthisfilmmoreappealingthantheaverageviewerwill.
来自东方D'Est(1993)的影评
观光子 MSQ 04
正式开始前只有白色幕布(演奏者不可见)及一个宽泛的标题被给出——“D’est(香特尔·阿克曼《来自东方》) en musique”。演出全长70分钟,原纪录片全长107分钟。曲目单:拉威尔、拉赫玛尼诺夫、柴可夫斯基、肖邦、Marti ...
「容易被复制出无数拙作」(外行视角)
家乡的消息 (1977)8.11977 / 法国 比利时 西德 / 纪录片 / 香特尔·阿克曼 / 香特尔·阿克曼和《家乡的消息》一起看的,两个风格还挺类似,一起说说吧。《家乡的消息》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给我带来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 ...
西雅图Akerman回顾展。身边有睡着的日本小伙伴,有中途离场的美国大爷,也有目不转睛最后站立鼓掌的俄裔S。大量不紧不慢的移动镜头,匿名的群众及其各种凝视(直视、对视、斜视和无视),卷轴式的公共场所画面+巧妙的声音/音乐调用+无字幕。这究竟是哪一个幽灵缠绕的“东方”?
四星半.阿克曼始终对方向――或更不如说,"朝向"――极为敏感,全片核心乃是某种正交性:镜头运动方向与其目光保持垂直[不存在斯特劳布式跟拍――如果非要做此类比较的话],名曰"来自东方",实则似为"来自北方".这正交关系造就队列穿入-穿出的恒常运动:人们永远从画面一边(左/上/中心...)进入而从另一边(右/下/四周...)退出,影片顺从这内蕴结构定下的易逝性,对一切景物表现出Gelassenheit,从不流露将它们挽留于画内的愿望;但摄影机必定也感到冷暖之别,否则它不会在居室里懒卧,却在户外来回长久地游走,当着雪花飘落.
她的剪辑师 Claire Atherton 说她们剪辑的时候只交换很零碎的评论,会给镜头取名字,“绿色的”“白色的”“the superb”⋯(the superb 的那个镜头是剧院外人群背影,雪还在纷纷落下来)。据说这片子是打算电视播放的。后来做的有24块屏幕的装置因为图像变成循环播放没有了结尾,她们就做了第25块用来收纳无止尽的loop:那就是阿克曼自己的声音。
世界的状态。玛格丽特•杜拉斯大姐在来给本片配旁白的路上遭遇了周末大堵车~
受绘画的影响依然很明显(据说主要是Edward Hopper),在看似平常的场景中捕捉其中隐秘而深刻的“事件性”使其成为会说话的画面体现了艺术家的敏锐性。
永别了,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