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片中扮演古春麟老人的是京剧武生名家张云溪。我只看过他的《三岔口》,没想到那个英俊硬朗、身手矫健的任堂惠到了晚年是说话细声细气的一个老爷爷。

...
张云溪(左)时年57岁

这部《沧桑梨园情》和被封神的《霸王别姬》同上映于1993年,就连那些学戏的孩子都大概是同一批(我肯定看到了小石头小癞子…)。导演马崇杰是马连良的侄子、马崇仁的堂弟。内行拍戏曲题材的好处不仅是不出硬伤错误、不闹笑话(比如“文武昆,乱不挡”),而且可以把戏曲元素运用得非常自然平和,不刻意、不堆砌。

《霸》是写意的,而《沧》是偏于写实的。那个大角儿辈出的黄金年代和荒谬悲惨的至暗年代在《霸》中都被浓墨重彩地敷演,而在《沧》中,它们都变成一个浅淡模糊却无法磨灭的影子——那是俞笑春膝盖上的伤,是古春麟一直在写的《武戏二百出》的手稿,也是俞春鹏在墓碑前叫的那声“师哥”,自此两个老人阴阳两隔,恩仇一泯。

在这些旧影之上的主体画面是戏曲和戏曲人在新时代的困境(这些困境在各种戏曲题材的作品中反复出现,并无“新意”,但现实大抵就是这样),比如辞职下海、出国、被流行歌舞取代……归根结底,社会变革的大潮、戏曲的命数和个人选择纠缠在一起,或许没有对与错,只是得到一些,总要失去另一些。

戏校校长俞笑春和他已经改行的富婆妹妹走在冬夜的北京街头,剧场窗户透出炫丽的灯光,传来震耳欲聋的“动次打次”。他无奈说:“难道京剧真是气数已尽了?可我也想,总不能让它亡在我们这代人手里吧。”比起坚决守护传统的老父亲那代人,俞笑春这一辈在八九十年代正值盛年,也面临着更多的权衡与迷茫。放眼现实,这个角色约等于现在年轻戏迷们熟悉的、年近花甲的这批台柱子。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Ta们的水平和成就(或许还有敬业程度)远不能与前辈比肩,但Ta们毕竟都留在了这方舞台上,甚至在离开之后又选择归来。只能说,这门艺术真的有某种跨越时空的魅力,即使它的高峰已经过去了,但哪怕是吉光片羽也值得薪火相传啊。

戏曲衰落,武戏尤甚。戏曲演员不易,其中武戏演员更是。前些年以孙毓敏为首的一些名家就呼吁为Ta们增加保障(比如上保险)。

...
赵鸿飞饰俞幼春
...
赵鸿飞与郑榕(饰俞春鹏)
...
刁云鹏饰石小龙

看了这电影才知,原来童年男神赵鸿飞是学京剧出身。片中饰演他那小对头的刁云鹏甚至更戳中我。然而我没有查到任何关于他的资料,只在天津京剧院近年的一些武戏剧目中看到了他的名字,似乎并没有担纲过主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