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在传统家庭中出生的孩子,都将在家庭中经历过被社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教会人们把爱与责任升级为“道义”,同时也将人们汇集成大大小小的利益团体,裹挟在永远无法断绝的血脉之中,互相利用和依靠。但《小偷家族》描绘了一群被家庭和社会遗弃的人,这些家庭成员们选择了一段没有道义束缚的“合作家庭”。

家族的起点是阿治与信代,那时他们都失去了原本的社会关系,并且收养了尚且记不得父母的祥太,他们完全可以成为祥太“真正的”父母,却主动放弃与翔太牵绊一生。后来遇到奶奶、亚纪和友里,依然只是互相依靠和取用,始终没有采用更稳固的关系。

除了没有绑定关系,小偷家族中甚至连互相之间的期待也没有,成年人对孩子们的要求低到能偷一点东西回家就行,也会给予书本,但不强制孩子们习得什么知识技能,更不注重道德的培养,生活似乎只需要温饱与小确幸。

影片中并没有解释柴田夫妇的选择,或许是出于对传统家庭的不信任,或许是想要保留所有人选择生活的权利,或许是在心理上不依赖他人,但总之每个人都不评价和控制他人的生活,有点友情之上,亲情之下的意思。

因此,影片中超出利己行为的互相关爱才显得特别。也因此,当他们开始期待和要求他人时,才会导致平衡崩塌。

友里是被“诱拐”而来,也就是信代代替友里重新选择了家人,也替整个家庭选择了不可承担的风险,影片结尾还着重刻画了信代对“妈妈”这个称呼的重视,她的爱固然打动人心,但所求也实在是违背了最初的选择。同时,祥太对自己和妹妹的生活开始有更高的向往,但就像信代说的:“光靠我们是不行的”,祥太只能向外寻求可能。初枝和亚纪都是主动加入小偷家族的,亚纪只希望得到奶奶无私纯粹的爱,奶奶希望有人陪伴、养老送终,当奶奶离世,这组关系必然崩塌。而一直满足于现状的阿治,显然无法面对必然的崩塌,直到家族崩溃以后才敢向祥太请求一声“爸爸”。

假设一切倒回到祥太刚被领养时,柴田夫妇为营造一个正常的家庭而努力,似乎也不能得到更好的结果,他们本就无力承担任何一点生存与爱以外的期望,他们实际上并没有选项。

这样的片子,大抵是要有足够的阅历和当下的心境才适合去看的,无关好和不好,只是需要一些余力去面对。