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西区第三部分:铁路(2003)的剧情介绍
《铁路》长不足两个小时,主要片段是大段的火车穿越铁西区的空镜,穿过一个个工厂,穿过道路,大雪飞扬或烈日炎炎。铁路边的货场住着一对相濡以沫的父子。
铁西区第三部分:铁路(2003)的影评
人物面对拍摄时的若干种状態&王兵的拍摄路子
a)人物意识到了摄影机的存在,出於一些原因,当他面对镜头讲述时,带上了一些刻意或些许算计感,带有不自然感。b)人物面对摄影机有些不自然,但却还算是一种自然流露的不自然,这种不自然来自人物面对摄影机时的靦腆、些许不知如何是好。(贾樟柯 ...
拙见
九个小时的《铁西区》与七个半小时的《撒旦探戈》相比,后者有着无比精妙的结构、大师级的视听语言和出神入化的角色设计,但前者的粗糙与真实反而积累出更厚重的情感力量男女老少脱口而出的脏话,日常谈话内容无非衣食财色,沈阳冶炼厂、沈阳电缆厂和 ...
所有交通工具里,我最爱火车。
其实这仨片拍得很拙,贵在选材
非常有生命力的电影。
但剪辑上比较混乱,没有选择。长镜头沉闷而冗长。
从艺术上说,导演呈现了一大堆很有意思的东西,却不知道集中有力地表达。
当老杜因为在铁路边上捡煤块被抓,小杜拿出从前的照片给王兵看时哭了,我的眼泪也没忍住,要多硬的心肠才能对这些悲伤无动于衷?当火车驰过一座又一座工厂的残骸,一个时代的背影渐行渐远,我们跟随镜头投去最后的一瞥,从此一切都不复存在。感谢王兵!
列车的不断行驶 父子故事
老杜实在是个倔犟的生命。《铁西区》作为对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发展,同时也是新的开启。这个开启既意味着中国新纪录运动发展在一个广阔的世界电影的视野中朝向与世界电影的有力对话,也意味着立足于中国本土的纪录电影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的使命和标杆:良心和职责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