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一开始就引用加缪的话来提纲挈领,可见导演对加缪和他的荒诞哲学的推崇。私以为,“加缪”和“荒诞”就是解构这部影片的关键词。

...

这是一个由各种荒诞构成的无法超脱的莫比乌斯环:教师、父母、政府官员,每个人都是游离于“存在”之外的局外人,他们联合这个社会,集体谋杀了教育。而那些为人唾弃的差等生,正是这场荒诞结下的恶果,与此同时,他们用荒诞反噬着社会。

教师:失重的局外人

加缪曾说,人在面对艰难而机械的现实生存的时候,每天都要按照一个节奏和生活模式来生存,必然要产生出这种荒诞感来:“我为什么要这么生活?我为什么不能以其它方式生活?可是,偏偏你就不能以其它方式生活,你还必须要以你现在的方式生活。”于是,就产生了荒诞感。

...

就像影片开头以伪纪录片的形式采访的那5位教师。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5个人打心眼里都不喜欢当老师:他们要么随波逐流;要么是因为没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要么是出于和当老师的亲戚的攀比之心;要么是为了逃避父母强加给自己的职业选择——他们痛恨当老师,甚至发誓做什么都可以,唯独不想当老师——荒诞的是,他们偏偏当了一辈子的老师……

...

由于对教师这个职业缺乏认同感,他们在这条自己并不喜欢的职业道路上与自己的灵魂渐行渐远,渐渐变得疏离、麻木、失去了存在感……他们成了游离于世界之内却又与世界脱节的的局外人。这种失重状态,将他们分割成“白天”和“黑夜”两个截然相反的灵魂,而现实的桎梏将这两个灵魂硬生生塞进同一个躯壳中,挤压彼此的生存空间:

...

白天的职业刻板印象勒令他们将内心深处隐秘的伤口收敛妥帖,夜晚迷离的情绪将他们骨子里的空虚和幻灭统统蒸发出来。配乐则藉由悲怆绝望的大提琴和悠扬明亮的小提琴互相映衬,将影片的魔幻现实主义基调烘托得淋漓尽致。

...

一如主人公亨利,白天温文尔雅地扮演着老师的角色,传道受业解惑,看似博学、理性、高高在上、俨然秩序的维持者;然而当夜幕降临,他的脆弱和彷徨便像浴缸里的水一样漫延开来:他情绪失控地朝医院的女看护破口大骂,独自坐在公交车上舔着伤口泪流满面,面对雏妓的纠缠出言刻薄、脏话连篇……

其他老师又何尝不是如此。

...

看似强势的女校长正面临被解雇的危险,回到家后还要应付满目疮痍的婚姻;满头白发的老教师看似嬉皮笑脸,却不得不靠药物来调节情绪;被学生当众往脸上吐唾沫却只能隐忍不发的莎拉看似坚强,却害怕回家面对久已失和的父母……

...

每天只有一通请假电话、从未在校园中露面的黑人老教师,在死后终于以遗像的方式出现在同事面前,然而没人关心他是怎么死的……

...

而另一位男教师,白天在课堂上声嘶力竭地维持课堂秩序却被学生们视而不见;晚上回到家故意弄出很多声响,却依然被妻子当成空气;每天像一条离了水的鱼一样趴在操场的铁丝网上挣扎、窒息,偌大的校园却没有一个人看他一眼——没人关心他是怎么活的……

还记得加缪的小说《局外人》的第一页第一章第一句话吗?

——“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在昨天,我搞不清楚”。这享誉文学界的开场白,寥寥十几个字,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疏离莫过于此。

...

整个社会都被异化了,病入膏肓。没有人能幸免于难。教师被去人格化,成为一个冷冰冰的符号,一个僵化的、千篇一律的脸谱。他们“就像一张一元纸币,在社会上不停地转手”……如此廉价且缺乏归属感。

...

在胖妞送给亨利的那幅摄影作品中,亨利站在空荡荡的教室的一角,没有脸。学生们眼中的他始终是一个模糊的影子、一个扁平的纸片,学生们只能看到他在教室中、扮演“教师”这个角色时的样子,却无法触摸到他的生活、他的情绪、他的创伤。

...

没有人在意“教师”这个角色以外他们的内心世界,没有人肯定他们的职业价值、人生价值,甚至懒得走上前去对他们说一句“hi”。可是他们却要承载家长的逃避、学生的叛逆、政府的KPI、来自社会的各种不切实际的期望,甚至周边的房价……

...

于是,他们将怨恨撒在孩子身上。校长认为,差等生活该被放弃。去世的黑人老教师更是在临终遗言中直言不讳地吼道:不是每个孩子都值得被教育,让那些没追求、没激情、没思想的孩子去死吧!

...
父母:幸福的西西弗斯

西西弗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因触怒了众神被罚把一块不断滚落的巨石推上山顶,永不停歇。这正是人类生存的荒诞性最形象的象征:人活得如此痛苦,却又执迷于繁衍。他们乐此不疲地通过繁衍来推着那块叫做“荒诞命运”的石头……

繁衍,让西西弗斯式的父母们觉得很幸福,他们幻想着通过孩子来改变荒诞的命运。

但当孩子真的生下来之后,他们又开始抱怨繁衍之苦,逃避为人父母的责任。孩子不再是改变他们荒诞命运的契机,反而成了他们荒诞命运的构件。于是,他们开始怨恨孩子。

...
亨利在课堂上读的那封匿名悼词

就像亨利在课堂上读的那封匿名悼词中所说,父母不理解孩子为什么要自杀,她有什么不满,他们认为自己已经竭尽全力的满足她了;当胖妞的父亲将女儿的摄影作品连同她的人格、尊严一起,狠狠地踩在脚下肆意践踏时,他显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讽刺的是,影片里从头到尾都没有给这位父亲一个镜头,只有他的声音,隐喻着父爱的缺席。

...
胖妞的父亲责骂女儿

本来嘛,光是应付自己的荒诞命运,就已经让他们焦头烂额,索性将孩子的教育甩锅给学校和老师。一旦出了问题,他们立刻气急败坏地到学校大闹一场,顺便“站着说话不腰疼地”质问老师:“如果你治不了她,那要你干嘛?!”

...

学校举办了一场名为“parents night”父母之夜的party。老师们在校园里等了好几个小时,却只见到了一位家长。何止是这场party,纵观整部电影,讨论的明明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但出现父母身影的镜头却寥寥无几。老师们不禁困惑,“家长都到哪去了?”

...

导演给出了一个值得玩味的镜头:在学校的exit,出口处只有老师,没有父母,寓意在教师们努力寻求解决的出口时,父母却往往缺席——这就是教育问题的根源所在。教育的荒诞之处不言而喻。

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Le Mythe de Sisyphe)里说,西西弗斯之所以幸福,是因为“在他离开山顶的每个瞬息,在他渐渐潜入诸神巢穴的每分每秒,他超越了自己的命运。他比他推的石头更坚强。”

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有主动承担的勇气。命运是人自己的事情,必须由人自己来承受,而不应当将自己的命运托付给某些虚幻的东西,哪怕是上帝和后代。

——这样的西西弗斯才配得上“幸福”两个字。

...

至于那些西西弗斯式的父母们,我赞成亨利的提议:给他们设一个强制条件,在他们打算做父母之前先培训,警告他们“此举危险,请勿模仿”!

社会:荒诞的反抗者

《反抗者》的问世,导致加缪与萨特决裂,加缪在书中坚守自己的良知:“如果孩子们遭受痛苦是为了让真理所必须的全部痛苦充分得到实现,那么我从现在起就会斩钉截铁地说,为了这样的真理不值得付出如此的代价。”

而影片中的这场荒诞,显然是以孩子为代价的。

与先贤时代柏拉图所创,曾孕育了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等无数先哲,开启了一代繁荣盛世的雅典学院(Academy of Athens)相比,如今的学校早已失去了应有的崇高和庄严,沦为资本的傀儡,变成一条为异化了的社会输送工具人的流水线。

...

政府官员、社区、家长,开口闭口全是以分数为标准的KPI。学生们来这里的目的,不再是为了真理,只是为了寻求一张加入荒诞社会派对的入场券。什么思想、哲理、主张、追求,统统被束之高阁,取而代之的是被教条扼杀了的青春和灵魂。

...
青春和灵魂碎了一地

当政府官员指责校长业绩不佳、威胁要开除她时,校长控诉政府把所有差等生都送到了这所学校。历史上有臭名昭著的“种族隔离”,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变相的“成绩隔离”。

...

黑人官员虚伪地宣称,“敬爱老师”,敬爱他们的工作、敬爱他们的主张,但骨子里却是地产商的利益代言,将学校的升学率和周边的房价捆绑在一起;嘴上说不放弃一个差等生,结果却把这所差等生学校拆成了废墟。在他眼里,学校早已企业化,教师的职业价值和销售没什么两样。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美国的普通教育是学区制,经费由本学区的纳税人提供。富人区钱多,学校就好。学校一好,更多的富人会为了孩子的教育搬进来,结果进一步抬高当地房价。相反,穷人的区没有钱,学校勉强维持,质量越来越差,最后有点经济能力的人为了孩子都会搬走,使这个地方越来越穷。最终造成美国特色的“贫富隔离”。

...

政府高层无视孩子的未来将教育产业化,那么社会的底层呢?一群年龄可以做雏妓的父亲、祖父的老男人,百般欺辱她,毫无怜悯之心。

学生:我反叛,故我存在

“这是一场24小时不间断的传销式精神屠戮!”

...

在这个绝望冷漠的异己世界中,所有人都是支离破碎、自暴自弃的,正如那个虐猫的孩子所说,他们被“困住了”,就像那只被虐待而无力反抗的猫一样。晚上,他们带着问题回家。于是,“踢猫效应”便沿着愤怒的链条层层传递了下去。

孩子,无疑处在这个链条的最底端。

他们不能理解自己为什么会成为父母和老师的出气筒?为什么父母和老师不愿意花费哪怕一点点的时间来了解自己?为什么自己的意愿总是被忽视?为什么一定要按照父母和老师规定的方式去生活?为什么身为有色人种就一定要被歧视?为什么女孩子的价值就仅限于嫁人?为什么女孩的身材和外貌会被无端苛责和攻击?为什么自己没有父亲?为什么外公要性侵妈妈?为什么妈妈要自杀?

甚至,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要生下他们?

...
胖妞摄影作品里的学校

学校本应是承载知识、良知、关爱、友谊和希望的地方,但在胖妞的摄影作品里,学校只是一个空荡荡的空间,一堆冷冰冰的家具,没有人气,没有热度,是一个极度空虚、冷漠的所在,找不到任何出口,也没有心灵存放之地。

...

老师本应作为引路人,帮助学生去理解这个世界的复杂性,然而在学生眼里,他们却是一堆疏离的、照本宣科的“蠢货”。

...
往老师脸上吐唾沫的狂躁女生

于是,他们开始反叛。反叛父母、反叛老师、反叛学校、反叛社会……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宣泄心中的愤怒和不满:虐猫、打架、骂人、离经叛道、自暴自弃,直到自杀。

他们在反叛中寻找自己久违的存在感。

...

他人即地狱。终于,父母、老师、社会联手,在孩子的周围布下一个深渊,当你凝视着深渊,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当这些带着问题成长起来的孩子们走入社会,随着他们的能力的增强,社会影响力的扩大,这个深渊渐渐延展成一个黑洞,进而反噬掉周围的人和事,乃至整个社会——就像他们的父母、老师、那些政府官员,别忘了,他们曾经也是孩子。

...

所以,当心理辅导老师看着无知无畏的孩子们漫不在乎的肆意挥霍自己的青春,一步一步的走向地狱时,终于忍不住崩溃了。

亨利:荒诞英雄

艺术评论家苏珊·桑塔格说:“卡夫卡唤起的是怜悯和恐惧,乔伊斯唤起的是钦佩,普鲁斯特和安德烈·纪德唤起的是敬意,但除了加缪以外,我想不起还有其他现代作家能唤起爱。”

...
亨利与雏妓仅仅相拥,背后的曙光以为着两人都被救赎

亨利正是在雏妓和胖妞的爱中得到了救赎。胖妞的死让他卸下心灵的包袱,敢于正视自己,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与雏妓的交往让他回忆起童年时和母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正是这些,将亨利从原生家庭的泥潭中解脱出来,完成了超脱。

...

被责为永罚,却幸福,这绝对是一种反抗,也是在这种条件下唯一可能的反抗形式,而反抗才能体现尊严。亨利就是加缪所歌颂的“荒诞英雄”,是人类不绝望,不颓丧,在荒诞中奋起反抗,不惜与荒诞命运抗争到底的一面大旗。

值得玩味的是,影片结尾,超脱了的亨利终于决定长期留在这所学校讲课,以自己的方式救赎学生,可台下的学生却越来越少。桌椅倾倒,纸屑翻飞,荒芜的景象暗示了导演苍凉的心情。亨利殉道般在讲台上捧书呓语着美国作家爱伦•坡的哥特式小说《厄舍府的倒塌》:

During the whole of a dull,dark soundless day,in the autumn of that year

在那年秋季枯燥,灰暗而暝寂的某个长日里

When the clouds hung oppressively low in heaven

沉重的云层低悬于天穹之上

I have benn passing alone on the horse's back

我独自一人策马前行

Through the Singularly,dreary tract in the country

穿过这片阴沉地,异域般的乡间土地

And at length found myself as the shades of the evening drew on

最终当夜幕缓缓降临的时候

Within the view of melancholy House of Usher

厄舍府清冷的景色展现在我眼前

I know not how it was

我未曾目睹它过往的模样

But with the first glimpse of the building

但仅凭方才的一瞥

A sense of insufferable gloom pervaded my spirit

某种难以忍受的阴郁便浸透了我的内心

I looked upon some blank scape for domain

我望着宅邸周围稀疏的景物

Upon the bleak walls,upon the white trunks of decayed trees

围墙荒芜,衰败的树木遍体惨白

With the utter depression souls

我的灵魂失语了

There was an iceness

我的心在冷却

A sinking

下沉

A sickening of the heart

显现出疲软的病态

至此,全剧终。

题外话

个人感觉,这部片子比《熔炉》更加绝望、痛苦。《熔炉》里面至少还有几个十足的“坏人”做靶子供你批判。而《超脱》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苦,你都不知道该怪谁,以至于让你的怨恨无处安放。

...

直到最后,影片也没有给出这个问题的解,只能以四个字概括:病入膏肓。可能在导演心目中,这是一个无解的轮回。

影片包涵的元素很多,但不会给人零散肤浅的感觉。每个元素都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禁得起推敲的逻辑链条。其中又分成了丰富、多元化的主次层次,每个元素表达的篇幅不同,但即使有的元素只是一带而过,也一针见血,丝毫不减其深度。

...
镜头语言:象征亨利的灵魂与肉体渐行渐远

由于导演托尼·凯耶(Tony Kaye)之前曾有拍纪录片的经验,个人感觉,他试图以电影的虚构和纪录片的纪实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形式,来混淆虚幻与现实。他还创新地采用手持镜头纪实拍摄和闪回手法来表现故事情节,营造富有质感的画面。总而言之,这部电影的摄影、剪辑、叙事、镜头语言都给予人难以缓和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