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长流زندگیودیگرهیچ(1992)的剧情介绍
观众应该还记得《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中那个可爱的演员小男孩,1990年,灾难降临在他居住的地方,大地震几乎毁灭了当地一切。小演员生死未卜下落不明,阿巴斯在地震后,坐着汽车重返故地,寻找孩子。在路上,导演见到了许多触目惊心的景象,废墟、悲痛的人们、死亡……然而,令导演觉得惊奇的是,人们并没有沉溺于悲痛无法自拔,而是在灾难之后重整心情重建家园。死亡使生者更加珍惜生命,以更加充足的勇气活下去,希望并没有失去,片中比较高潮处,是一对男女在地震后举行婚礼。小演员最终没有找到,给片子积极向上的基调抹上了淡淡的感伤色彩。
幕后制作:该片记录了前往灾区一路上的见闻,获得1992年戛纳国际电影节罗西里尼人道主义精神奖、金摄影机奖。看这部片子,有一种做梦的感觉,对人生的感悟从寻找的足迹一层层剥离出来,彷佛跟阿巴斯一起进行了一次远行,时间随着形形色色的风景在平静中不易觉察地缓慢流逝,蛮有意思。日本导演黑泽明曾经称阿巴斯的作品“无与伦比”,这句评论是否太过此处不予界定,但从这部片子里,阿巴斯的从容以及悲天悯人的胸怀,确实够得上大师的封号,对生命的思考是阿巴斯永不休止的询问以及创作灵感的来源。此片中有一些场面,会在《橄榄树下的情人》中重现,更体现了电影是“造梦”的说法。该片与之前的《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及之后的《橄榄树下的情人》组成“村庄三部曲”。
生生长流زندگیودیگرهیچ(1992)的影评
阿巴斯的电影扎根于伊朗土地,是富有感情的歌,是纯真朴实的诗,是无与伦比的生命史诗。“人们都等老去的那一刻才知道珍惜青春,谢天谢地你还活着,看上去也不是太老,等到死亡迫近的时候才知道珍惜生命,要是人能死而复生,重新火上一会,他们肯定会 ...
阿巴斯的电影扎根于伊朗土地,是富有感情的歌,是纯真朴实的诗,是无与伦比的生命史诗。“人们都等老去的那一刻才知道珍惜青春,谢天谢地你还活着,看上去也不是太老,等到死亡迫近的时候才知道珍惜生命,要是人能死而复生,重新火上一会,他们肯定会 ...
阿巴斯的电影扎根于伊朗土地,是富有感情的歌,是纯真朴实的诗,是无与伦比的生命史诗。“人们都等老去的那一刻才知道珍惜青春,谢天谢地你还活着,看上去也不是太老,等到死亡迫近的时候才知道珍惜生命,要是人能死而复生,重新火上一会,他们肯定会 ...
在旁斋沙龙预告中,我以“面对灾难的时候,应该严肃或悲悯”作为标题。出于意料地,男孩在废墟中要喝饮料、对世界杯的执着、和同龄人的赌球,父亲不停地对灾后的人们发问…这些好像和严肃与悲悯一点都不沾边。但是挺拔的树、盛开的花、地震第二天便举 ...
恭喜阿巴斯考取驾照,从今往后,人在车在(阿巴斯在工作坊中提及,当他到达寇科准备拍摄时,地震已然发生数月,彼时许多废墟已被清除或重建。为了再造灾后景观,阿巴斯摄制组可不仅是堆堆瓦砾而已。序幕开启处,阿巴斯用比较直接的方式标记时空:阿巴 ...
不理解日常生活的人难以忍受阿巴斯,但,依然会被一辆车、一片草、一条尘土飞扬的小径……那自然而自由,乡土而原始的诗意画面感动。阿巴斯的电影画面总是自然、灵动、充满情感,感受不到创作者进行创作的瓶颈和僵硬。部分商业片甚至部分艺术片中,局 ...
[让-吕克·南希谈到波斯细密画以引入话题]AK: 一位博士生曾给我展示过一些图片,在其中我看到了我的电影的某些镜头和细密画的一些细节之间惊人的相似性:树和蜿蜒的路。然而,我从未觉得自己跟波斯细密画很接近。看到这样一种比较的可能性,对 ...
哪个导演在汶川后能拍出这样的情感,中国电影就有望了
纯粹的真实的影像,是由不得煽情的心理作用,是不需要任何符号的媒介,只对最原初人事物的客观性呈现。阿巴斯影像的现代性,是不抵达求知与深意的,用非人称的视线抚摸现实表层的直接感受,然而这也是最让人身体震颤的电影性瞬间。
非常不赞成“如果有人把汶川地震拍成这样中国电影就有希望”的说法。1毫无可比性的假设没什么意义2中国电影有无希望不光是导演一个人头脑的责任和使命还在于电影制度技术水平甚至全体观众的鉴赏力和对恶俗的分辨力。推荐木卫二对该片的影评,那才是我认为看完之后所应该产生的负责任的理性的正确感触。
演员扮演的导演本人寻找真实演员的全程记录,超越半纪录的纪实,乡村三部曲之一。没有煽情,没有同情,有的只是生命最本质的顽强不息。直到结尾仍在路上,但见大全浩渺荒漠间,小小汽车奋力直上,搭载了扛煤气罐的人影继续远去。神来之笔,暖流满心。
这片儿跟[橄榄树下的情人]对比一看简直是神作,我彻底理解到为何手册说阿巴斯的电影都是“装置艺术”了。[橄榄树]脱胎于这部影片,严丝合缝,段落及调度自我映照,同时又处处勾连着[何处是我朋友家],真是绝妙。全景长镜头(包括[橄榄树]片尾那个著名长镜头的对等物)。
阿巴斯最迷人的地方在于那貌似走神的镜头感,将纪录片的手法应用到叙事当中去,最大程度地模拟了我们对生活的第一印象。但这样的片子有个那么几部就行了,多了你会发现,他没有什么新东西。
电影于我的魅力之一便是:我可以通过影像(故事)去感受在不同地域里不同人物的各种各样的生活。…早上,先是通过《乌龟也会飞》来到伊拉克-土耳其边境,看看这里绝处求生的孩子们;下午,又跟着《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感受伊朗小学生的天真纯情;晚上,随着《生生长流》去探望大地震后的伊朗人民群众。
2021-8-21重看;4.5;与《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橄榄树下的情人》构成联动,拓宽虚构与现实互动的边界,典型的阿巴斯手法,精巧而自然的结构设计,让所有人在这部特殊的“公路片”中感受何谓生命宛如幽静长河;从车窗/废墟中的门窗景框中望见的不仅有断壁残垣和满目疮痍,亦有生生不息的气息流动,无穷的生活,无穷的人们,无穷的远方,路过生死,路过哀喜,在大远景中如渺茫天地间尚存的力与美赞歌。
死者已矣,活下去的人必须前行;最后一个镜头太好了,退退进进,伸出互助的手,我们都要在这艰难世间勇敢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