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姑娘(1982) THEFOURTHGIRL

导演:郝伟光

编剧:魏明伦

主演:段蔚/周旋/李信元/陈树根/杨先才/朱贻芳/李志全/甘蜀文/黄帮弟/余丛厚/贾素华/娟娟

语言:川剧

类型:戏曲

中国大陆 107分钟

四姑娘(1982)的剧情介绍

四川省自贡市川剧团根据周克芹的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改编。"文化大革命"前夕,在四川农村葫芦坝,许茂的四姑娘许秀云,纯洁善良,经不起郑百如的哄骗,被迫成婚。随着社会的动乱,郑百如在政治上的野心日益增长,他夺了党支部的权,捆走了党支书--大姐夫金东水,大姐许素云含愤病逝,这使四姑娘看清了郑百如的丑恶面目。她同情大姐夫的遭遇,怜爱大姐的两个孩子。郑百如虚报产量,骗得了"高产"锦旗,群众议论纷纷,金东水指责了郑百如。心怀叵测的郑百如,视金东水为自己上台的最障碍,于是诬陷他与四姑娘关系暖昧,并毒打了四姑娘。金东水被撤职后,仍挂念着葫芦坝的生产。一日,他的女儿长秀生病,他带儿子长一到连云场卖柴买药,可长生不慎将钱丢失,金东水只好脱下毛衣出售。四姑娘路过集市,见此不胜伤情,便携长生去买药。这一切,被在五七干校劳动的县妇联主任颜少春看在眼里,也被郑百如看见。郑百如情恨在心,与其姐郑百午策划后,逼迫四姑娘在离婚书上按了手印,并四处散布谣言,中伤金东水和四姑娘,又放火烧了金家。四姑娘赶去救火,撞见郑百如,并拾到他在慌乱中丢失的笔记本。四姑娘离婚后,搬回老父身边栖身。父亲和三姐多次劝她改嫁,她都拒绝了。四届人大后,工作组进村整顿,组长颜少春非常同情四姑娘,经过夜访金东水,了解了葫芦坝的情况。郑百如感到政治气候变了,害怕纵火事件败露,便假装改悔,夜入四姑娘房内要求复婚。许茂夜见一黑影从四姑娘房里窜出,误信谣言,斥责了四姑娘。三姐也对她产生了误解。四姑娘满腹冤屈,只得去向金东水诉说。她三次叩门,金东水因顾忌郑百如设下圈套,都未开门。四姑娘无处诉说,投江自尽。此时,郑百如再次闯入四姑娘房内,欲偷走纵火证据,却撞见了七姑娘,许茂悔恨错怪了四女儿。郑百如以为四姑娘投水已死,更加趾高气扬,要逼工作组出村,并叫嚣要"反击右倾翻案风"。他万没料到,被金东水等人救起的四姑娘出现在他面前,颜少春拿出了他纵火的证据--笔记本,当众宣布恢复金东水的原职,撤销郑百如一切职务。郑百如的原形败露了,现出十足的狼狈相,颜少春促成了金东水和四姑娘的婚事,他们开始重建新的生活。

四姑娘(1982)的短评

  • 醉驾男主角

    川剧现代戏

  • 蝶蝶不休

    太样板,不喜欢

  • ajiang8081

    看过留痕

  • 七紫三羊不应

    改得不错,原来是这样一个女性主义的文本,看起来和后来魏明伦的操作还是有一脉相承之处。不过除了声腔确实没什么川剧可以更多发挥的地方,另外基本没什么电影调度,三叩门明显会是舞台演出的高潮。

  • 肆捕像

    电影大师课对比一系列许茂,因为在重庆,看巴蜀鬼才魏明伦还是一场潮流。1982年的川剧电影,很明显已经脱离了样板戏几种原则,回归了戏曲电影的几种美学特质。镜头上搭配的很紧凑且有秩序,中景全景切的特别有逻辑。配乐上,锣鼓点搭配细节到了手指动作,一张一弛很有效果。唱腔上,高腔和帮腔为主,夹杂少部分清音的唱法,还是很有韵味,词写得大胆,绝对的老魏手笔。全剧以四美秀云为中心,将女儿们改成四姑娘,一方面对应了四姑娘山,一方面也确定了主角性。对待秀云,要放置在时代的尾声来观测,人物的行动逻辑有人性、悲剧、苦情等几种方面。面对家庭伦理,大家长许茂显然是无力的,在郑白如与大姐夫的纠葛里,三次叩门将当时那个复杂情境下的人性选择表现的淋漓尽致,几段独白唱法,一门之隔,情绪爆发,这是故事片难以言表的情感流露。很好。

打开App,看更多热门短评

四姑娘(1982)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