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的一个纪录片,去讲叶嘉莹先生的一生,但也挺可惜的一个纪录片,它没把影像语言拍到人心里去。对纪录片而言,单纯的叙事和渲染再加上采访,是很单薄的,它的记录性表达甚于其人物内核,而这部作品里,通过先生的诗,人生经历,学生/同事等的采访,我觉得只能很表面的去陈述,而非立于一个文化的高度去剖析,这是纪录片的局限!
文字艺术在我看来,它们是创造一种幻想,但影像艺术是往事物里头去透析事物深层次的本质是什么?我觉得之后的中国纪录片,尤其是人物纪录片,还是得换一种表达方式,这种常规的方式,拍不透,拍不准,陈述只是表象!
所有文字所塑成的艺术里头,我最爱诗歌,我觉得它是文学的极简艺术最纯粹的一种存在,其实包括我们现在去翻的一些宗教类/神学类的书籍,它们的文字表达也是很诗歌式的,中国有很伟大的诗文化,但是一直没人去拍基于我们文化层面的诗电影,而当代的诗,我翻过一些,和我们传统诗词,相差太远太远,它们价值有限,新诗旧诗都是老诗!
记录,陈述,它不可避免的局限于表象,难达内里!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技术正在控制和侵犯我们的隐私,但它远不止于此...
总是超前于时代的大卫柯南伯格遭遇审美与电影思维日趋简单的主流影迷,豆瓣低分之谜,显然可以理解。这个时代的伟大的导演们要是能从豆瓣拿到高分,一定是观众发了疯。柯南伯格依旧掌握着技术发展对我们迷恋与求索真实的不可控性,尽管过去那些最超现 ...
在死亡面前,人性无所遁形!
人之将死,一切未被满足的现实都被淹没在步步紧逼的死亡和日渐膨胀的幻想里,放大的欲望成为抵抗死亡唯一的尊严和体面。我还蛮喜欢它切入教授主体的视角,“衰老”当真极其可怕,更可怕的是,这种临死前把自己的人性和欲望剖得明明白白的抵抗终究只是 ...
表演无关道德!
第二次看,视角会更成熟。叙事上,我认为这部作品画了一个很中式的“○”,除了依旧没有彻底被解答或者她就只应该是如此的汉娜,它让所有其他人物的存在和行为都给出了基于这个题材本身比较合适的一个解答。题材上,它关于集中营,关于大屠杀,其实承 ...
相对还是很满意的一部剧情片!
剧本,导演,演员发挥都很好,男女主演我都挺喜欢的,即便是发挥空间小一点的男演员其实他也给出了一些很独特的东西,这是一个内心我认为还是很天真的一个男人。当然它是一部女性为主的电影,而女演员也显而易见的拿出了一年一见的最佳表演或者至少是 ...
模仿《黑天鹅》的失败之作!
有惊喜,但是更多的还是可惜。我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在等,等一个时刻它能告诉我它不是在借鉴《黑天鹅》,但是很可惜,从镜子砸碎那一刻起,我就知道:完了,果然如此。剧本上,它其实没有照搬黑天鹅的整体叙事方式,国内的题材其实也没有办法去彻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