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一条新闻把燃了整个夏天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又送上热搜——
哪吒涉嫌侵权被起诉
这场侵权风波,始于3个月前。
当时《哪吒》还在热映,《五维记忆》的主创在微博声讨它涉嫌抄袭。
内容、细节,甚至海报
都与《五维记忆》的脚本、故事惊人一致
还没等《哪吒》团队发声,《五维》所谓被抄袭的“海报设计、阴阳概念、故事情节”,就被网友一条条怼了回去。
虽不能说是铁证,但基本落得个打脸实锤。
本以为风波告一段落,没想到《五维》的发行方中影华腾却走上了法律程序。
他们认为《哪吒》与《五维》在人物形象设计、故事情节和制作元素有大量相似之处,侵犯了他们的著作权,并要求《哪吒》方赔偿经济损失5000万元,并承担合理费用100万元。
至于侵权是否成立,咱就等法院的裁定吧。
但至少舆论看来,《五维》没能获得声援。
都说它“不像是维权,更像是碰瓷”。
网友尊重版权,但大家也不是傻子。
前一阵《锦绣未央》被判抄袭成立,全网拍手称快。为啥到了《五维记忆》这里,风向就全变了,心里没点数吗?
国产动画好不容易迈出了一大步,48亿的票房,蛋糕够大,谁都想分一口。
但有资格分的,只能是为它付出过的人。
今天就来聊聊,关于电影,那些台前幕后——
明面的成绩,看得到。
像《哪吒》,你或许知道,它拿下中国影史第二的票房,并代表中国大陆冲击奥斯卡。
但你未必晓得,这部电影的背后,是1600位电影人的力量。
都说人多力量大,但这电影,却比吒儿还要难产。
从创作到上映,花了5年时间。
剧本,磕了3年,改了66稿。
制作,耗了2年,动用20多家特效团队。
从头到尾,将这一切组织起来的,是导演饺子。
他本是医学生,大三时经同学介绍,入坑动画。
毕业后靠着自学,花了3年8个月,做出了短片《打,打个大西瓜》。
荣誉和关注,纷至沓来。
受到了鼓励的饺子,坚定了转行的决心。
他成立工作室,做了一些动画作品,也开始谈项目、拉投资。
但6年过去,一直没有做电影的机会。
因为实力有限吗?
不,因为没钱赚。
行业不景气,没人敢投资。
坐了6年冷板凳,他才等到志同道合的彩条屋。
大家没别的念头,就是要憋着一口气,做出一部能为国漫“正名”的电影。
“不认命”,不仅是哪吒的呐喊,更是所有动画工作者的信条。
有多能磕?
全片一共有1800多个镜头,特效镜头就占了1400多个。
没有一家特效公司,能包揽如此繁重的工作。
只好外包给20多家特效团队——
根据各自的优势,分别承担“风、火、雷、电、水、冰烟”等特效类型。
哪吒,完全是吃百家饭长大。
而且,这饭,还“不好喂”。
碰上饺子这种比魔鬼甲方,一秒的镜头,他也能“挑三拣四”。
推翻重做,更是家常便饭。
申公豹现出原形那个镜头,特效师被打回重做无数次,仍无法达到导演的要求,大哭后愤而辞职。
饺子他们只好找新的外包公司,谁知这任务又被分配给那位小哥,换了公司,还是冤有头,豹有主。
导演还很“魔鬼”地说——
还想再磨,但怕公司撑不住了……
一个镜头,就能让人抓狂到跳槽。
一部电影,就能拖垮一个公司。
这行的压力和脆弱,可想而知。
中国的动画行业,到现在发展得并不成熟。
这1600多人能撑下来,靠的绝不是一点小小的热爱。
而是拯救国漫的理想,和死磕到底的冲劲。
没有他们的孤注一掷,哪来我们的热血沸腾。
这个行业不是靠工资可以活得下来
可以留得下来人
《五维记忆》的主创曾说,阴阳这个概念,是他们先发声的。
发声这个词,对于电影就很奇怪。
作为一种概念,它是以设定存在于电影,又不是以目的存在,何来发声?
而“阴阳”本身,更非当代人自创的概念。
不然,怎么不去告张艺谋导演的《影》?
张艺谋的电影,在视觉美学方面一向极具特点。
而把他的美学概念表达于镜上的,是他的御用摄影赵小丁。
两人在近20年的合作生涯中,创造了多部视觉大片,赵小丁还凭借《十面埋伏》斩获奥斯卡最佳摄影。
摄影师出身的张导,对电影的镜头语言极为看重。
镜头造型的味道
就决定了整个电影
他的作品,一向色彩先行。无论是开启大陆商业大片先河的《英雄》,以及后继者《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无一不是是热烈奔放、浓墨重彩的视觉呈现。
但去年的《影》,却全然换了一种风格。
抛弃了色彩,只留下黑白。
黑白,本身就有阴阳的意味。
但这里的“黑白”,并非简单的黑白电影。
而是在布景、服化道上采用大量的黑白灰元素,并将皮肤、唇色的饱和度,调至与背景平衡的色调。
以此营造出泼墨山水的中国风氛围。
把那些色彩呈现上比较艳丽的部分
在源头上把它淡化
看能不能营造出一种国画式的风格
这种水墨风格,不爱极致的黑,也不爱绝对的白。偏向的,是中间晕染的灰。
那黑白交汇的层次变化,像极了人性。
而《影》,讲的就是人性的复杂。
子虞腹黑狡诈,表面为国出战,实则利用影子境州,妄图谋权夺利,最终被境州反杀。
境州原本心思单纯,只想做简单的棋子,却在权力和欲望的挣扎中,慢慢变成了下一个子虞。
两人在太极八卦阵的比武,一招一式,你来我往,不正是善恶相融又难解的注脚。
而人性的灰色,和下雨天又是格外的契合。
《影》的所有室外场景,都发生在下雨天。
不仅与水墨的氤氲氛围互相辉映,那湿透的衣衫,溅起的水花,锋利而冰冷的武器,更让人不寒而栗。
说到下雨天,就不得不提娄烨。
在他的电影里,很少有放晴的时刻。
不论是《浮城谜事》还是《推拿》。
雨天,都是不能忽略的故事背景。
今年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更是直接把“雨”放在了片名之中。
娄烨一直想拍一部以改革开放为背景的电影,有了故事雏形后,他想到了摄影师张志友镜头下的广州冼村。
冼村是位于广州CBD的城中村,和周围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非常格格不入。
但这种反差,恰好呼应了时代浪潮下的阶级、贫富差距,滋生了最适合故事发生的土壤。
娄烨想讲的故事,不是凭空构想,而是真的有迹可循——
他在官商勾结的框架内,又加入权色交易、多角恋情、杀人埋尸的情节,处处都是敏感话题。
也因此几度遭遇拍摄中断、放映拖延和映前删改。
在话题背后,他更希望观众看到,在市场经济、改革开放30年的洪流下,曾经清澈干净的理想青年,如何被物欲和权利裹挟,跳下悬崖。
所以,他想要记录“我们和我们的时代”。
为了完整地呈现纪录片式的质感,美术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
什么是美术指导?
简单来说,就是统筹电影的布景、道具、服装等相关工作。
纪录片式的美术设计,应该是不留痕迹,让观众难以察觉的。
该片的美术指导钟诚,就完整地实现了电影对于空间和时间的叙述要求。
空间的写实,在于直接在冼村取景。
确定了拍摄地点后,娄烨带着团队实地走访,一边采访当地村民,一边进行堪景规划。
影片开头,从珠江新城的航拍,慢慢将镜头转至冼村。
巨大的视觉反差,开篇便将故事蒙上一层魔幻现实的气息。
而村民们抵抗拆迁的场景,也几乎如实还原了当年的情形。
这个不过几分钟的镜头,从排练到拍摄,花了近半个月的时间。
庞大的推土机,堆积的碎石,随处可见的废墟。
顽强的钉子楼,晦暗的小巷,联合反抗的村民。
在晃动的手持镜头下,把压破的冲突感烘托得非常到位。
而时间的写实,则表现在30年的场景和造型变化。
娄烨说,这部电影的造型,涉及大量的流行史和地域美学。
换句话来说,就是将图片的内容,“搬演”到电影之中——
时间回到1989年,林慧和姜紫成,在舞厅里摇曳放纵。
男生戴着大墨镜,女生穿着宽大、蝙蝠袖的衬衫,头顶上方的大彩球,跳着进进退退的步子。
不就是那个年代时髦躁动的青年男女最爱的场合。
1992年,林慧和唐奕杰结婚。
拍婚纱照的艳芳照相馆,也确有其地,直到今天还在营业。
除了布景还原历史,演员的妆发也非常写实。
拒绝精致,直接呈现演员的素颜状态,连光都不打。
所以你看到宋佳为生计奔波,疲惫的神色下,是怎么都掩盖不住的眼袋和法令纹。
井柏然一边查案一边逃命,巨大的压力下,皮肤的瑕疵一览无余。
这是角色内心活动的外化写照,它虽不及完美,但却足够真实。
好的电影,总是让人越看越明白。
而这一过程的发生,既得益于导演的把控,演员的诠释,更离不开那些为之默默耕耘的幕后英雄们。
编剧、摄影师、美术指导、剪辑、动作指导……哪一个都不可或缺。
就像张艺谋导演说的,每一位幕后电影人的努力、辛苦,都值得被看见。
台前幕后,皆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