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看到现在,会发现胡适和陈独秀、李大钊之间,分歧越来越大,很多时候说话就完全不在一条线上。

比方说最新剧集里陈独秀请李大钊和胡适到家里吃饭这段,陈独秀让延年念了一下自己新写的《北京市民宣言》,李大钊立马拍桌称赞,并表示自己要亲自去撒传单。

没想到胡适竟然说:守常兄,你一个堂堂的北大教授、青年导师,亲自上街撒传单,成何体统啊!

...

守常都无语了,说话都有点带着讽刺:不是,适之,我从来没把我李大钊看得比别人高人一等啊。

你看啊,为了国家利益,群众能上街,工人能上街,妇女能上街,我有什么不能上街的。你不是天天给人家讲平等自由吗?怎么到我这就不行了。

适之,我看你呀,是表面上新文化,内心里头旧道德,表里不一啊。

...

这个对比实在是很鲜明,陈、李二人在讨论,为了国家利益,我们要怎么怎么做,胡适还在纠结“体统”“面子”的问题。

胡适接话道:守常,我一直敬重你是文化人中的铁汉子,可是我真的不明白,你,还有仲甫兄,咱们都是文化人,咱们要讲的是什么呢?

文化人就是士,士讲究的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有家国情怀,修齐治平。现在修身,我们一直在做;齐家,我们的家齐了吗?

二位好不容易从穷困潦倒走到现在,如今呢,也算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了,可是为什么非要自毁前程,甚至不惜连累妻儿老小,我真的不明白你们在干什么?

感觉两个人真的是越说越不在一条线上了。上次走廊争论,李大钊已经明确地说:我愿意当这个急先锋,九死而不悔!但胡适,好像始终无法理解陈、李二人飞蛾扑火的献身精神。

李大钊继续:适之,其实你这个问题问得好,我觉得人,不能为了自己而活着。

...

你到长辛店,去看看那些破败不堪的工棚,你去津浦线去看看那些饿殍千里的难民,你再去前门大街,去看看那些沿街乞讨的乞丐,我们难道不该为他们干点什么吗?你难道要求我们像你一样,光鲜亮丽地活着吗?

延年听到这里,也禁不住附和:大钊先生,我觉得您说得太好了,国家到了这个份上就应该豁出去,舍小家,才能顾大家,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其实之前,我一直看到很多人说胡适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因为历史上真实的胡适,我了解的并不多,不敢擅做评论。

至于剧中的胡适,虽然自“五四”以来,已经表现出了妥协怯懦的一面,我仍觉得尚且没有很多人说得那么严重。

但是,就上面这段戏来说,个人觉得,胡适所言所语,确实是表现出了一定的“精致利己主义者”的面貌。

怎么说呢,感觉他是太自恃自己文化人的身份了,把文化人看得高人一等,太不接地气了。还说什么,二位好不容易从穷困潦倒走到现在,如今也算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了,为什么非要自毁前程。

面对着陈独秀、李大钊、陈延年三个愿“肉身投馁虎”的人,给人的观感就很不好。

当然,我是仅就个人的观剧感受而言,不同意的小伙伴们,欢迎交流讨论,但是不要喷我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