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闺女和张译在沙漠里找完胶片切到大远景的时候,我和朋友说,要是片子在这就结束了,看起来真的像一部短片。结果一下出字幕了,还伴上女主妹妹非常尖锐的歌声。末尾那个擦泪更是刻奇极了。

作为女主角,刘浩存的基本条件都够了,但是脏得太干净。很久没洗的头发应该是一缕一缕的,不知道这个爆炸头到底是谁的主意,抛开头发,这个女孩加上整套妆发也不像角色里贫困倔强的孤女,尤其和张译拌嘴的时候,倔劲有了,就是太大小姐。

浩存妹妹的声音也过于话剧腔,太亮了,不是在说话,尤其在一堆老戏骨里面非常容易露怯,但还有几个闪光点,说“弟弟可怜”的时候,我也快哭了。

像短片绝不只是因为故事的简单。也许加上那些被删减的部分,观感会完全不同,但我们只能讨论当下的成品。

历史背景足够厚重,刚开场的几幕布景有种回到《活着》里的感觉。尤其是这一周饥不择食看了很多别的电影,回到张艺谋的影片里还是能看到相当有工业水准的制作。

成片的沙漠是我一直没想明白的点,根据面条、油泼辣子这些东西可以判断是山西陕西,让这里的沙漠出现这么多次是为了什么呢?

第一个想到的显然是张艺谋传统美学。沙漠清净、宏大,色彩纯光影好,也自带意境;再深一层,沙漠用累积的微尘去掩埋了胶片,和其他一切。沙漠还是张译和小闺女追逐和流转的地方。但是除此之外,沙漠它对故事到底是有什么帮助啊?除了最后卖掉胶片能让人联想到一些故事发生在沙漠里的必要性——尽管丢在其他地方也可以——我实在看不到沙漠出现这么多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该不就是因为......好拍吧!

电影院的镜头足够让人心潮澎湃了。胶片盒子,洗胶片。范电影老师看到张译拿回来一盘《英雄儿女》五(忘了是几了),我才意识到,以前的电影是有好几盘的。作为电影学校的学生竟然今天在真实地感受到这个常识,有点羞愧。

插一句,世上还有比范伟老师更适合演这种官场小官市井小民的人吗!还有刘弟弟的演员也太可爱了,这种可爱的小朋友不打眼神光眼睛也是亮亮的!

之前谢飞老师讲座也提到过,上个世纪,他第一次带《湘女潇潇》去戛纳参展。一个人,两手拎了好几大盘,结果放映的时候,工作人员把6和9看倒了,片子由此也出了小小的放映事故。他还提到了很多胶片金贵时代的拍摄故事,我在《一秒钟》里都看到了映照。

偷胶片、洗胶片、扇风吹干、缠胶片,张艺谋完全不吝惜镜头去拍摄这些场景的美。这也是我之后想再次提到的地方。尤其在张译拾掇好了胶片,从银幕(也许只是一块白布)向观众席看的时候,幕布上有大家兴奋的投影,小孩在打手影、男人举起自行车;不论是否从事与电影相关的工作,看到这里都很难不感动吧。

那么多关于电影的电影都在从最基本的“看”上做文章。这一段让人联想到了《默片解说员》里两人从银幕的那一头直接穿透过来,成为画面一部分的场景,当然了这多少有点魔幻\超现实,银幕哪是那么容易碎的。

那一刻张译只是看,什么别的也不做。这个画面带有中国电影,尤其是张艺谋电影特有的隐忍。

刘闺女在沙漠里捡起空报纸的场景,我实在是没忍住哭。尽管这种旷日持久误会的桥段在不少电影里都出现过了,在这里依然不显得是一个俗套。好吧就算是俗套也挺动人的。

客观来说,作为一个这样题材的电影,他不够深重,隔靴搔痒,尽管我们都能感觉到那些用心展示出的真实,尤其是村民们说的那些话,比如他们也没看过《英雄儿女》,就煞有介事地说“英雄儿女好看,另一部有什么好看的”,还有电影院里那些闲话。

我一直忍不住在心里说太真实了我的奶奶、姨奶奶们真就是这么说话的。

但是在轻巧隽永的故事风格里,《一秒钟》也不怎么拔头筹。虽然铺了很多细节,但是这些细节只为时代背景服务,不为主角人物和故事线服务。唱戏的是时代不是人。这里不得不再次提到谢飞老师,当天整理了他讲座的文字讲稿,发现“时代”一词的出现频率最高,不过时代在他这里是另一层含义后话不表。

千禧一代不再有机会像诸位活电影史前辈们一样再去经历一次了。但是基本共情是有的,甚至青年人也许能尽其所能去共情历史厚重——尽管有错漏,也能理解——但是老一辈要来共情青年人的焦虑虚无就更难了,许多人甚至不认为这些感受存在。我在写东西的时候也常常感受到这种现代焦虑可视化的困难。

回到正题,像短片不是一个负面评价,更像张艺谋在繁华之后的一次返璞归真,也是他近几年一部比较能打动人心的作品。

朋友说这个片子再过分一点,可以说是工业水准很高的电影学院学生作业。学生作业最大的特点是啥呢,是真诚,甚至是一片赤诚,我剥开我的心,用我所知道的一切手段,给你看我的一片热爱和赤诚。

我觉得沙漠清冷,我觉得处理胶片的场景美好,我就要用大量的镜头去拍它,我不在意这些镜头是不是处处有用有意蕴,会不会被人质疑,这一刻我抛弃电影功能和盈利的基本法,因为我真的很爱它。

我也笃信有人会懂,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